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如果明朝不分兵,采用合兵战术会赢吗?

一德格天1

后金天命4年(公元1619年),明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爆发。满清枭雄努尔哈赤获得明军内部情报后,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策略,大败明军,明朝的3路讨伐大军基本被其全歼,只有李如柏1路明军因行动迟缓而得以幸免。萨尔浒之战结束后,辽东的战略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明军的优势荡然无存,被迫对后金采取战略防御的措施,也即转攻为守。

那么,假如是役明军不兵分4路,而是集中力量、合兵一股直捣后金核心, 能够攻克努尔哈赤的巢穴赫图阿拉城吗? 能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后金吗?

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起兵反明后,率军连续攻克抚顺、清河,引起明廷震动,告急文书如雪片一般飞向帝都,一向不理政事的昏君万历帝开始坐立不安了。痛定思痛下,昏聩的他竟决心调兵遣将,以“犁庭扫穴”之势,举全国之力彻底消灭咄咄逼人的后金。

他颁布圣旨,立即起用杨镐为兵部右侍郎和辽东经略使。为了全力进剿努尔哈赤,明廷在全国范围内加派辽饷,还大规模调集粮秣与各类军需物资转运辽东,以备军用;明廷咨文藩国朝鲜,迫其出兵合力夹击后金;明廷还大造声势,颁布全军:擒斩努尔哈赤者,重赏万金;史载,萨尔浒之战爆发前,明军一共集结来自各地的军队8.8万人,加上亲明的满洲女真叶赫部兵、朝鲜援兵,共十几万大军,准备兵分四路攻击后金的心脏——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

明东、北两路军因山路崎岖、河流湍急等原因,拖延了进军时间。唯独山海关总兵杜松率部昼夜兼程,于1619年3月1日赶到了萨尔浒。努尔哈赤用兵狡黠,他见杜松留部分人马扎营萨尔浒山下,另一部向东北方向的女真要塞吉林崖进军,于是因敌而变,将麾下八旗6万人马全部集中起来,准备将杜松的部队分头消灭。

他对代善、莽古尔泰等人说:“明军人多势众,切不可轻敌;如今他们仗恃人多,所以分散作战;我们可以集中优势兵力逐路击破明军。往吉林崖方向的明军只须派小股部队监视、骚扰即可,咱们集中力量猛攻驻扎萨尔浒的明军,只要击溃了萨尔浒的明军,去往吉林崖的那路就会不战而溃”。布置完毕,他亲率6旗主力围攻萨尔浒,派皇太极领其余两旗人马驰奔吉林崖,监视明军动向。

彼时的明军,已经普遍装备了火炮、火枪等热兵器,而后金军还是使用刀、枪、剑、戟等冷兵器。面对突然冲杀而至后金六旗劲旅,萨尔浒明军仓促列阵迎战。刚开始,明军的火器阻挡了后金军的犀利攻势,后金军吃了小亏,但精于骑射的旗兵很快发起仰攻,他们仰面猛射,顿时箭如雨下,铁甲兵又乘机跃马奋力冲击,很快突入明军阵地,打得明军抱头鼠窜,近战时明军的火器无法发威,于是阵脚大乱。在震天的喊杀声中,驻守萨尔浒的明军全被后金军歼灭。

努尔哈赤获胜后立即挥师进军吉林崖。而此时,由杜松亲率的明军正遭受皇太极的两旗兵马与吉林崖守军的合力夹击,他腹背受敌,有些招架不住,萨尔浒大营全军覆没的消息突然传来,军心顿时动摇。努尔哈赤的六旗大军杀到后,正好挡住了明军的退路。明军士气已衰,后金军则是斗志高昂,杀得明军尸横遍野。明军主将、山海关总兵杜松左冲右突,拼死突围,无奈后金兵越聚越多,冲不出去,最后力竭落马,被乱军所杀。明朝4路大军中最精锐的一支主力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接着,努尔哈赤马不停蹄,率军北上,向闻听杜松惨败后滞留在尚间崖一带犹豫不决的明马林部北路军发起凶猛攻击。后金军夺占四面高地,居高临下发起俯冲,明军虽有些猝不及防,但仍然用火器发起反击,但后金军从上往下攻,来势凶猛,锐不可挡,明军被杀的丢盔撂甲,死伤惨重,最后仅总兵马林和少数几人侥幸策马而逃。

