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成功过会,A股能否承受“巨无霸”的连续冲击?

大美人小智慧

为什么A股最近走得如此之弱,很大一部分原因与这个IPO有一定的关联。

  • 特别是独角兽要来了。一个接一个有如洪水猛兽。之前药明康德刚上市不久,就迎来了富士康。还有宁德时代,现在中国人保这种大体量的也要来了。想想都后怕。

  • A股现在成交低迷。存量资金搏弈。没有任何增量资金。如果不是外资和港资不断买入,可能量能比现在看到的还要少。更多的人是离场。不玩了。还有的已经完全麻木了。躺下去不看了。这是什么样的股市啊?给小散的总是受伤无奈。

  • 在量能少的情况下,百亿级的IPO肯定会给市场带来冲击的。因此,可以看到,大盘即使在估值底部,依然无法连续上涨。从盘面的走势可以看出,情绪是十分不安的。痛苦和煎熬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里。更多的人是产生疑问:A股到底还能不能玩?给个痛快话。能玩就上涨,不能玩就大跌!跌没了,也好离场。

  • 可是,A股就是不涨不跌,让你苦不堪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富士康刚要上市,中国人保又来了。A股在失望之余还是会处于一个震荡筑底的过程。A股最终是能承受这样的冲击,但代价是很大的。特别是没有业绩支撑的个股,恐怕会跌没了。

股海重生2015

首先,中国人保成功过会,这是必然的,主要在于,中国人保什么时候上市的问题。

A股能否承受“巨无霸”的连续冲击?答案是,肯定能!难道这些巨无霸冲击一下,A股就受不了了?不会!肯定不会,所以不管什么样的巨无霸上市,A股都能承受,顶多就是指数难看一点。但指数怎么难看,对于巨无霸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对于证监会来说,更没有影响。最多就是散户股民,在网络上发泄一下,之后啥事儿都没有,该上市还的上市,该发行还的发行,那就没关系。

然后我们再从资金层面来分析。

国内市场上,从来不缺钱的。不要说六月资金面比较紧张,这些都是套话。市场上资金无比雄厚,但关键是能不能把它们吸引到股市来,能不能培养新的韭菜群体,则还是关键。

比如现在,各个城市买房,都是排队抢号,甚至武汉都出现12岁的小孩子,85岁的老大爷,都抢号买房了。深圳一个年轻人,工作单位在哪儿都不知道,一口气就是1700万去买房。

资金从来不欠缺,缺的是能不能让这些韭菜进入股市。而房地产进行调控,就是告诉大家,如果不是刚需,就不要买房,到股市来吧!音带资金进入股市是现在证监会重要任务。这样既可以抑制房价上涨,又可以培养新的韭菜。

其次是,现在A股加入了MSCI,会带来一定的增量资金。也就是国际投资者现在投资A股更方便了。

第三,从历史募集资金量来看,虽然巨无霸先后上市,但其实今年A股募集资金不算多。2017年,A股发行了421只新股,平均一周10只。在募集资金方面,去年新股募集资金大概在2200亿,一个季度大概是550亿。而今年一季度新股募集资金大概是407亿,上半年也难超过1100亿。

再次,巨无霸其实不都是从股市“提现”,因为引进来战略投资者。比如工业富联——就是富士康在A股的股票简称——共有20家战略投资者参加了工业富联的战略配售,上海国投协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优先合伙)获配7254.9万股,是获配最多的战略投资者;中央汇金,获配5809.7万股;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获配4357.2万股;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新华资管均获配3409.4万股,并列排名第四;深圳市招商局科投、中车资本控股均获配2643.4万股;BAT三大互联网巨头、幸福人寿、华融汇通资管、国投智能、一汽财务、鞍钢资本、中移创新产业基金,均获配2178.6万股。

也就是战略配售,已经占发行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实际从股市募集的资金,也就几十亿元,没有百亿那么大规模。

所以,巨无霸连续冲击,对A股有影响,就是指数难看一点,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街市依旧太平。

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连续冲击,会极大的抑制股市稳健上涨。要知道,战略投资者也是需要赚钱的,最终还是要从股民口袋里掏钱。


波士财经

独角兽,CDR,巨无霸,一个个接踵而至,上证也从年初的3500点以上跌到如今3000点附近。

独角兽里,药明康德,工业富联,宁德时代,募集资金少则几十亿,多则270亿……

CDR,小米,BAT,一个比一个大,募集资金肯定不会数十亿就能满足的,六大公募基金都在积极准备最多3000亿等着接盘……

巨无霸里,中国人保募资也至少在百亿以上。

好家伙,这算下来,A股短短几个月,瞬间被抽水4000亿啊。当然,钱去买新股,买老股票的钱就少了,没办法,没有新水来,只有抽存量。

A股承压是必然的。最近在外围股市表现还不错的时候,A股却已经走出了周线三连阴的弱势走势。相信很多股民的心有点凉了。

在此,作为一个人轻言微的小人物,我想尽一点自己微弱的力量,呼吁管理层,能不能缓一缓,让股市稍微有点起色再放开融资?融资和投资,真的要平衡一下啊。
每天坚持原创,已经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也希望各位能够给些鼓励,关注,点赞,留言都可以!感谢读者,感谢粉丝的长久陪伴!

