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兵有将有援军的情况下,刘禅为何要开城门投降?

相思藤

当时的情况是:蜀汉的精锐要么被牵制要么被消灭,成都方面既没有抵抗力也没有能及时赶赴的援军。被突然出现的邓艾大军整蒙圈了的蜀国君臣心里只想着两件事:投降或逃跑。最后刘禅选择了低成本的投降。

跟来势汹汹的曹魏相比,蜀军的士气和战斗力都处于下风——甚至不堪一击,这个已经在北部防线的姜维和实施狙击的诸葛瞻身上得到了验证。成都彼时既无独当一面的大将,也没多少可调遣的部队——蜀军总共只有10来万,姜维带走一半,诸葛瞻又带走一大部分精锐,再除去边防军,成都带不走的就只有愁了。所以刘禅召开紧急会议磋商时,大家的意见没一条是誓死顽抗的,因为没法顽抗。指望数量不多的边防军支援不大现实,东吴的援军也不会很快到达。

最重要的是邓艾到的太过突然和迅速,蜀国君臣既无思想准备也无军事部署——《三国志》中说,“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老百姓听说魏军到了都钻山沟躲着去了,拦都拦不住——这里面保不齐也有逃兵。慌乱之中群臣也只能给刘禅三种意见:投靠东吴、退守南中和投降曹魏。

主张降魏的光禄大夫谯周驳斥了另外两种建议的可行性,说投吴就要臣吴,而吴迟早也要被魏灭,还不如直接降魏。南中是少数民族征服区,没什么交情还老收税征兵,去了恐生变故。投降曹魏的损失最低也最靠谱,而且早投降还有优待。刘禅最终听从谯周的建议,绑了自己出城投降。刘禅虽不像演义中那么不堪,但也不是后世解读的大智若愚,他就是个有着趋利避害本能的普通人,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奇怪。

谯周素有“蜀中孔子”之称,学识渊博,又是刘禅当太子时的总管,说话有一定分量——另外两种意见的主张者不再坚持,其实也是内心赞同的表现。最重要的是,谯周的想法代表着很大一部分人的意见。蜀国荆、益两派矛盾久远,谯周作为益州本土的代表,一直反对并反感荆州派主导的北伐行动。他为此还专门写过一篇《仇国论》,预言蜀汉会在“极武黩征”中自毁长城。

谯周对蜀汉的未来也不看好,他曾拆解二主的名讳,说刘备的备是“具备”之意,刘禅的禅是“禅让”,合起来就是“具备之后禅让”,到刘禅这就到头了。谯周的解释既是一种基于蜀汉现状的形势预判,也是他——以及他所代言的因荆州派排挤而缺乏安全感的益州大族的心迹表露。蜀汉上层不能同仇敌忾也就无所谓顽抗到底了,投降是必然的选择。


路卫兵


翻译过来就是,刘禅一家平安无事,蜀汉百姓免遭战乱,都是得益于谯周的谋划。说白了,在曹军压境之时,有战、逃、降三种选择,可以想象,当时朝中重臣必是各执一词,而最后谯周成功说服刘禅和众臣,降曹。按照陈寿的记载,对这个选择是极其赞扬的,因为生灵免于涂炭,陈寿不像罗贯中那样有鲜明的立场,在后世看来,谁来完成大一统都是好事。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刘禅的三个选择,以及谯周是如何说服刘禅降曹的。

战:当时的情况是,姜维据守剑阁,阻挡曹军,然而邓艾和钟会绕过姜维,直插成都,已经达到广汉了。不是姜维不防,当时曹魏五路大军阀蜀,姜维早建议刘禅派廖化等将分兵拒之,然而刘禅并没有听,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境遇,这个时候成都城内的兵力是无法抵御曹军主力的,那么援军呢?可以求援的大概有这几路,一、姜维,此时正在剑阁,广汉距离成都60公里,剑阁距离成都260公里,救援回来两天时间,估计成都已经被拿下了;二、东吴,且不说渡江求援需要多久,东吴会不会出兵还在两可之间呢;三、南疆,南疆是被先主打服的,估计不会管刘禅死活,即使管,凉山比剑阁还远,肯定是来不及了。另外本身刘禅应该是没有战意的,否则以天子守城,抵挡个十天半月的也不是不可能,然而刘禅觉得守城无兵,对手又是曹军主力,战无可战,只剩下逃和降。