努尔哈赤接连灭掉了明西路、北路两支大军后,突然侦知另两路明军正从东南两个方向迫近赫图阿拉城。他立即率得胜之师回援。为避免同时与两路明军交战,努尔哈赤命明军降卒假扮杜松的军使去催促刘綎部明军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来会战。刘綎是明军中一员身经百战的虎将,他接到杜松的“假”令箭后,不疑有诈,又唯恐杜松独占头功,遂督促部队加快进军速度,向后金王庭赫图阿拉孤军深入而去。后金军在明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待刘綎部进入伏击圈后,后金伏兵四起,如山洪暴发,明军仓促应战,被打的晕头转向,毫无还手之力。

刘綎是一员临敌而勇的战将,他浴血奋战了数十回合,无奈寡不敌众,两臂都受了重伤,最后被乱刀砍死。这一战,明军战死者无数,漫山遍野到处是死尸,惨不忍睹。努尔哈赤连灭3路明军,信心大增,他带领4000八旗士兵据守赫图阿拉,静候李如柏率领的南路明军的到来。

坐镇沈阳的明辽东经略杨镐,派遣四路大军出师讨伐努尔哈赤后,以为稳操胜券,于是坐等部将报捷。不料才几天功夫,三路大军都被努尔哈赤一一击灭,他闻讯如遭雷击,半天缓不过神来。他料定还未抵达攻击地点的李如柏更不是后金军的对手,便使人急命李如柏速速退兵。李如柏一向胆怯如鸡,无谋无勇的他出师行动最晚,且路上行军迟缓,拖拖拉拉,所以还没有同后金军交过手。接到杨镐命他火速退兵的令箭后,他如获大赦,率部迅速落荒而逃。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仅用5天时间,以数万兵力一举击溃明朝10几万大军,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之后,明朝在东北的统治日趋崩溃、瓦解,努尔哈赤站稳脚跟后,开始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攻。假如战前明军不兵分四路,而是合兵一处,集中全部力量直捣赫图阿拉, 凭国力、人数、器械上的绝对优势,或许有“犁庭扫穴”的可能,甚至能彻底剿灭努尔哈赤的数万后金军也未可知。然而,历史不能假设,更无法推倒重来,单论战略战术能力,大明兵部侍郎、辽东经略杨镐都不是谋勇兼具、用兵如神的后金战神努尔哈赤之对手,所以,该发生的一切还是发生了。

【写作码字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于网络】


铁马冰河wu

如果明朝没有采取分兵,那么最好的结果,就是努尔哈赤不明白明朝虚实,提前撤退,师老兵疲的明军无力追击,草草收兵回来。比较坏的结果,就是明军依然遭到严重的损失,纵然伤亡不会比历史上的萨尔浒战役惨,交换比却一定也会非常难看。

换句话说,是否采取分兵战术,并非明军在这场战役里的关键败因。

要想明白这个事实,就得先弄清楚,明军为什么要采取分兵合击的战术?这一点,就涉及到了明军的装备战术特点问题。

发展到十七世纪时,明军的装备,火器的比例已经非常高,战车也在明军野战部队里越发普及。但相应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机动能力的不足。所以在骑兵数量有限以及部队火器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分兵反而成了一个最为稳妥的选择,通过各支部队的遥相呼应,对拥有机动力的努尔哈赤采取压制态势,最终合兵后消灭。这个本身就是明军的正常打法。

