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梁家河》|碑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立华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纪实文学《梁家河》以纪实细腻的笔触、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成长历程和奋斗足迹,对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为当代青年坚定理想,立志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省市区委对《梁家河》一书的学习宣传高度重视。在省委、市委的领导下,碑林区积极安排推进学习宣传《梁家河》的工作。

今天让我们跟着

碑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立华

一起来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

感悟《梁家河》|碑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立华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碑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立华

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梁家河》一书,使自己又一次接受了党性教育和心灵的洗礼,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感触。

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发生在他一生中最宝贵的年纪,这段时间的磨砺也构成了他走向未来的人生底蕴。在梁家河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为习近平担当党和国家大任,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和思想基础,在梁家河的土地上,总书记经历过磨难,也得到了锻炼;备尝了艰辛,也赢得了真诚,他把自己的汗水和理想献给了梁家河这片土地。

学习《梁家河》首先让我感受到的就是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从书里每一件生动的事例中我都能够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期就抱定的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这种信念就是历尽艰辛依然不忘初心。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对党忠诚、坚定信念,始终注重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能力和政治觉悟,不断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定自觉地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使之转化为思想自觉、党性观念、纪律要求和实际行动,始终做对党忠诚的好干部和政治上的明白人。

其次就是要有为民情怀。植根群众铸就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梁家河的艰苦岁月里,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梁家河的乡亲这样评价习近平:"他的心总是和我们老百姓在一起。"正是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使总书记形成了根植群众的工作方法,坚定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造福群众的执政理念。作为一名基层人大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更应该把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工作和履职的座右铭,献计民生,使人民群众和社会方方面面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最后是要立足本职,做好人大相关工作。总书记在梁家河从一名普通的知青到支部书记,从带领乡亲们打淤坝地到建起陕西第一口沼气池,他的每一步走的都非常踏实,每一个阶段都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干出了人民群众交口称赞的成绩。作为区人大常委会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牢固树立自己的身份意识,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时刻把责任扛在肩上,扎扎实实抓好分管工作。结合近期的大调研工作,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察实情,找准短板弱项,拿出补齐短板好措施,充分发挥起人大的监督职能,解决一批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的实事,例如养老难、法院执行难等,架起党群连心桥,畅通发展快车道,为人大"两个机关"建设、现代化美丽城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学习《梁家河》,就是要求我们从那段历史的回顾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扎实求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树立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求我们做一名合格党员,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努力践行好干部标准,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感悟《梁家河》|碑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立华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