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作死的武汉本土房企背后,是形势所逼还是觉悟不够?

日前有网络大V写了一篇关于上海房企消亡录,说的是上海房企都是如何“作”死的?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房企,同样的房企同样的老板。

从近年来武汉年度销售金额及销售套数榜单来看,本土房企的份额已经逐步减少并后退,或许有一天武汉本土房企将会彻底被赶出前10榜单。

相较于上海房企,武汉的房企又是如何作死的?

中一花园——武汉第一锤

2001年3月,武汉举行首场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会。17家企业争夺后湖石桥一宗地块,起拍价3650万元。时任凯恩斯香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的陈新林,以6800万元价格拿下该地块,楼面地价约810元/平。

这块地也被称为武汉第一锤。

也有网友讨论,老板是湖北蕲春人。所以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湖北蕲春人在香港注册了一个房地产公司,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拍了一块地。

中一花园分为2期,一期又叫中一花园卢瓦尔小镇。小区曾经以“规划良好、配置高端,景观大气恢宏”而备受关注,尤其值得称颂的是项目采取现房销售,而不是“卖期房”。因此也是当时当之无愧的豪宅。

花式作死的武汉本土房企背后,是形势所逼还是觉悟不够?

图片上建筑物于2004年建成,试想14年前的开发商使用了罗马柱,计算一下成本?

据资料显示:近3千平浩瀚人工湖,2个人工岛,华中独有潜水俱乐部;3万多平方米商业帝国,500米欧风时尚步行街;华中豪华近1万平方米水上会所,400平方米湖心广场,1200米湖景休闲长廊……

花式作死的武汉本土房企背后,是形势所逼还是觉悟不够?

花式作死的武汉本土房企背后,是形势所逼还是觉悟不够?

看出来了吗?大堂入口结合了五行。

花式作死的武汉本土房企背后,是形势所逼还是觉悟不够?

当初宣传的3千平人工湖几近枯竭。(PS:据拍摄网友告知,池子里还有很多放生的财鱼和甲鱼,只是不知在一潭死水中放生,是放生还是杀生!)

花式作死的武汉本土房企背后,是形势所逼还是觉悟不够?

花式作死的武汉本土房企背后,是形势所逼还是觉悟不够?

花式作死的武汉本土房企背后,是形势所逼还是觉悟不够?

项目内还有望星台、风车、瞭望台……

花式作死的武汉本土房企背后,是形势所逼还是觉悟不够?

曾经的售楼部已人去楼空。

花式作死的武汉本土房企背后,是形势所逼还是觉悟不够?

据资料显示,项目绿化达到40%。试想,14年后的今天,开发商对于小区规划不过如此,然而14年前武汉就有开发商这样做了,且现房开盘。有网友议论,或许是现房开盘拖死了开发商,关于项目的传言甚多,然而真相又是如何呢?

也有传言项目又要重新开发,并且重新进行了规划公示,然而是否真的要开?仍然是个谜。

业精于勤荒于”贪“ 盖房子和做衣服有着本质区别

同样是一块棉布,有的棉布50元一米,而有的棉布可以卖到500元一米。但是盖房子并非做衣服,如果武汉的房企都按照这样的逻辑,可能死掉的房企更多。

有着这样逻辑思维的房企正是曾经最为辉煌的汉派服饰太和,所开发的项目武汉环球贸易中心(ICC)。

2011年1月11日,武汉怡景地产有限公司以12.26亿成功拿下武汉市江汉区青年路59号P(2010)211号地块,楼面地价8591元/平方米。武汉环贸ICC项目位于江汉区青年路核心地段。项目土地面积2.55万平方米,容积率5.60,楼面地价8591元/平方米,规划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

花式作死的武汉本土房企背后,是形势所逼还是觉悟不够?

如果经常关注项目进展的一定会记得,项目最常做的事情是:申请调规。将原本商住比例3:7的比例最终调整为商住比例7:3。

2014年1月,MARRIOTT万豪酒店与WHICC武汉环贸中心商务合作发布会在汉口香格里拉大饭店盛大举行,标志着华中首家万豪国际酒店正式落户武汉。

花式作死的武汉本土房企背后,是形势所逼还是觉悟不够?

并联合联合仲量联行、美国领事馆、万豪开了一场及其奢华且盛大的发布会,告知全武汉市民万豪进驻。

花式作死的武汉本土房企背后,是形势所逼还是觉悟不够?

然而2年过后,户外广告相关介绍全部撤除,至于万豪与项目是否出现合作问题一事,怡景作为甲方避而不谈。

花式作死的武汉本土房企背后,是形势所逼还是觉悟不够?

但一直挂着万豪及仲量联行作为宣传广告的外墙,已然更正。

2017年,天安财险宣布收购ICC双子塔B栋。

还记得前文笔者所说的棉布定律吗?就市场售价而言,2013年,写字楼、商业的售价的确高于住宅……

当然,武汉环贸中心ICC仍然在售,怡景地产也依旧存在,但是还会有下一个项目吗?

至于怡景地产这家房企,有猎头称,旦凡简历上有怡景地产工作经验且超过半年的,即为简历污点,成败即在一念间,要么成功售出XXX,要么被品牌房企抛弃永无晋升的机会。

阳光100大湖第——消亡于没有地开发

阳光100大湖第,其实我并不愿意把它归为今天的内容里,它大概是见证了武汉房地产市场每一个时期,见证了繁荣与平庸。

或许每个85后都听过这个位于藏龙岛的项目。

阳光100大湖第,它于2009年进驻光谷藏龙岛,共开发7期,可以说阳光100大湖第见证了光谷的成长,见证了藏龙岛的成长。

乍一听7期好像是一个很庞大的区域,然而整个项目7期建筑面积却只有70万方..

2009年进入光谷藏龙岛,并且在2010年首次开盘,开盘时候的价格是6600元/平,随后随着产品的不同对应不同的价格,但是即便7期涨跌幅度并不大,最低谷均价大约6000元/平,最高峰大约8000元/平,就在楼市最疯狂的那一年,阳光100大湖第卖完了。

花式作死的武汉本土房企背后,是形势所逼还是觉悟不够?

为什么说笔者对阳光100大湖第有感情?

它大概是武汉第一个IP楼盘;

它是第一个让光谷人们对于拓客小蜜蜂有着清晰了解;

有了第一个大IP—光少。

武汉第一个社群—凤凰社,并一直关注并投身青年创业服务工作。

……

似乎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很多的地产类营销事件,都曾经在阳光100大湖第身上出现,然而为什么它仍然在武汉“消失”了?

因为:没有土地开发。记得项目的销售经理曾经告诉过笔者,并非不想拿地,其实这其间看过无数宗地,最后都因为价格过高或其他原因止步,或许是因为眼光吧。

这也告诉我们了,无论你多么优秀都要高瞻远瞩。

还记得网上那张死于a轮的两百多家公司吗?有了前瞻不一定有完美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