甚至,如果我们复盘一下明朝万历年间,几次重大战役的作战风格,就更会发现分兵合击战术,就是明军的常用打法,最典型的就是万历朝鲜战争第二阶段里的蔚山会战,明军就是通过三路合击的方式对蔚山城实现合围,虽然由于杨镐等人的瞎指挥战败,但就战术说并没有错。而平定杨应龙的播州大战,以及平定青海蒙古部落叛乱的大小松山之战,明军也是以分兵钳制的模式,成功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了解了这些同是万历年间战事的例子,就知道做出分兵决策,对于当时的明军作战经验来说,只能是一个正常反应。

那既然如此,明军真正的败因又在哪里呢?核心的一条,当时的明朝大臣们并不认账,但是却真实到残酷:萨尔浒之战前,明军的战斗力,就已经退化到无法取得胜利了。

要了解这个真相,还是回到文章开头的明军火器装备问题,众所周知明军此时的火器配备非常普及,但火器要发挥最大作用,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质量靠谱,而这一条放在此时明朝,已经严重的不靠谱。明朝生产火器的兵丈局等机关,生产质量连年下降。而且很多边防部队,多少年都没有更换过装备。就以万历三十七年,即萨尔浒战役爆发前十年的情况说,明朝装备最好的京营,鸟铳大部分都废坏,战车的挡板也朽烂掉。这就是大明的军队!

而比装备质量更可怕的,就是明军的训练水平。明军得以在万历三大征里屡战屡胜,得益于明朝隆庆皇帝至张居正改革时期,长达十六年的军事革命。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北方明军每隔几年,就要有大规模的军事演练,平日即使在没有战事时,协同的操练也从不间断。对于火器这类当时的“高科技”武器来说,协同作战更是保障战斗力必须。可如此重大事件,到了万历后期,却是基本歇菜。

▲万历皇帝

歇到什么地步?只要看看萨尔浒开战前,明朝大臣们的一些奏折就知道:明朝集结的九万萨尔浒参战部队,其中有两万人是没有任何经验的新兵。兵部郎中米万钟更是质疑,明朝之前对付游牧铁骑常用的火器战车战术,更是废弛了有十年之久。也就是说,这支所谓集结了举国精锐的明朝参战部队,绝大多数的队伍,都是装备有限且战斗经验严重不足的菜鸟部队。

甚至,在明朝萨尔浒惨败后,襄阳推官河栋如的奏折更揭出真相:莫说是军队没有火器作战经验,就连大多数军官,都不熟悉火器战术运用。御使周师旦更在奏折里怒喝“是可为训练乎?”因为就连明朝精锐边军的操练,也多是排个队列摆样子,平日看着好看,真打就抓瞎。

所以说,萨尔浒的真正败因在于:参加萨尔浒战役的明军,就是一支军备荒废了至少十年,作战经验与装备都严重低劣的乌合之众。这样的部队,莫说是杨镐这样的半吊子经略打不赢,就算岳飞孙武韩信再世,照样也没法赢。

这个事实折射的,就是万历皇帝在位中后期的坑爹执政:一场大礼之争闹多年,文官们拉帮结派掐不停,正经的国防军备,却是从此没人过问。可怜保家卫国的大明军队,平日里断饷荒废,战斗爆发后拉去扛锅。打赢?那才叫逆天。


我们爱历史

萨尔浒之战,是第一次决定了明清命运的战争,此战之后,明朝精锐丧失居多,从此转攻为守,而后金在此战之后,政权得到巩固为日后占领辽东做了铺垫。在这一次战争中,明军本是占据人数优势,可是最终因为分兵太散,消息不通,最后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惨败而归。那么正如题主所言,如果合兵一处,会赢吗?

