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历史上总是南北对峙多,东西分裂少?

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南北对峙,世界历史上的其他国家,也多是南北分裂模式,少有东西对峙,如南北朝鲜,南北越南,南北美国,甚至连日本都有过一个南北朝时期。

为何中国历史上总是南北对峙多,东西分裂少?

为数不多的几次比较著名的东西分裂情况,比如东德和西德,是属于国际因素占到优势,成为两个世界阵营对峙的前线,而一旦国际形势变化,东西德就很快融合了。

我们再看看,就是在风俗习性上,其实不光中国人有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差异,其他国家同样有,美国南佬北佬不用提了,意大利南北差异不比中国小,朝鲜,越南….基本只要是南北跨度大的国家,都有这个问题。

为何中国历史上总是南北对峙多,东西分裂少?

从根本上来说,原因取决于气候。

比如南方年降水量超过800mm,属亚热带湿润地区,而北方年降水量低于800mm,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不同的降雨量,就决定了各地到底是适合耕种业,还是更适合农牧混合模式。决定了人群饮食结构,习惯等也都不一样。

比如中国古代“北人乘马,南人乘船”就是在交通方式上的最大不同。

为何中国历史上总是南北对峙多,东西分裂少?

  1. 中国古代北方主要的民间食物是小米,而南方却少有吃小米的习惯,宋高宗绍兴末年,金军攻宋失败后北撤,“遗弃粟米山积”,而宋军“多福建、江、浙人,不能食粟,因此日有死者”。(是有多娇气)

  2. 即使到了明代也差不多,《天工开物》记载北方“齐、鲁、燕、秦、晋 ,民粒食小麦居半,而南方闽、浙、吴、楚之地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古代科技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从宏观尺度看,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大的因素还是军队后勤,军队士气,以及支持后勤的后方经济。无论是北方军队要南下,还是南方军队要北上,他们遭遇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来自于敌人的武器,而是来自气候,地形不同而导致的地区差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