逃:这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刘禅就是这么想的,基本全部大臣都支持逃跑,不过往哪里逃,产生了分歧,一、逃到南方去,南中还有一部分部队,至少可以阻断追兵;二、逃到东吴,请求孙权收留自己。

降:这是谯周经过缜密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他说的有理有据,主要是打消了大家想逃跑的念头,首先不能南逃,因为自刘禅即位以来,与南疆少有来往,诸葛亮死后对南疆的控制更是薄弱,你作为一个外逃的君主,想要南疆养活你们一大口子逃兵,估计是很难的,况且逃跑本身也是个技术活,而且已经丢掉了皇室的尊严,小官小吏如果不拥护你了,一听说皇帝要往南跑,恐怕有不少人要先闹起来了。哪里去得了南方?其实不能逃往东吴,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之天子,你说你去了东吴,人家问“你有啥特长啊,我为什么要收留你?”你笑呵呵的和人家说“啊,我擅长做皇帝”。对面肯定大怒“阿西吧,你们是来砸场子的吧”,保准就白刀子进去 红刀子出来了。那你到了那既然做不了皇帝了,那不就也是投降嘛?相当于被曹操打跑了,然后投降孙吴,真是一点尊严都没有的说。而且曹强孙弱,你要是投降孙吴,改天孙吴也被打了,再碰见曹军岂不尴尬。

最终谯周得出结论,当下最好的选择,就是投降曹魏,于是刘禅和群臣被说服了,开门投降。

ps:关于刘禅此人,历史褒贬不一,如果按照《三国演义》记载,刘禅投降没什么好奇怪的,他本身碌碌无为,亡国是早晚的事。但是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历史不是演义,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讨论刘禅其人,有人说他是庸碌,有人说他有大智慧,保全了巴蜀军民,顺应了统一的大势,因为巴蜀后期缺乏人才,东吴孙权晚年昏纣,历史的天平已然倒向曹魏了。


尹禾

泻药。@相思藤

邓艾攻破江油之后,刘禅派诸葛瞻率军出援,据守绵竹,捍蔽成都。结果诸葛瞻到了绵竹,不肯据险自守,反而选择了和邓艾军野战。

邓艾孤军远来,利在速战。而且,邓艾军都很清楚,仗打到这个份上,自己已经输不起了,没有退路,所以,只要碰到敌人,就会寻求尽快决战,而且最好是野战。原因很简单,百战余生,每个士兵都会拼死,才有一线机会活下去。只要敌人肯出城来和自己野战,这仗就已经赢了一半。

这本是军事常识。面对这种情况,作为防御一方的将领,比较保守而稳妥的办法自然是据险自守,等待敌人师老兵疲,粮尽援绝,被迫退兵的时候,再从后面追击掩杀。比较激进的办法就是认为敌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想不到自己会出城野战,所以只要出城野战,就会让敌人胆寒。所以,自己不能示弱,必须出城野战。

当时,张飞的孙子、张苞的儿子张遵也在军中,曾给诸葛瞻提过意见,让他据险自守,不要出城野战,这是万全之策。但是诸葛瞻不听,非要出城野战,结果战败身亡。

这时候,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本来留在城中,多少应该也还有些兵马,如果他能冷静些,看到父亲已经军败身死,赶紧关闭城门,动员老百姓,一起婴城自守,坚守不出,等待援军,至少也还是可以迟滞邓艾军。结果他没有,反而自己出城冲入敌阵,也战死了。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蜀汉本身就没有多少军队,而且要在汉中驻守一部分,在南中驻守一部分,在东线永安也得驻守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要随着姜维在前线野战。那么,留下来在成都留守的部队本来就不会太多,数量比较有限。