我先暂不做结论,凡事之前先分析。此次作战,明军共出动八万六千人,其中宣府、大同、山西三镇精骑三万,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四镇步兵两万五千人,川、粤、鲁、秦、南北直隶出兵两万,浙江步兵4000,永顺、保靖、石州各处土司出兵共7000。另外还有1万海西女真和一万三千李朝援兵,总计十一万多。中四路大军中,西路军杜松领兵最多有三万人。后金方面,努尔哈赤有兵6万八旗精锐,比明军少了将近二分之一,但是皆是些久经沙场的精英战士。双方开战后,努尔哈赤先进攻的便是西路军明军主力杜松的部队,因为杜松部进军太快,跑到了萨尔浒,接着就兵分两路,一路两万人驻扎在萨尔浒,另一路一万人在自己的带领下进攻吉林崖。见此状况,努尔哈赤一方面出兵增援吉林崖,另一方面亲率6旗45000人进攻明军营地,利用雪后天阴和明军的火绳,努尔哈赤以弓箭射击,射的明军大乱,随后一锅端了明军本营。而在吉林崖方面,援军和守军里外夹击,歼灭了杜松的1万人,这样一来,明军的主力就灭了。当然了,这里面多少利用了气候对明军的不利,而且明军人少,很难看出硬碰硬谁强谁弱。不过北路军马林和努尔哈赤的交火,就完全可以反映出明军实力和后金军孰强孰弱了。对抗努尔哈赤时,马林采用了明军最为擅长车战,列方阵,挖三道壕沟,摆大炮,炮骑配合,前面再一群火枪手。就这样和后金军对峙了一上午,误判形势的马林以为后金军就这么多人,于是令营内大部人马和营外骑兵出击与后金军野战,结果人数稍多的后金军将北路主力砍杀大半,在其余六骑援兵到后,直接冲向明军最为信赖车阵,结果是阵型溃散,明军大败。其余就不细说了,仅从这一仗便可看出,后金军的单兵素质远胜明军,硬碰硬,是赢不了的。那兵合一路,结果又当如何呢?

我想说,还记得土木堡之变吗,明军当时可是50万人,硬生生的被蒙古给吃掉了。如今明军人数仅为后金两倍,你凭什么认为明军能赢。那是不是就没有赢得可能了?当然不是,两军对垒输赢,相当大的成分还是要看统帅的,杨槁和努尔哈赤比,那就是小狗比老虎——不自量力,如果这11万明军交由熊廷弼或者李如松还活着,那努尔哈赤怕是就吃不到什么便宜了,后金就此被灭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一切都只是后人的妄想,既已发生,又何必假如呢?


火器工坊

萨尔许之战是后金崛起过程中与大明王朝发生的不可避免的一战,很多人都说这是明清国运交替之战,其实这完全高估了这一战的历史作用。

在明清斗争的时间里,主要发生了两场大规模的战役,一个是萨尔许之战,一个是松锦之战,真正决定国运的是松锦之战,萨尔许之战只是让明军在辽东战场陷于被动。

现在大多数史学家认为,萨尔许之战失败的原因在于,明朝指挥杨镐选择了分进合击,最后被后金“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作战方针所打败。可以说,明军败并不是因为分进合击的策略,但是后金胜,肯定是因为逐个击破而取得的胜利。

其实,我认为分进合击不一定就是错的,纵观历史上大规模战役,大部分都是选择几路进军,并不是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比如,官渡之战,袁绍主力在官渡,但是也派颜良在白马开辟第二战场;诸葛亮出祁山,很多人都认为如果诸葛亮同意魏延的“子午奇谋”,估计也有取胜的可能;嗯,没有选择分进合击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曹操的几十万大军一把火烧的丢盔弃甲。

所以,胜败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分进合击,是否合兵一处,而在于你能不能有效的控制你的军队,也就是能否做到知己知彼!

明朝和后金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明军以步兵为主,而后金骑兵凶猛,且善于野战,如果在分进合击的过程中,如果一方和后金形成对峙,或者与此同时几路兵马一同杀到,后金未必能抵抗住,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一路去了都是给人家送人头的,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牵制。

那么,萨尔许之战,如果明朝选择合兵一处的战术会赢吗?

