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out了!原來古人勸酒的套路比現代人高明多了

酒被稱作“權力的液體”,在中國的酒桌文化體現的淋漓盡致。酒桌上的人情、進退都是學問。

酒,在我國曆史悠遠。早在殷商時期,穀物釀酒就很普遍了,甲骨文中就有關於人工釀酒的記載。酒其實就是用糧食或者果物發酵釀製而成的一種飲品。



杜康怎麼想到去造酒的?

杜康生於王室之家,是夏朝的第五位國君。杜康的爺爺本是夏朝國君,但是可惜,他只是后羿擁立的傀儡皇帝。

沒過多久夏朝經歷了一場政變,后羿被“殺而烹之”,傀儡皇帝病逝,他的家人也慘遭追殺,在這場權力鬥爭中,只剩杜康的媽媽,懷著小杜康逃到了孃家部落。

杜康小時候在部落裡放牧,可能他媽媽也總給他講家庭不幸,他心情很抑鬱,隨身帶的糧食總吃不完,吃不完的糧食杜康就屯在樹洞裡。

你out了!原來古人勸酒的套路比現代人高明多了

有一天杜康飯又吃不完了,跑去樹洞扔剩飯的時候,樹洞外面野豬啊,兔子啊橫躺了一地,再走進一看,發現樹洞裡留出的液體有股異香。

杜康覺得很奇怪,嚐了嚐液體,非常甘美,回家一琢磨就發明了酒。當然杜康發憤圖強,也是光復了夏國,報了殺父之仇,後世稱為“少康中興”,這裡少康就是指的杜康。杜康發明酒,所以後世就用“杜康”代指酒。

世界三大釀造術

世界上有3大釀酒術,分別是:麥芽啤酒釀造術; 葡萄酒釀造術; 還有起源於我國古代的制曲釀酒技術。

啤酒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蘇美爾人發明的。當地盛產大麥,所以人們就以麵包為主食。結果有人就發現,麵包溼了之後怎麼有股甜味兒。這其實就是麵包發酵了,澱粉變成了糖。

你out了!原來古人勸酒的套路比現代人高明多了

葡萄酒,起源於高加索山脈地帶。愛喝葡萄酒的西亞人、歐洲人在古代都是遊牧名族。他們打獵為生,不生產糧食,採集果實是為了儲存起來以備解渴之用。果子採來又吃不完,久而久之就變成了果酒。

古希臘的時候,葡萄酒是重要的軍備輜重,因為希臘這種海洋城邦國家,城市水源很容易被敵軍投毒破壞,所以喝葡萄酒比較安全,也能客服作戰時的水土不服。

中國很有特色的是黃酒,原材料是大米或者黍米。中國產米,所以自然而然酒的原料也是米。中國的酒麴釀造工藝就是用發黴的米制作酒麴,酒麴會讓米里的糖分酵化成酒。

神秘的暗殺酒器

盛酒的器皿遠不止葡萄美酒夜光杯,影視劇裡還有傳說中的殺人酒器“九曲鴛鴦壺”。壺中能盛兩種酒,一種有毒一種無毒,壺把上有顆機關轉珠,控制著倒哪種酒出來,因此也叫“鴛鴦轉香壺”。傳說中,無論是使用鴛鴦壺的,還是被鴛鴦壺毒死的,都赫赫有名。

漢朝呂雉就用鴛鴦壺把自己的政敵毒死了;宋朝趙光義也是用鴛鴦壺招待李煜,把他毒死了;後來楊家將裡,楊大郎化妝成宋太宗趙光義去與帝國談判,結果被遼國人用鴛鴦壺下毒鳩死,也算是為主盡忠了。

你out了!原來古人勸酒的套路比現代人高明多了

古人在這個酒身上,花樣還真是不少。現在我們喝酒,尤其看重的是酒桌上的禮儀,其實酒和禮儀很早就捆綁在一起了。

在最早的奴隸制社會里,酒其實是很珍貴的,只有在祭祀的時候才能喝。所以“酒”自古就是“禮”的一部分,遠古時代,人們認為酒可以通靈天地,與八方神仙對話,祈求上蒼保佑人間福祉,向先人以及亡故的親友寄託緬懷之情。

周公就曾頒佈的《酒誥》明確指出:造酒的目的並非供人們飲用,而是為了祭祀天地神靈和列祖列宗,嚴厲禁止酒會、宴飲,違令者處死。

古代花樣勸酒大法

勸酒,在古代也有非常雅緻的一面。時代在發展,當造酒技術沒那麼難掌握了,酒也沒那麼稀缺了。酒文化才從皇家走向民間,從政治走向世俗。

酒令就是酒席上的助興遊戲,據清代《酒令叢鈔》記載,大體分為雅令和通令兩種。

雅令,要吟詩作對。一般先由大家推舉出的令官——也就是酒令裁判出題,說開頭的詩句或者對子。其他酒席上的人根據令官的意思吟詩作對,這些詩詞都要當場構思,非常考驗當席文人雅士們的才思學識。

傳說盛唐時,八位文豪飲酒作詩,分別是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杜甫為這場酒宴作詩《飲中八仙歌》。

你out了!原來古人勸酒的套路比現代人高明多了

玩的最瀟灑的莫過於魏晉時期的“流觴曲水”,流觴曲水的玩法首先是喝酒的人們要一起在水邊祭祀,祈求袪惡辟邪,然後賓客們坐在小河旁,酒杯扔河裡,漂到誰面前,誰就要作詩一首,作不出來就得喝酒。

通令比雅令要大眾化得多,誰都能玩,而且好玩好學。比如說投壺,就往壺裡扔箭唄,誰扔進去的少了,就要罰酒。

司馬光的《投壺新格》中規定了格式各樣投壺的術語:第一箭入壺的人叫“有初”、第二箭連中的叫“連中”、箭箭都中的叫“全壺”,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此外,划拳、擲骰子、猜數字、擊鼓傳花,這些都是通令,反正怎麼鬧騰怎麼玩。酒雖然好,卻不能貪杯。提醒大家:酒要少喝,事要多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