赵冰峰

中国人保成功过会,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从IPO招股说明书来看,中国人保A股拟在上交所发行不超过45.99亿股,占比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9.78%。对于以往巨无霸IPO的频繁发行上市,多建立在比较活跃乃至牛市市场环境的基础之上,但从近年来的IPO发行情况来看,IPO高速发行节奏似乎并未因持续低迷的熊市环境而有所改变,而从近期的工业富联,到如今中国人保的IPO获批,几乎都是募资规模逾百亿级别的IPO情况。但,从中国人保的持股结构来看,财政部持有中国人保总股本达到70.47%以及其余重量级基金持股一定的比例,如果剔除主要股东的持股比例,实际上可流通的股份数量却并不会太多。但是,作为募资规模可能逾百亿的中国人保,其对市场心理冲击影响可能会更为明显一些,而对于市场而言,比较担忧的,并非中国人保IPO本身,而是后续仍会频繁迎来大型IPO乃至巨无霸IPO的回归上市,那么这无疑会对长期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A股市场,构成不少的冲击影响。此外,虽然A股市场正实施IPO新规,即取消预缴款申购机制的模式,但在实际情况下,虽然这一模式可以有效减缓新股IPO对市场资金的分流压力,但依旧难以消除后续新股中签后抽离存量资金的影响以及解禁期后的批量减持潮压力。


郭施亮

最近一段时间,虽然IPO过会的数量在减少,但这是一个体量比一个体量大,富士康、药明康德,今天再加上中国人保成功过会,可以说最近上市的公司都属于“巨无霸”类型的,而且从药明康德的走势来看,一上市就连走多十多个板,那么“巨无霸”公司的连续上市,对于A股市场会有影响吗?个人认为:在当前的结构化行情,存量资金博弈的情况下,“巨无霸”的集中上市会对于市场的短期走势形成压力,市场很有可能陷入“钱荒”的窘境。


这里重点分析一下创业板的走势,从6月份这几天创业板的走势来看,自2018年5月23号创业板走出1870.20高点以来,创业板连续调整了9天,才迎来一个单根阳线的反弹,本来创业板在周线上是具有很强的攻击态势的,但由于这一波日线级别调整的时间过长,幅度也比较大,目前创业板的走势比较迷茫。排除掉受到大盘股指拖累的影响以及外围事件的不确定性,那么对于市场走势形成比较大影响的就是最近连续的“巨无霸”公司上市,对于市场形成了一定的抽血效应。

虽然6月份有股指入摩事件,但外来资金增量比较少,规模仅仅有100亿美元左右,而且大部分都配置在了相关权重蓝筹股上,对于这种股指成分的配置,这点资金可谓是杯水车薪。而且相关的配套资金还在启动之中,并没有形成集团效应。

总之,在当前市场处于比较弱势的情况下,市场一直保持着存量资金博弈的状态,量能没有明显变化,甚至还稍有萎缩。这个时候“巨无霸”公司上市,对于市场短期的走势会形成一定的压制。操作上一定要谨慎小心,不可大意。


小散李大鹏

又是一个超级巨无霸来袭!目前疲弱的A股市场已经完全懵圈了,简直就是被吓得瑟瑟发抖!


要知道现在的市场并不是牛市,而近期接二连三的巨无霸上市,完全不顾市场的弱势环境,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圈钱行为,这如何让市场能够承受?


据中国人保披露,其不考虑超额配售的拟发行股数将达45.99亿股,募资逾百亿,这在A股历史上可以排第八,而且这一发行量也创近8年来A股IPO纪录!

而且我们知道A股刚刚经历了一轮富士康、药明康德上市的高达百亿融资,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迎来了中国人保这样一个‘巨无霸’级别的公司,对于目前低迷的市场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大的利空,所以短期市场也将在惶恐中度过了!


而大家看看目前的市场点位,还在3000点附近弱势徘徊,成交量也是持续的萎缩,两市合计成交大都在4000亿下方!何况刚刚经历了5.30大跌,是直接创下了新低!

目前市场简直就是疲软不堪,迫切的需要休养生息,而不能拼着老命来反复的被这些上市的巨无霸来折腾!


否则将会元气大伤,自己伤害市场发展的源动力!而当一个股市被伤及了根本,那么其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还是建议对此类巨无霸的上市要谨慎!