其实,战局并不能差多少,平均每路人马有两到三万人,每一路的人马都没有造成一定的伤害,就说明两军之间的军事实力存在巨大的差距。

而如果明军合兵一处,进行大兵团作战的话,破绽反而会更多,可能会给后金更多的机会。

因为明朝部队本身就是以步兵为主,使用火器对进行伤害输出,但是,人家给你来个分兵撤退,你说你追哪路,后者说,你怎么就知道努尔哈赤会一定会和你进行战略决战,一旦努尔哈吃撤退,明军要想继续打,还是要分兵去追,结果还是一样。

参加萨尔许战役的兵都是从全国各地招来的兵,在一起也不一定能有效配合,而且也丧失了兵团的机动性,其实兵团越大,机动性越差。

说白了,后金能取得萨尔许之战的胜利,就在于机动性。在明清大决战的松锦战役中,洪承畴稳扎稳打,怎么就被包围了?怎么就被切断了粮草?怎么只有关宁铁骑突围了?

因为你走的慢所以被包围,因为人走的快,所以迅速的切断了你的粮草,因为只有关宁铁骑是骑兵,所以跑了。


史论纵横

分兵要看怎么分,合兵要看怎么合,如果处理不好,明军可能败得更难看。

万历四十七年二月底,经略杨镐率领十多万明军,兵分四路进剿努尔哈赤,这四路分别是:

总兵官马林率领的北路,从靖安堡出兵。

山海总兵官杜松率领的西路,从抚顺关出兵。

辽东总兵官李如柏率领的南路,从鸭骨关出兵。

总兵官刘綎率领的东路,从凉马佃出兵。

萨尔浒之战是明军主动出击,分兵包抄,作战的目标是直捣努尔哈赤的巢穴赫图阿拉,力图一举全歼或者重创努尔哈赤。

战役进行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努尔哈赤集中兵力,高速机动,各个击破,四路明军被歼灭了三路,其中,杜松、刘綎等人战死,只有李如柏率领的南路,因为故意拖延,最终得以保全。

此一战,明军损失惨重,努尔哈赤乘胜占领了开原,马林败亡,辽东震动,各城堡军民弃城而逃,整个辽东的态势大为恶化。

萨尔浒战役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明军力量分散,步调不一致,没能发挥自己在数量上的优势。那么,明军如果合兵进攻,直接向努尔哈赤的巢穴推进,利用自己在兵力上的优势,会不会有更好的战绩呢?

这个问题要具体地看。

明代晚期的女真部落主要生活在辽宁东北部的山区,以狩猎、采集为生。当地交通不畅,道路都在河谷和山坳中间,交通不便,并不适合大集团作战。

如果十几万明军汇合成为一路推进,十几万人马挤在崎岖的山谷中间,无法充分展开,发挥自己的优势。而努尔哈赤可以集中全力迎击明军。一旦战事失利,溃败的明军自相践踏,后果不堪设想,结果可能败得更惨。

所以,个人认为,分兵进军的策略是正确的,关键是分兵的方法,不能平均力量,而且要虚实结合。

首先,依然保持四路进军的规划,但东路的刘綎和南路的李如柏两支部队合并,由刘綎担任总指挥,并充当前锋,李如柏率军为后队,从鸭骨关出兵。

这是最短的一条进军路线,直指赫图阿拉。实战当中,李如柏在这个方向没有给努尔哈赤任何的压力,努尔哈赤只派了一点哨兵。这是整个战役失败的重要原因。

第二,西路的杜松和北路的马林合并为一路,由杜松担任总指挥,马林充当前锋,从抚顺关出兵。

这样一来,西路和南路的人马都是五万左右,力量强大,轻易不会被击溃,而且彼此相距不远,更容易传递信息和同步行动。

剩下的北路和东路,分别由北关军队和朝鲜的部队为主角,配备很少量明军,佯装进攻,但一定要大张旗鼓,虚张声势,分散努尔哈赤的力量。当南路、西路与努尔哈赤混战时,他们从侧翼杀到,起到后备队的作用。

这样的布局,南路和西路为实,集中明军的主力;北路和东路为虚,以援军为主。如此虚虚实实,有轻有重,效果一定会更好。


于左

不会的。

很多朋友都在关注萨尔浒之战,但却不深入研究史料。我和朋友把程开祜辑的《筹辽硕画》给点了一半,萨尔浒战前与战时的情况基本就清晰了。当时一致的认识有如下几点;

