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吐魯番“烤全羊”:感受不一樣塞外風情

也許一說起新疆的羊,大家腦子裡想的就是“走的黃金道、睡的綠地毯、喝的太太牌口服液、吃的中草藥、連拉的都是六味地黃丸的--阿勒泰大尾羊”。

手撕吐魯番“烤全羊”:感受不一樣塞外風情

可是大家也許不知道,在新疆就是一般羊的品種也有十幾種,在新疆天山以北您要吃新疆阿勒泰的大尾羊,做法--清燉羊肉。在新疆天山以南的南疆您要吃的是南疆黑頭羊烤肉,做法--饢坑肉、烤羊肉串、烤羊排。在天山以東就是今天的吐魯番、哈密您要吃什麼,吃的就是艾丁湖細毛羊,做法--烤全羊。

手撕吐魯番“烤全羊”:感受不一樣塞外風情

在今天的吐魯番有一個蘇公塔,是為了紀念額敏和卓所建,他是一個為朝廷奮力的人,在當初清政府派將軍與他聯合作戰的時候,他們倆連打勝仗,在每一次勝仗之後,額敏和卓都會用新疆最好的盛宴--烤全羊,來款待大將軍。在大將軍吃完後覺的非常好吃,就問額敏和卓製作方法,這樣額敏和卓才把製作烤全羊的秘方告訴大將軍。

手撕吐魯番“烤全羊”:感受不一樣塞外風情

製作方法如下:伊斯蘭的穆斯林在宰羊的時候都會選擇非常好的羊,新疆話說做烤全羊的羊是沒有結過婚的羊娃子。選好羊後要先把羊拉出來關上三天三夜,在小黑屋裡,並放上火盆,使羊出汗,在門口放一個盆,盆裡放蛋清、孜然、鹽等糊狀物,羊很老實渴了就喝,喝了又渴,如此反覆繼續喝,這樣羊的身上就滲入了鹽分。

手撕吐魯番“烤全羊”:感受不一樣塞外風情

在這道工序完了後才會讓一個宰羊的人來宰羊,穆斯林們吃羊必須要念經的,宰羊的人要舉意“我舉意宰這個被宰物,並且割斷其四根血管,以便應流的汙血出淨,我憑真主安拉之命,我們以尊大的宰牲贖買的它。”宰羊的人必須是穆斯林。必須大小淨,必須念“太斯米”,當這些事完了後宰的羊才能吃。

手撕吐魯番“烤全羊”:感受不一樣塞外風情

把羊宰完後,用吐魯番秘製的調料塗抹在羊的身上,用一個大的鐵釺子穿過羊的身體,把羊放在一個大的饢坑裡烤制,烤上半小時看看烤的怎麼樣,把羊轉一下。吐魯番的羊在吐魯番有兩種特殊的草料,一種是艾丁湖的鹽鹼草羊吃了可以降低羊身上的羶味,一種是吐魯番的葡萄葉子,可以增加羊身上的香味,有了這兩種草料,艾丁湖的羊就和別的地方的羊味道不一樣。

手撕吐魯番“烤全羊”:感受不一樣塞外風情

在烤制中用的是從葡萄架上砍下的廢的葡萄枝,這樣烤出來的羊就是帶這葡萄的清香味,新疆因為有饢坑,因此不會像在內蒙古羊在鐵架子上烤,烤出的都是煙熏火燎的味道。新疆人的烤羊烤好讓人吃之前,還好打扮一下,給羊嘴裡放一些香菜葉,代表羊在吃草的樣子,綁一朵大紅花代表羊很漂亮的樣子,這樣的羊才可以吃。

手撕吐魯番“烤全羊”:感受不一樣塞外風情

首先進行開口儀式,選桌上德高望重的人在羊臉上劃一刀。臉上的肉給領導吃,代表有面子;耳朵上的肉給小孩吃,表示聽話。

手撕吐魯番“烤全羊”:感受不一樣塞外風情

在吐魯番吃手撕烤全羊,擼串喝烏蘇,能給人一種塞外新疆特有的文化豪邁。這種豪邁,令人沉思,令人神往,令人流連。我手撕下一大塊烤全羊,與朋友碰杯,滿杯的烏蘇啤酒大口乾了,焦灼的天、煩心的事兒,此刻都被沖淡,徒留久別重逢的歡暢,以及對塞外的回味與嚮往。

手撕吐魯番“烤全羊”:感受不一樣塞外風情

吃著烤全羊,再點些皮辣紅、涼粉之類的消膩,像我這種嘴刁的食客還會要求老闆在涼粉中加些醋和蒜片。而每每這種定製化的要求在新疆都能極大得到滿足,這種改良,讓我覺得超有回味感和幸福感。

手撕吐魯番“烤全羊”:感受不一樣塞外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