所以结合当前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国人保要么主动缩减IPO募资规模,要么采取股份锁定、引入战略投资者等灵活方式。


否则其IPO进程可能还是会存在一定的未知数,而市场到底能否承受得住这么密集的巨额融资绝对要打个问号?



  


金鼎股战场

A股6月要吸纳的“巨无霸”很多。

真的是压力山大。

虽然MSCI 带来了一定的资金量,但是新上市的独角兽是要虹吸存量资金的。

之前的沪指6连阴,创业板指9天8阴,其实就是对这些虹吸效应的直接反应。

本身每年的6月市场流动性就较缺,再加上这些“吸血”较多,当然A股难以承受。


但是,难以承受不代表它消化不了,既然上面要加快CDR的回归,我相信应该会有“对策”。

只要能稳住市场的同时,顺利“扩容”,打击炒作,任务也就算完成了。

至于股民赚与亏,这不是他们的任务,没人会关心这个。

“巨无霸”们的冲击,A股的反弹自然会打折扣。

但是真的完全承受不了吗?

只能说会让市场感觉难受,实际上存量资金该炒作还是得炒作。

比如当初360来时,被爆炒。药明康德直接被炒上千亿。富士康呢,照样还是会炒。

虽然虹吸了不少存量资金,只要新股还是这样的发行方式,就一定会被炒作!

新股还能被炒,没有出现上市即破发,

那么巨无霸们,照样可以光明正大,名正言顺的进来吸血。


所以,不用担心市场承受不了,需要担心的股民能不能承受。

低迷的状态下,如果盈亏比不划算,那就休息吧,别学着硬杠。



星星股经

中国人保今天顺利过会,按照通常的上市流程,其大概会在过会后的1至2月内开始申购,也将是说中国人保打新的时间大概在7、8月份。

通过中国人保的招股说明书可以了解到,中国人保首次新发的股份高达46亿股,按照港股当前价格4.04来计算,总共募集资金46*4.04=185亿,对照当下最大的独角兽工业富联募集资金也就271亿,这样来看的话1个中国人保相当于0.7个工业富联。

那A股能承受住这样的巨无霸冲击吗?个人认为是可以的。

募集资金大部分不来自股市

我们以工业富联为例,工业富联新发行19.7亿股,其中网上发行10亿股,相当于50%是给到线下战略投资者的,以中国人保的体量来看,线下配售的比例将在50%左右,也就是说对A股的抽血可以不到其募集资金的一半。

新股募集资金的体谅虽变大,但新股发行数相较于却大大减少

今年3月到5月这3个月中发行的新股数量为26只,平均一周2只,这和去年421只新股,平均一周10只相差甚远。在募集资金方面,去年新股募集资金大概在2200亿,一个季度大概是550亿;而今年一季度新股募集资金大概是407亿,上半年也难超过1100亿。

新股发行募集资金量与股市走向没有相关性

2017年IPO融资金额,接近2200亿,该年内融资规模历史上仅次于2010年的4911.33亿元、2007年的4469.96亿元和2011年的2720.02亿元。

在上图中我们发现,募集资金量最大的四年中,沪指分别收了2根阳线与2根阴线,这就说明募集资金量与指数走势是没有相关性的。

综合来看,中国人保的上市对A股市场冲击有限,影响市场走势的因素太多,一个大的IPO难于影响50多万亿市值的市场。

(版权说明:本文为一牛财经编撰,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一牛财经”,每天带来有趣、有料、有态度的财经、股市背后的故事,关注“一牛财经”。我们不止是专业,就怕你不来!

一牛财经

中国人保上市不会对市场有多大的影响,上就让他上呗大不了兵来将挡没钱可以用土掩。“土掩”就是挖个坑埋了,不挖坑肯定是掩不成。市场弱不是弱在资金而是弱在信心,信心没了就算不上巨无霸结果也还是一样“活不起死不掉”,倒不如挖个坑。


这两天大盘填补了3100处缺口暂时解决了继续下行的隐患,可是顶多也就算磨底,市场反转的关键还是要看3200缺口能不能有效突破。就现在的环境再来十个人保跟只来一个效果没有多少差别。市场本来就没人,没气也没力,打水还得看井里有没有水,没水还怕什么抽?抽也都是抽线下机构,线上想抽也想不到,这点完全没必要担心,况且现在人家也还没有上市。

真正等到巨无霸上市也许市场已经走出了谷底扭转了趋势,趋势扭转就不怕么有资金接盘,市场恢复了信心还怕没钱吗?等有了钱再来十个人保跟现在没钱来十个人保的效果还是完全一个样。


雪山飞狐FH

散户为什么总亏钱,因为你是在跟交易制度在博,鄢能不输。为什么新股发行不敢全流通?为什么不敢T十O?为什么要搞涨跌停?为什么要搞限量版新股发行?一切都为了圈钱,圈钱,再圈钱(炒高,派发,就是这么简单)。割韭菜的交易制度不废止,股民都被割流血不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