第一:万历三大征经验对明军作战方式影响很大。万历朝鲜战争、万历播州之战都是诸路大兵一起攻击。尤其是播州战役,明军八路,分进合击,最终一举歼灭杨应龙。其实在明朝高层眼里,在辽东山区的努尔哈赤和在西南山区的杨应龙差不多,分进合击是当时朝野一致的认识,而且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歼灭,不让努尔哈赤给跑了。这也说明战前明军很乐观。

(海龙屯,明军计划对努尔哈赤老家也是团起来海扁)

第二:明军后勤体系撑不起单个方向十万人行军。十万大军单一方向行军,后勤压力非常大。要知道辽东是陆地运输,明军根本就没有这么大运力。而分兵的话,马林部依托开原基地,杜松部依托沈阳基地,李如柏部依托辽阳基地,刘廷部依托朝鲜与辽南基地。如此则各部后勤供给相对保障。而且初春的辽东,几万匹战马一个方向,草是不够的。

(四路可以方便各地具体供给)

第三:明军没有指挥十万人的军事统帅。这点也很关键。明军自从英宗土木堡、成化延绥搜套作战后,明军再未出现过亲临前线的统帅大兵团的帅才。而且之后是北部边疆低烈度冲突,将帅基本分离,将以统兵突阵为主,帅以运筹帷幄为主。辽东战争前夕,这种人才压根没有。杜松能统帅三万人已经不错了,那都是后勤由监军管理。到了袁崇焕出现,明军才有了将帅结合的人才。之后的洪承畴、孙传庭也是如此。

历史经验、朝廷舆论氛围、后勤供给能力、统帅人才缺乏,注定明军只能分进合击。要是一路而进,估计都很难组织起来。

(萨尔浒战场地形)

这应该比较客观了。

参考文献:

赵现海 著:

明长城时代的开启――长城社会史视野下榆林长城修筑研究(上、下册),兰州大学出版社,

孙文良《明清战争史略》

黄仁宇:《1619年的辽东战役

程开祜辑《筹辽硕画》

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


一枚明粉

一堆绵羊和一只绵羊,没有区别,只是一堆绵羊中间那只被最后吃掉而已!

萨尔浒位于抚顺,那一带是山区,现在亦是山高林密,在那个时代更是如此,而且道路狭窄,现在附近有大伙房水库,那时只有河沟,应该更陡峭些。对于平原地带的人,徒步攀爬那种山地,不谈装备,就是现在的登山装,都会疲惫不堪,而对于远道行进而来的步兵,估计都不能剩多大挥刀的力气。

而后金军是守方,可以适当设伏以逸待劳,选择地利优势,并且其主体是骑兵,机动与冲击力相当强,对于疲惫的步兵来说无招架之力。况且明军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是最致命的,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统帅,或许都没瞧得起后金军,对后金军模糊,只想着大兵压境,一劳永逸,否则不会直接分兵进击!

对于火器已经占主体的明军,那时的火炮在山地就谈不上机动能力,而且射界有限,射击点如同火枪,在山坡处存在串击的可能很小,发射阵地也不好找,威力骤减。

那时的火枪,威力都不如现在的洋炮(打鸟的),有一句话叫隔叶不打鸟,这种东西我开过枪,在林地草丛中就是哗啦啦,都不如烧火棍好使,在那时的战场上,山林地带就没法列阵,没有有效率的枪阵,遇到冲击只有被战刀屠杀的份。

所以萨尔浒的战败不仅是分兵的战略问题,从战败的速度上看战术上也有问题,就是现在的山地进攻都是个难题,如同阿富汗美军优势尽失。而后金军本地作战轻车熟路,而且有战备,可以解决情报、机动、隐蔽、战机,攻击与阻击得心应手,对于大咧咧的明军,深入容易,想退出就难了,当无力携带缁重与修整时,只有死路了!