更重要的是,在边境地区驻守的军队,无论是承担防御任务的,还是随姜维出击的部队,大小战事不断,战争经验是比较充分的,战斗力相对来说也要强很多。而在成都留守的部队像所有承平时代的军队一样,平时的军事训练并不严格,日常工作以非战斗任务为主,战斗力会严重下降。

对这样长期不打仗,没有实战经验的军队来说,如果要上战场,必须让经验丰富的老部队带着,争取先通过几次胜仗来锻炼,一方面时提高军队的技战术水平,一方面也是提高部队的组织水平和纪律性,不能轻易出现混乱。

诸葛瞻到绵竹去的时候,带的就是这样的部队。这种长期养尊处优、缺乏军事训练的军队,看到几乎是神兵天降一般的邓艾军,自己内心必然是恐惧的。所以,诸葛瞻最好能先据险自守,让士兵认识到敌人也是有缺点的,并非不可战胜。

结果诸葛瞻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部队,过低的估计了敌人,非要让这些几乎没有上过战场的军队一上阵就和翻山越岭、千里而来的亡命之徒军队拼命。一开始还能借着人数优势形成局部优势,但当敌人意识到自己只有取胜才有机会活下去,从而开始拼命以后,诸葛瞻的军队就迅速全线崩溃了。

因为,按照这些缺乏战争经验的蜀军自己的认识,如果自己处于敌人那样的状态,必然已经溃逃了。对方不但没有崩溃,反而开始反击,这超出了蜀军的预期,也增加了蜀军心理上对敌人的恐惧感。

绵竹之战全军覆没,蜀汉不仅军队数量上更加捉襟见肘,更重要的是,给留守成都的部队和蜀汉君臣造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震撼太强烈了,更加坚定了之前的认识:敌人太强大了,我们打不过,早晚都是输。

所以,在绵竹之战后,蜀汉朝廷讨论的问题就是两个,往哪儿跑,要么投降,而没有拒城死守,等待援军的选项。为什么呢?

第一,说明这时候成都的留守部队已经非常少了,而且士气低落,人心不定,不足以组织有效的防御。第二,连诸葛瞻父子都在前线战死了,难道成都的留守部队和将领中,还有谁比诸葛瞻更懂军事吗?所以,他们对敌军的认识是,敌人非常强大,自己打是打不过的。

当时的主流意见是两个,跑到东吴去,和跑到南中去。南中还有万把人的蜀汉军队,而且已经在来救援成都的路上,更重要的是,南中烟瘴之地,又是蛮族区域,邓艾军对地理民情都不熟悉,未必敢乘胜追击。往东吴跑就不用说了,寄人篱下,还指望着反攻,那是不太可能了。而且,历史上东吴多次在背后拿刀子捅蜀汉,大家都还记忆犹新。

所以,这时候谯周就出来了,先是称说天命,然后就开始分析形势。他的判断是,无论是去南中,还是去东吴,都是死路一条,早晚也还是得投降。尤其是去东吴,去了东吴不可能再继续当你的皇帝,必然得向东吴称臣,看现在这形势,魏国灭东吴也就是时间问题,这就意味着,将来投降的时候只能是以东吴臣子的身份投降。

谯周的最后结论是,现在投降,多少还有些本钱,还只是投降一次,直接向魏军投降,还是可以争取点待遇的。无论去南中还是去东吴,等你的本钱都折腾完了,你再投降,那就没什么资本和人家谈判了。所以,要投降就趁早,现在就投降。

