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指数上行趋势短期难以回头,人民币以柔克刚无过度贬值压力

美国指数上行趋势短期难以回头,人民币以柔克刚无过度贬值压力

文 | 董文欣(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美元指数重回93关口上方。上周美元指数继续走升,周四收于93.4842,非美货币多数下行,其中欧元兑美元贬值1.23%,收于,1.1794;美元兑日元升值1.26%,收于110.7700;英镑兑美元贬值0.20%,收于1.3515;澳元兑美元贬值0.41%,收于0.7512。

人民币汇率:上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有所下行,由6.3525下调至6.3763,累计贬值239bp。在岸与离岸市场方面,在岸即期汇率收盘价由6.3351下调至6.3760,累计贬值409bp;离岸即期汇率收盘价由6.3353下调至6.3576,累计贬值223bp。篮子货币方面,在5月4日至5月11日期间,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有所上升。其中,参考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8.22升至98.48;参考BIS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由100.44升至100.64;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7.52升至97.59。

美国指数上行趋势短期难以回头,人民币以柔克刚无过度贬值压力

上周美元指数再度走高并重回93关口上方,短期内美元仍具有一定的上涨动能。具体来看:

一是近期公布的零售销售等经济数据显示,美国消费和制造业虽有所放缓,但经济基本面整体向好,叠加通胀和就业依然强劲,为美联储六月加息形成有力支撑。

二是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创新高,而随着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相继被迫推迟加息步伐,美联储货币紧缩进程却较为鹰派,导致美元与主要非美货币的利差有所扩大。

三是本轮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进一步加大了美国的通胀压力,从而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年内加息的预期。本周重点关注美联储5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震荡下行走势。近期美元指数涨幅明显,令非美货币普遍承压,其中欧元、英镑较5月初分别贬值0.73%和1.65%,新兴经济体货币价值更是受到了较大冲击,但人民币汇率表现相对稳定,即期汇率较5月初仅下调0.25%,表现相对强于其他非美货币,同时人民币兑篮子货币总体呈现稳中有升。

近期,强势美元并未给人民币带来过多的贬值压力,大致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我国4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106亿美元,扭转了2、3月代客结售汇呈现逆差的态势,显示当前逢高结汇的意愿较为强烈。

其二,近期中美利差在60-70bp区间内震荡调整但并未继续走阔,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的企稳。

其三,4月份国内经济整体运行平稳,其中工业增长同比好于预期,进出口重回贸易顺差状态,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