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人都离不开存储,而人们对于存储的空间要求越来越高,从我们的手机空间就可以看出来,从智能手机兴起时的4G、6G、8G,到现在的32G、64G都已经成为千元机的标配。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变化,就是因为各种数字媒体包括音乐、视频在内的多元化发展所导致的。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而我作为一个非职业摄像师以及后期剪辑,单纯是靠电脑里的几百个G的存储空间必然是不够的,光是一个十几分钟视频的素材就需要接近一百个G的空间,表示256G的电脑实在是hold不住,所以这次非常感谢ORICO和西部数据提供的这次硬盘柜的试用机会!废话不多说,我们来看一下西部数据红盘和ORICO硬盘柜放在一起,能够带给我们什么享受吧!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首先是包装,包装还非常贴心的带了一个塑料提手,不过这次的包装抛弃了原来ORICO那种卡其色的瓦楞纸壳包装,反而是使用了比较大众化的刷了白色的瓦楞纸壳。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打开内部,为了防止硬盘柜的磕碰,做了一个刚好能够把硬盘柜架空在中间的泡沫支架,非常的稳固,抗震效果很不错。

整个包装里的配件除了主机柜以外,还配了一条USB 3.0转Type-C的线,还有一条Type-C到Type-C的线、一把螺丝刀、四个硬盘固定螺丝、一个DC电源以及两块2T的西部数据红盘(注:两个2T的西部数据红盘是这次西部数据提供的,购买硬盘柜是不包含两个硬盘的)。配件非常齐全,可以做到拿到手就开始用。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DC电源的输入电压为100V-240V,输出功率为12V 4A。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拿到这个硬盘柜的时候,真心感觉到做工非常厚道,整个机身都是金属材质,外壳做了类似MacBook的阳极氧化处理,虽然整个外壳看上去的颗粒感比MacBook要粗糙一些,但是摸上去的手感还是非常顺滑的。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正面满是孔的盖板,密集恐惧症的朋友可能~~~咳咳,当然这些开孔最大的作用就是为对流散热起作用。四个角都有螺丝固定,并不能无工具安装,虽然便利性降低了,但是提升了硬盘柜的扎实性。不过~~~安装好的硬盘柜谁还会没事儿来回换呢。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正面密集开孔的上方还有两个独立的开孔,是两个硬盘的状态指示灯,方便查看两个硬盘当前的状态。

硬盘柜的底部还有四个防滑脚垫,防滑效果非常不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震作用。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硬盘柜的背面也有一些跟前面板一样的开孔,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对流散热,要知道这个双盘位的硬盘柜是没有散热器的,纯粹是靠自然空气流动散热,当然你也可以买个桌面小风扇,使用外力对它进行散热。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背面左侧有一系列的操作键,包括RAID模式选择、设置按键、Type-C接口、电源按键以及电源插孔。开孔做工都很细致,非常精致,不过我有一点想吐槽,就是这个模式选择的示例贴纸,,那个图示的方向能跟按钮的方向一致么~当然这个病无伤大雅。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打开前面板,可以看到两个盘位的硬盘托,上下左右都有专门的卡槽把盘位固定,防止硬盘在硬盘柜里振动造成硬盘损坏。

两个硬盘托都是塑料材质,每侧都有两个螺丝对硬盘进行固定。硬盘托还有一个手提把手,方便硬盘的更换。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硬盘插入的时候并没有做防呆设计,插入的时候还是需要看一下SATA接口的正反的,防止插反了放不进去。这一点还是有待改进的。说了这么多外观的,接下来看一看大家最关心的实际使用体验吧。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首先这个硬盘柜只可以直连电脑,并没有任何的APP啊,移动互联啊之类的支持,所以功能性相对单一,就是考验硬盘的读写速度,能否满足像剪辑视频这种对大量文件读写速度的恶要求。而这一次用了两块2TB西部数据的红盘来进行这款硬盘柜的测试也可以说再合适不过,虽然不是NAS设备,但是红盘的设计理念都是长时间读写,全天候使用环境,所以用在这款硬盘柜上可以说是非常合适的。毕竟我们剪片子或者当作影视资源盘来使用还是比较考验硬盘的耐久性的。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这款硬盘柜可以通过后面的RAID调节钮,调节硬盘阵列模式,支持RAID0、RAID1、PM、SPAN四种阵列格式,这里我们只测试RAID 0阵列和RAID 1阵列的读写速度,因为这两种是最常用的,而PM和SPAN模式不太常用所以我们不做测试。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这款硬盘盒使用了UASP加速协议,使用了STAT 6Gbps的主控方案,外部接口使用了目前最新的Type-C接口,能够有效的提升硬盘的读写速度,理论峰值速度能够达到5Gbps。

我们先拿一块2T的红盘进行测试,测试其读写速度,这里我使用的是USB转Type-C的线,以及15年中款MacBook进行读写速度测试。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测试的单盘没有使用阵列的读取速度为137.8MB/s,写入速度为144MB/s,整体的速度还是比较满意的,网络媒体测试到的同样红盘读写平均速度也是120MB/s左右,使用了UASP加速协议的硬盘柜读写速度整体要快大概20MB/s左右。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通过ROICO硬盘柜主机后面的调节按钮,调节至RAID 0阵列,这个实用性还是非常高的,不需要在电脑上装任何软件,就可以实现RAID模式的切换。切换至RAID 0阵列之后,硬盘的读写速度明显提升,读取速度达到了223.7MB/s,写入速度达到了157MB/s,读写效率提升非常明显,只不过RAID 0还是有安全性的弊端,一旦有一个硬盘损坏,数据就全没了,不过RAID 0仍旧是视频工作者们的最爱。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然后我们再切换到数据安全性特别好的RAID 1阵列,两个2T的盘存储空间只有2T,两个硬盘之间可以互相备份,即便是一个盘坏了,数据也不会有一点损失。缺点就是速度比较慢了,切换到RAID 1后的读取速度为144MB/s,写入速度为137.3MB/s,整体的读写速度跟不是荣阵列的硬盘读写速度相差无几。

ORICO蜂巢硬盘柜+西数红盘,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

总体而言,ORICO硬盘柜使用的UASP加速协议对于硬盘读写速度的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即便是不使用任何阵列,也能够达到高于平均水平10MB/s左右的速度。再加上它机械调节按钮,可以非常方便的切换阵列模式,不需要任何的驱动和软件,再配合上全铝的金属结构,非常顺滑的阳极氧化处理,不仅满足了大数据存储使用者的需求,摆放在桌面上也是比较有逼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