刘禅本来是比较倾向于逃往南中的,听了谯周这番话,感觉自己无法反驳,于是决定投降。

从刘禅和谯周的表现看,他们这时候决定投降是处于什么状态呢?就是已经被邓艾军的神勇吓破胆了,认为邓艾军太厉害太强大了,是不可战胜的,不光蜀汉军队根本不是对手,就是东吴军队,南中的蜀汉军队和蛮族军队,也都统统不是对手。

刘禅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呢?他从出生就跟着他父亲刘备颠沛流离,但整体上始终是比较安全的,毕竟他是主公唯一的儿子,手下人拼了死命也得保着他安全。刘备从新野南逃时他还在襁褓之中,到刘备病亡于白帝城时,他在十七岁。无论在荆州还是在成都,他都是处于比较安全的环境中,实际上对战争是缺乏比较清晰的认识的。

即位为帝之后,一开始是诸葛亮,然后是费祎、蒋琬,刘禅本人不需要为行政和军事问题操心。等到费祎、蒋琬都死了,刘禅开始自己主持朝政,他都已经四十岁了。所以,他本人并没有应对比较复杂、困难局面的经验,这些问题以前都是别人操心的,他只要不添乱就算是不错了。

因此,刘禅本人和当时留守成都的蜀汉君臣都没有应对如此严重的生死存亡危机的经验,也没有能力对敌我形势做出冷静分析判断,再决定自己所应该采取的最佳选择。从刘备入川到蜀汉灭亡,前后四十多年,成都没有经历过大规模战争的考验,军队和老百姓都没有进行长期坚守的大规模防御战的精神准备。

最后,刘禅率领蜀汉君臣在对敌人的无上恐惧甚至是崇拜的心情下,出城投降了,蜀汉就此灭亡。而此时姜维、阎宇、张翼等人的援军正在赶来救援成都的路上。但对刘禅来说,这些都没有必要了,反正他们也打不过邓艾和魏军。


萧武

邓艾率兵攻江油、取绵竹后,成都就乱套了,最后刘禅决意投降。为什么在成都还有十万守军,外有姜维正在迎战的形势下,刘禅却下令投降呢?



君无死心。刘禅自登基以来,大事小事皆由诸葛亮定夺,自己乐的清闲,以致后来与黄皓混在一起。国家的存亡,对刘禅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已要过得舒服,不能要面子不要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将无战心。邓艾率两千兵马攻江油前,守将马邈却不问军情,在其妻的质问下,仍以“大事有姜伯约掌握,干我甚事?”“天子听信黄皓,溺于酒色,吾科祸不远矣。魏兵若到,降之为上。”邓艾一到,马邈立刻投降。与其相同的是,涪城亦无准备,尽皆投降。可见守城官兵抱有投降心理的不在少数。




文无谋心。诸葛瞻战死,绵竹失守后,成都门户大开。一帮文臣更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议论半天不是建议逃跑就是投降。蜀中不是没有能人,而是战争让能人的心都凉了,只想打仗成就帝业,谁为百姓社稷着想,连年的战争早就让社会贤达敬而远之,火烧眉毛时谁会为穷兵黩武出谋划策呢?



民无守心。自刘备入蜀,连年征战,致使蜀国民疲国弱。试想,四十余年时间里,近二十次征战,是多么频繁,要从百姓那里征多少兵、用多少粮、收多少税?民心思和平,都想休养生息,反战情绪高涨。因此在邓艾兵临城下时,百姓已是扶老携幼各逃生命,毫无同仇敌忾之心。在举国反战的形势下,靠区区几个如姜维、诸葛瞻的好战分子,如何能顶得住?



刘禅及时投降,让百姓少流血,还是明智的选择。姜维后来纵使巧计,无奈天怨人怒,终归人亡政息。


星下静思

刘禅投降跟曹爽投降司马懿一样,都是二代接班人没有了创业者的血性、锐气,习惯了坐享其成、养尊处优的生活,吃不起抵抗的辛苦。

如果选择抵抗的话,成都是很难守住的。刘禅要撤退至南中地区,或者是退至蜀、吴边境,寻求吴国支援。这一路是充满艰辛、充满风险的。一路上风餐露宿是免不了的,有可能会被魏国追兵追上,有可能会被蜀国叛兵杀死。做了几十年太平天子的刘禅,岂能吃的了这种苦头?

