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場謀生,應該懂得的十三條“大智慧”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官場為人處事,做任何一件事情,不可只考慮到它能增加多少利益,而是要明白,它所可能帶來的弊病和危害。

在官場謀生,應該懂得的十三條“大智慧”

官場之難,難在無尊:處處牽一髮而動全身,形勢政策變化,政敵彈劾,工作失誤,如履深淵,戰戰兢兢,且有苦難言,沒有必然和永恆的尊勢,既無屹立萬年的大樹,想獨善其身,遊刃其間,亦是絕無可能,為官,做人,處事,猶如遊走鋼絲之上,人前公卿顯達,必然背後費盡心機,機關算盡。

上勢謀靜,下勢謀進:掌舵者(既得利益者)的要務是形勢安定,不折騰,下面人的主要心思,是人往高處走,加官進爵。以解決具體問題為政績,來得到高層的認可,以慧眼識珠,伯樂相馬,提拔和重用下屬,而受到擁護愛戴。

在官場謀生,應該懂得的十三條“大智慧”

上喜之勿拒,上贊之慎信:領導喜歡的人和事,興趣愛好,只要不違反大的原則,就不要拒絕;領導所稱讚的做法,也不要輕易的相信和發表意見,很有可能是引蛇出洞,一網打盡,慎言慎行,下棋之前,思慮再三,落棋之時,果決迅速。

小利以直得,大利以曲得:小的利益諸如漲薪,增加獎金,福利,可直接訴求,單刀直入;大的利益,涉及到重要人事變動,權力再分配,需要迂迴謀劃,不顯山不露水,盡最大努力搭大勢之風向。

辭利莫得,讓利莫爭:別人推讓的好處,莫要沾邊,吃人嘴短,拿人手軟不說,且燙手山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居多;讓利之時,往往是對方來試探你的真誠和虛偽,對某件事立場的反映。需著眼全局,謀劃全局,昔李廣將軍,驍勇善戰,戰功赫赫,彪炳史冊,景帝時期私下接受梁王將軍印,無意中進入不被信任之冊,被天子猜忌,一生未得封侯,悲哉。

在官場謀生,應該懂得的十三條“大智慧”

理不及權,權者勢也:有理很多時候,抵不上權力的影響,大理堅持正義和原則,小理宜服從權勢,保全自己,才能有更大作為。

小信施而大詐成:慎防他人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之上,一諾千金,取信於你,終成大詐,一切涉及到大是大非,重大人事變動,政治鬥爭,需單獨討論,做到萬無一失,周全策劃,不可以他人的過去,來推測其對未來之事態度。昔西漢呂后去世,酈寄與北軍統領呂祿交好,經常一起遊玩打獵,獲得其信任,周勃欲誅諸呂,密謀酈寄詐呂祿交出禁軍兵權,其姑呂嬃聽後大怒,為將而棄軍,呂氏無處矣,終一敗塗地。

外懼內忍,外恭內忌,則能惑人,惑人遠禍:在勢力正盛的對手面前表現出畏懼之態,恭恭敬敬,內心則要忍辱負重,小不忍則亂大謀,這樣就能迷惑對方,進而遠離禍患。

在官場謀生,應該懂得的十三條“大智慧”

明則問諫,實則議定:上級就某事欲行廢立之功,非常之事,來徵求你的看法,實則其心中早已謀劃齊全,只不過想借你的崗位走正常流程,且不可猶豫不決,否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唯可應對:此行大事,與君同心,願聽吩咐。

理不直言,諫不強諍:事情的道理,不用講得過於明白,點到為止,知者自知,話直說七分,給對方留分寸,才能更好的被接納,也能讓自身免禍。勸諫別人,不可諍諍之辭,把理用對方善於接受的,委婉善意方式說清楚,然後讓他自己去想通,這是人性。

惑於微,不惑於著,慮於遠,不慮於近:小事糊塗,大事原則,眼前的利益可以捨棄,但長遠的發展,要做到心中有數。

順上者,偽飾不究,逆上者,真心亦罪:作為執行者,順應領導的意思去部署工作,即使是假裝的,也不會有過錯;當眾拂上,悖逆上級者,即使是真誠的,也會留下得罪人禍根,這樣的人不好用。海瑞雖舉清廉,民眾譽之,但處處挑問題,太難相處,張居正也不敢用,為官者,寧為循吏,不做清流。

利有盡處,命有盡時,運有興衰,知足不殆:利益無窮盡之時,生命卻有終了的一天,走好運勢多力強,大權在握,但花無白日紅,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當知曉進退之機,急流勇退,多提拔品行出眾,道德高尚,能力卓越之人,為自己為後人栽樹納蔭。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