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塊墓碑說起: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1853年7月,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修·佩裡,率領4艘黑色近代鐵甲軍艦軍艦駛入日本江戶灣口,帶來了美國總統要求日本開國的國書。

從一塊墓碑說起: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馬修·佩裡

佩裡贈送給日本幕府顯示工業文明的火車機車模型和電報機,而日本居然派出相撲武士在美國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肌肉。第二年,佩裡再次到訪日本,這次他帶來了7條軍艦,一直開到江戶灣內,黑黑的炮口直指橫濱。由於這些船被漆成黑色,所以日本人把這些船叫作“黑船”。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黑船事件”。

從一塊墓碑說起: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黑船事件

從一塊墓碑說起: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黑船事件

在美國 “不開國就開火”的脅迫下,日本幕府接受了開港要求。1854年3月31號,日美在神奈川簽訂了“日美親善條約”,這是日本歷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日本飽嘗閉關鎖國引來的列強鞭笞。但是,開國之後的種種刺激,卻在日本轉為另一種催化劑,由此出現了日本歷史上的重大轉折——明治維新。

從一塊墓碑說起: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明治天皇

1868年,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此後,日本就開始推行侵略朝鮮和中國“大陸政策”。1876年,日本首先迫使朝鮮李氏王朝簽訂《江華條約》。從此,朝鮮逐漸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從一塊墓碑說起: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江華條約》簽訂處

在這種形勢下,不甘心做奴隸的朝鮮人崔濟愚,創辦了東學黨,以宗教的形式宣傳平等思想,反對封建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

從一塊墓碑說起: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崔濟愚

1893年朝鮮發生災荒。次年1月,東學黨領導人發起了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史稱“東學黨事件”。當時中國派駐朝鮮的頭號人物,不斷地把最新的戰況報告給遠在天津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這個頭號人物是誰呢?他就是袁世凱。

從一塊墓碑說起: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袁世凱

世人都以為他是從小站練兵起家的,其實朝鮮才是他飛黃騰達的起點。1882年,年僅23歲的袁世凱幫助朝鮮國王平定了叛亂,開始嶄露頭角。兩年之後,他更是憑藉一己之力,成功逼退妄圖染指朝鮮的日本人,從此受到清廷重用。1885年,年僅26歲的袁世凱被封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儼然成為了朝鮮的“太上皇”。

當時朝鮮仍視清廷為宗主國,因此希望清廷能派兵幫助平叛。袁世凱也就此事致信李鴻章。然而,李鴻章卻不得不顧慮另一個國家——日本。

從一塊墓碑說起: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中日天津條約》談判現場

1885年,中日兩國簽訂《中日天津條約》,規定將來朝鮮若有變亂重大事件,中、日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互行文知照。這條規定,李鴻章不得不顧忌。而且,早在20年前,大清朝就被日本咬過一口。

從一塊墓碑說起: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碑文

這座墓碑寫的是:大日本琉球蕃民五十四人之墓。這座墓因何而來呢?1871年11月30日,琉球王國兩艘裝載貢品的船遭遇颱風,漂流到臺灣南部牡丹社地區,其中“八重山”號船獲救,而另一艘“太平山”號船在臺灣南部觸礁,船員泅水上岸後與當地高山族部落發生衝突,結果54名船員被殺害,生存下來的12名船員得到了清朝官員的保護,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牡丹社事件”。

從一塊墓碑說起: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牡丹社事件碑文

琉球本是中國的藩屬國,但別有用心的日本人,卻刻意在墓碑上加上了“大日本”三個字。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三年之後,也就是1874年,日本以給這54個琉球漁民報仇為藉口,七拼八湊組成了一支所謂的艦隊,裝載著幾千名日本士兵強行登陸臺灣,企圖佔領臺灣。

從一塊墓碑說起: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日軍入侵臺灣後與當地原住民的合影

從一塊墓碑說起: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被逮捕示眾臺灣民眾

從一塊墓碑說起: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抵抗日軍的臺灣高山族同胞

日軍上岸後燒殺搶掠,無所不為。得到消息的清廷急派沈葆禎,率領 “安瀾”、“伏波”等幾艘近代化兵艦前往臺灣。

從一塊墓碑說起: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沈葆楨

從一塊墓碑說起: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沈葆楨出發前往臺灣

迫於清軍威力,日軍驚慌失措地逃離了臺灣。但是在美英等列強的“調停”下,日本還是向清朝勒索了50萬兩白銀,並迫使清廷承認日軍侵臺是“保民義舉”,這就等於間接的承認了琉球人是日本屬民。5年後,琉球滅亡,成為日本的“沖繩縣”。

從一塊墓碑說起: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琉球群島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清政府再麻木,也知道日本的狼子野心。更何況,此時中日兩國的軍事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日本海軍已經擁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總排水量72000噸,全面超過了北洋海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