如果选择投降的话,虽然当不了皇帝了,但还是可以当一个太平王公,继续享福。这对刘禅来说,是个更好的选择。至于为了蜀国的基业,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付出了多少努力,牺牲了多少将士的生命,刘禅才不管呢。

当年曹操征荆州,刘备被击败,一路落魄,仅剩余了一万士兵。但他依然奋起抵抗,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之后开创了蜀汉基业。

刘禅手握七八万勇猛善战、忠心耿耿的军队,有姜维、廖化等名将,仍控制有蜀国大半国土,并有吴国的援助,却直接选择投降,实在是让人痛恨、遗憾。


国史拾遗

刘禅投降时真的是有兵有将有援兵么?咱一条一条说。

先说兵力。据史料记载,蜀汉投降后的士兵还有十万人左右,所以许多人就认为这十万人绝大多数都在成都,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这十万人大致分布于四个地方,两万镇守南中,防备南蛮部落;数千人镇守永安,防备东吴;大将军姜维带着主力部队驻防剑阁关,这部分士兵大概五万;剩下的两万多人驻守成都。所以刘禅手跟前的兵力只有两万多人,并不是很多。



再说将领。蜀汉末期,能征善战的将领屈指可数。曹魏就说,蜀汉是蕞耳小国,唯一有些威胁的就是姜维,其他人不值一提,虽然这说的有些过分。可就蜀汉当时能用的将领很多都不在刘禅身边。比如姜维、廖化、张翼在剑阁;霍弋在南中;罗宪在永安;刘禅唯一能用的就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可诸葛瞻死在了绵竹,刘禅身边真的是无人可用。

还有援军。当时能救援成都的是南中的霍弋,但他的请求被刘禅拒绝了,没有成行;罗宪那些兵力不可能抽调;姜维手里兵力倒是很多,可是他顶着钟会十多万人,根本不可能分兵救援成都。所以,刘禅也根本没有援军。



但当时刘禅手里好歹还有两万多人,如果选择固守成都,面对邓艾那些兵力也是有的一拼的,为何他会选择投降呢?

成都已成惊弓之鸟。邓艾偷渡阴平,刘禅是没想到的,所以他只能让卫将军诸葛瞻带着禁卫军前去阻截,这是刘禅手边最后的家底。可是诸葛瞻却在绵竹全军覆没,消息传来,成都已成惊弓之鸟,士气低落,再无抵抗的信心。

墙倒众人推。蜀汉政权是外来政权,自建立之处就一直打压益州派,所以益州派从内心是不支持蜀汉政权的。而诸葛瞻这个荆州派死后,益州派掌控了成都,所以这些人看着蜀汉即将灭亡,就纷纷跳了出来,劝刘禅投降,所谓墙倒众人推。


刘禅没有抵抗的决心。当然最大的原因是刘禅自己,如果他意志坚定,誓死抵抗,任凭益州派如何劝说,肯定不会投降。但这就是刘禅,他的底牌诸葛瞻已经失败了,所以他内心已经绝望了,于是才会开城投降,放弃抵抗。


石头有话说

刘禅为什么投降,确实是让很多人抓狂的事情!

当初邓艾率军跳崖逃出姜维包围圈后,一路向前推进击败成都诸葛之子敢来的大军后,刘禅投降蜀国灭亡,让姜维直接傻眼了!

说起来刘禅为什么投降,我们来看下蜀国的局面,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多次进攻魏国,而诸葛亮死后局势变成魏国攻蜀多!