就是不分兵,后金军也不会给明军展开作战的机会,那就会是一堆绵羊!明白点军事的人,知道结果,也得分兵,那就看进击的节奏与速度和协调控制了,还有意志与胆量!胆量应该不成问题,因为"豪气"而来!

今天的萨尔浒


F1242240855

在没有雷达和无线电的古代,十多万部队的指挥官根本无法对部队进行有效指挥,所以分兵进行委任指挥是常见现象。而且,萨尔浒地区为丘陵地带,山地作战根本无法摆开大部队作战,所以分兵四路并没有什么问题。

当然,为什么杨镐敢于分兵,实际上是吃准了当时后金政权人少。现在人们思维定式,认为根据一个旗五甲喇,一甲喇五牛录,一牛录三百丁的公式推算八旗有6万丁,因此论证努尔哈齐的部队人数多余明军四路人马中的任意一路。但是这个观点忽略了每个牛录是否满编的问题。努尔哈齐创建八旗制度后,虽然定一个牛录300丁,但是实际上大多数牛录只有几十丁,满三百丁的牛录仅仅是少数。而且,根据张士尊先生的统计,努尔哈齐正式向明朝宣战前所辖人口不到20万,根据丁口数/人口数=1/5的公式来计算,当时八旗丁口总数不会超过4万丁,再结合大部分牛录只有几十丁的情况,八旗可参战丁口数量也就是3万多,甚至不足3万,这样两相对比,可知八旗相对明军四路任意一路都没有明显的兵力优势,更何况努尔哈齐还分兵一次。所以,只要四路明军配合得当,完全有可能打败努尔哈齐。

但是结果是明四路大军三路全军覆没,并且有记载说八旗兵员损失并不大,那么先不谈四路明军配合问题,为何携朝鲜战胜日本的余威,明军却无法战胜新兴的努尔哈齐。其实最好的解释就是战斗力问题,当然,关于当时的八旗战斗力我在之前的问答中多有描述,现不再赘述。

萨尔浒大战的失败,使得明军彻底丧失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之后努尔哈齐在辽东攻城略地,极大的扩张了后金政权的版图,也为明朝最终灭亡埋下了伏笔。


北洋海军陆战队

明朝在大规模战役指挥上有个特点,那就是文官任主帅,在后期非常明显,这个跟宋朝很相似。而文官指挥的一个特点就是:文官只管做好前期部署和战役战术,武将负责打,输了是武将的错,中间的各个统筹文官不管。这种打法要是碰到像于谦、孙承宗这样的能将计划筹划的非常细致,各种预案齐全也没错,问题这次的战役主帅是杨镐,这位老先生真是甩手掌柜,战法做的也就那样,没预案,自己也不去前敌,就那样让部队出发了,更要命的是作战方案还泄密了,而后金几乎全是骑兵,唉!我都不知道明朝还有什么理由不输。


三多学历史

我这历史小白也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吧,大家总在纠结指挥失误方面的,但我认为除了指挥,还有士兵战斗力的问题,之前在打倭寇的时候,戚继光就提到过明军战斗力低下是明军战败的主要原因,所以戚继光最后放弃了编制里的士兵而自己招募新军了,之后大家能看到,戚继光无论是对抗倭寇还是蒙古,他都是以先训练军队为主,把很大精力放在了武器更新,军队操练,战术阵型创新上了,这才让他未尝一败。

我们从萨尔浒大战也能看出,无论是明军哪一路都是一天被后金歼灭,无论是刘廷这种战功赫赫的猛将,还是早有准备的马林,都是被屠杀式的失败了,哪怕其中一路能硬撑个几天,耽误点后金的时间,或许战局可能都会好转。 我认为军队腐败无战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话就说回来,这样的军队就算合并一路,恐怕也会重蹈土木堡的覆辙,明军总兵力实际就9万左右,后金六万,明军并没有压倒性的人数优势,不考虑被后勤拖死的情况下,集中兵力对抗,在善战都后金军面前,恐怕腐败的明军也非胜券在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