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漢剿滅的二徵女軍!越南當她們是女神,中國則視之為女亂匪!

在越南歷史書中,曾有一對反叛朝廷的姐妹,被認為是越南最早反抗中國壓迫的民族英雄,就是二徵,即徵側和徵貳,越南人敬稱之為“二征夫人”,是女神一樣的存在。但在中國傳統史書中,卻只把二徵看作橫行不法的地方豪族,是抵制朝廷制裁的反叛者。

本文是難得的科普讀物。通過這篇文章,能品味出不同國家和民族處於某種目的而造成的歷史羅生門,會對人類記載成文的歷史有更深的理解。

被大漢剿滅的二徵女軍!越南當她們是女神,中國則視之為女亂匪!

【越南繪畫:二徵起義】

二徵起義

根據現在越南的傳說,徵氏姐妹出生在交阯郡一個雒(音同駱)越族軍人家庭,擁有古代雄王的血統。這裡需要說明一下:雒越又名駱越,是中國史書中百越的一支,一般認為是生活在南越交趾地區的土著人先民,雄王被認為是雒越的首領。

不過關於雒越和雄王的歷史情節,基本上只有傳說來支持,沒有任何史料證據。

後來又來了侵略者——蜀國的亡國王子蜀泮(被秦軍趕著)向南逃難,路過交趾時一不小心就征服了雒越,建立了安陽國。再後來,趙佗的南越國吞併了安陽國,傳世數代,而再後,南越國併入西漢,無數中國人南遷入交趾,這才慢慢構成了當代越南人的前身。

作為可查找到的交趾地區最早的土著居民,雒越族一直被現代越南人看作是越南民族的前身(有意避開與中國人的傳承關係),所以在二徵傳說裡面,二徵一定是雒越族,不然其抵抗中國,就變得政治上不正確了。

在傳說中,徵側(二徵中的姐姐)的丈夫詩索是當地雒越族首領的兒子。徵氏姐妹從小就接受過軍事方面的訓練。一般認為,雒越族在當時還處於比較原始的社會狀態(不似農耕社會中的男主外女主內),甚至可能還有點母系社會的殘餘,所以女性在社會關係中處於比較重要的地位,五大三粗,身體壯實的女人尤其受到尊重。

當時東漢派駐交趾的太守蘇定是一個比較糟糕的地方官,貪婪暴虐。結果公元40年,蘇定激起了民變。激起民變的原因和過程,目前有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版本。

第一種目前被大多數越南人所接受。蘇定貪暴,而徵側的老公詩索抗暴未遂,結果蘇定處死了詩索。詩索死後,徵氏姐妹舉兵報仇,先後攻取交趾,九真、日南、合浦等地,各地土著蠻夷紛紛響應,蘇定只得逃往南海郡。按照這種說法,二徵起兵,具有抗暴復仇的性質。

此外還有一種版本。較早成書的越南史書《越史略》記載,徵側性格雄勇,屬於那種體格壯碩,性情兇悍的女張飛的類型,依靠自己的地位和武藝,在當地多行不法。東漢怎麼說也算一個有法律的朝代,太守蘇定便用法律來約束徵側,這令徵側非常不滿,便與其妹徵貳反叛。這種說法下,二徵的起兵,就純屬不法之徒的作亂了。

兩種記載也不好說那種一定是真相。總之越南人只認第一種。第二種為中國主流歷史看法,雖然也寫在某些越南史書上,但後世的越南史家可能覺得這樣太埋汰這兩位女奧特曼了,也就極力淡化。

徵氏姐妹反叛後,周圍各地土著紛紛來投靠,勢力越來越大,總共奪取了六十五座城池,勢力大增,徵側被部下推舉為“徵王”。

被大漢剿滅的二徵女軍!越南當她們是女神,中國則視之為女亂匪!

【越南紀念二徵的廟會活動】

平定二徵之亂

這時候的中國雖然剛經過新朝短暫的混亂,但繼承西漢的東漢帝國正在力圖恢復大國榮光,光武帝劉秀才華幹練,統治力很強,在維護領土方面態度堅決。

得知二徵作亂後,東漢朝廷便從西南的長沙、合浦、交趾、桂陽、零陵、蒼梧等地集合物資及軍隊,下詔命令長沙、合浦、交阯三郡製造車船,修築道路、橋樑,儲備軍糧。

公元42年,漢光武帝封馬援(時已五十六歲)為伏波將軍,連同伏樂侯劉隆(做為副將)率漢兵八千和交阯本地兵萬餘(共計兩萬軍隊和兩千艘戰船),水陸並進,南下征討徵氏。

被大漢剿滅的二徵女軍!越南當她們是女神,中國則視之為女亂匪!

【馬援像】

伏樂侯劉隆本來是皇家宗室出身,但自幼吃過苦,捱過整,年長後能文能武,不是那種一般意義上的紈絝子弟,是馬援得力的助手。

馬援大軍到達交趾時,先分析情勢。馬援認定蘇定對於叛亂髮生應負責任,上書朝廷批評蘇定貪財而怯戰,應當斥責,朝廷大怒,直接將蘇定罷免投監。

馬援軍大軍首先與二徵兵馬在浪泊(今越南仙山)大戰。二徵的兵馬無論是數量或質量,都不如漢軍,在支撐了一段時間以後,便因力單勢薄,雒越軍大敗,被斬殺數千,1萬多人投降,餘眾敗退到了錦溪(今越南永福省安樂縣)。

公元43年農曆5月,馬援再次擊敗二徵,二徵在惡戰中被俘殺(越南民間則傳說二徵是不屈自殺),斬首千餘級、有2萬餘人投降。

一個有趣的段子

馬援擊敗二徵的過程歷史上著墨不多,作戰細節上面資料更少。不過,有意思的是,關於征討二徵的細節,越南方面倒是流傳著一個很有趣的說法:

據說二征夫人的雒越義軍大部分是女人,而馬援的東漢軍隊全都是男人。在與義軍交戰時,馬援想出一個主意:讓自己的軍隊赤裸身體作戰!於是二徵麾下的女兵們在交戰中看到了目瞪口呆的一幕,許多裸體猛男向她們殺來,傳說中的雒越女兵們羞澀的低下了頭,不敢再戰,於是漢軍乘機追殺,雒越軍戰敗。

這個說法被越南方面用於證明馬援軍隊的無恥性,以醜化漢軍。

馬援討伐二徵時期流傳下來的史料有限,這種裸體殺敵的文字,幾乎不可能是真實流傳下來的史料,所以只能是後人根據某些目的加工出來的。另外,雒越本來就有原始社會殘餘,女性既然跑到戰場上當主角,就不會是後世中那種扭捏女性的做派。兩軍交鋒,因為對方裸體就不敢下手,根本不是徵側這類女人的反應。杜撰者估計是根據其自身所處年代,把受禮教束縛的女性形象安到了二徵時代女人的身上。

總之,這個說法就像如今網上流傳的段子一樣,基本不可信。

二徵成為歷史,在越南獨立之後開始被從歷史書中翻檢出來,鼓吹成為抗擊中國的女神。

近代以後,出於某些原因,中國曾與越南有一個蜜月期,對於二徵的歷史口徑也有所變化。中國大陸地區主流史家,也基本上是以越南人的角度來看待二徵的性質。

隨著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兩國交兵,以越人史觀來評價二徵,就太不符合時宜了。

——全文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作者互動。有意外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