中國拒當全球垃圾場後,洋垃圾正迎來廣泛嚴打,外國固廢屢被遣返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開始允許部分企業從其他國家進口固體廢物,原因是在一些領域本國“資源匱乏”。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努力,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當之無愧的人口和經濟大國,經濟實力、科技創新實力等方面也都得到了廣泛認可。甚至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還吸引了有些發展中國國家的“效仿”,借鑑來發展本國經濟實力。

中國拒當全球垃圾場後,洋垃圾正迎來廣泛嚴打,外國固廢屢被遣返

但在中國經濟實力與日俱增的同時,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也日漸得到了重視——洋垃圾汙染。據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ITC)介紹中國此前接收了全球56%的廢舊物資。而這些洋垃圾並非全部都是可利用的,而那些不可利用又不易降解處理的洋垃圾就催生了大量嚴重的環境汙染和對人口的健康威脅。

2017年7月開始,中國宣佈叫停洋垃圾的進口,並於今年一月正式開始實施,在中國剛開始拒當垃圾場的時候,毫不誇張的說,全球數十億美元的廢物處理和多個國家的回收行業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也有許多國家和地區因此獲益,比如我們此前提到的法國再生紙業和德國的回收行業等都看到了賺錢的新契機。

中國拒當全球垃圾場後,洋垃圾正迎來廣泛嚴打,外國固廢屢被遣返

中國洋垃圾禁令將為全球回收行業帶來改變/圖片來源AP

今年四月,中國洋垃圾禁令再次加碼——宣佈新增32種固廢調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可以說這樣一來不僅意味著中國洋垃圾禁令的決心沒有動搖,反而更加堅定將洋垃圾拒絕在國門之外的決心。而屢次被退運的萬噸洋垃圾也向世界宣佈了那些不合格的洋垃圾或正在面臨廣泛嚴打時期。

比如,兩週前在青島海關隸屬日照海關的嚴密監管下,由該關查獲的34.79噸禁止進境固體廢物皮革邊角料被原樣退運出境;石家莊海關四周前表示此前查獲的1.41萬噸中國明令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現也已經裝船離港退運回出口國日本。此前杭州海關發現一批自美國的廢紙夾雜物超標,經鑑定屬於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總計469噸的超標廢紙也早已經被遣返退運。

中國拒當全球垃圾場後,洋垃圾正迎來廣泛嚴打,外國固廢屢被遣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