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編制,你還當老師嗎?

沒了編制,你還當老師嗎?

編制對於老師

只是老師們堅守一份工作的最後保障

一份普通的工作,要做熟練大概需要3年,但要做到極致大概需要7年。而一名老師,要把講課做到極致,大概是一輩子都在努力中,到最後還是在往更高的境界發展。

教育是空前的,沒有極限的工作,因為老師們教授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育人。

微薄的薪水顯然讓社會上流傳的一句話印證了事實,這句話便是:選擇當老師就是選擇了一輩子的清貧。然而,教師也沒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就連評職稱,也被暗箱操作,成為老師們被宰割的一個必經之路。

姑且不談要漲薪,提高待遇,假如取消了編制,教師堅守大半輩子的工作,到最後只換來老無所依,還有誰可以這樣執著?

編制只是對這份工作在社會中的認同

教師擁有他才有一點點的職業光榮感

不管是企業還是工人,都會給工人和員工基本的保障。那麼作為千百年來神聖的職業,國家給予教師們的編制,只是在認可教師們在這個國家的工作,老師們因為這一點點認同感,才找到歸屬感,才感到自己職業的光榮性。

每一位老師都是清高的,因為他們清高,所以他們一輩子都在跟自己的同行同事比較,比較自己的教學成果,比較那些年教過的學生。

不懂得這份職業的人,只看得到老師們的雙休和寒暑假。不懂得這份職業的人,只知道老師們每天跟娃打交道很輕鬆。當有人反問,您連自己家孩子都管不住的時候,拿什麼來說一個老師在工作的時候是在混日子。

不懂得這份職業的人,永遠不明白一位老師,為了一個班幾十個孩子前途擔憂的真心。

編制不是要挾老師好好工作的武器

它是鼓勵老師努力教學的動力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有變化才有進步。只有隨時代發展,一直擁有學習能力的老師,才能教好學生。且不說每個老師有多大能耐,我相信幾乎所有老師都教過至少兩種科目。

而那些中小學老師,有的甚至在短短几年可以教遍所有科目。這種超強的學習能力是別的工作崗位上的人,幾乎不可能有的優勢。就算老師不當老師了,老師也可以做好別的工作。

有多少年紀大的老師,懷揣教書育人的夢想,奮鬥至今。更有多少年輕的老師,為傳承夢想,堅守農村。而當初沒有編制的時候,他們依然在堅守這份職業,因為有了編制,有了祖國的認同,他們才更加有信心執著於這份事業。

不管怎樣,保持奮鬥的心,不斷學習,生命才值得被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