在这里就要知道一点国力差距,曹操在临终之前制定的修养生息、提高人口数量,发展经济在多年后让魏国力大增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水平都多于蜀吴,形成的优势就是魏国败得起!

而蜀国则是败不起,要知道蜀国人口数量开始差距不算太多,而在刘备攻吴后损伤人口数量大导致后面蜀国人口少成弱蜀,而后诸葛亮经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养息人口后国力进一步增强,可是后面数次攻魏失败后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全部没了,又成为弱蜀,在这里想到当年吴国特使前往蜀国,感叹蜀国人口稀少远不及魏和吴!

从这里大家也开始明白了一点举国维艰,而刘禅投降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刘禅自知之明,国力最弱一败就亡国,而他又不是什么明君,蜀国又缺贤相人才稀缺,早已有投降念头,只不过蜀国多汉臣没有什么大的借口,而邓艾残军攻来正好有了投降借口!


淡吃萝卜闲超心

这是刘禅做出了他一生中最明智的选择。

当邓艾率领的曹魏军队消灭了诸葛瞻的西蜀援军主力后,西蜀已经没有任何再战的兵力,地利天险也被突破,面对曹魏大军只有一马平川的平原,少的可怜的步兵,这仗还能打下去吗?

刘禅不选择投降曹魏的话,他只能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就是逃到中吴,以求东吴保护。但他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就要臣服于东吴。寄人屋檐下,看着东吴的脸色,结果一定也不那么好受。曹魏和东吴也会开战,并且东吴的整体实力还要弱于曹魏,这样看来东吴的胜算不太,最大的可能也会被征服,刘禅随着东吴的灭亡,最终还会臣服于曹魏,那么他就会先称臣于东吴再称臣于曹魏,接连受辱。与其如此,还莫不如直接一步直接投降曹魏。

第二如果刘禅逃亡蜀南重新建立一个蜀。那么他会面临着更大困难。当时曹魏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如果他弃城而去,那么曹操大军顺势掩杀,很可能他会死于乱军之中。同时蜀中官员在曹魏大军压境,国破家亡时还有多少忠诚度,谁会反判,谁会分裂,这很难说了。刘禅还有可能在逃亡的途中,被手下人员杀死或被其捉住献与曹魏。

即使历尽千辛万苦到达蜀国南方,但当地以少数民族为主体,诸葛亮南征时用武力相逼才勉强臣服,随着蜀国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南方蛮人真的会同心协力,共度国难吗?

再说南方新蜀创立,必然要广泛征兵以及增加税收,而蜀南又是民风彪悍极易民心不稳,重税再伴着征兵必然会促使南方蛮人心生不满而反叛。

最主要刘禅没有开国之君的能力,而投降曹魏至少还和可以获得封候一生无忧,顺便能保全蜀百姓的性命,何乐而不为呢。最后刘禅让人把自己绑着,抬着棺材向邓艾投降了。


历史黑白灰

刘禅并非庸才,投降对得起蜀汉百姓。

绵竹之战战败后,蜀国都城再无可用防守之军。如非要拒守,怕只能鱼死网破,都成之内定是满目疮痍。再者,之前的多次进军中原,劳命伤财,使得蜀汉百姓及其贫乏,对蜀国的家国依靠几近于无,破城投降反到是一种解脱。

而这些刘禅都知道。成都内的军队实力不及邓艾,在当时的情况下,反抗只能产生更大的伤害。而且如果真的与邓艾打战,蜀汉的都城成都就会成为主战场,那么千千万万的蜀汉百姓因为这场战争会家破人亡,成都地区会受到严重的破坏。而且这场战争,如果能坚持到姜维的援军,赢了,那么蜀汉在短时期不能承受第二次战争。东吴和魏国随便哪国来攻打,都是必败之势。如果还是输了,那么亡国的百姓,他们的生活会更加的困难。作为蜀汉的君主,他的选择将会决定整个蜀汉百姓的生死。有哪个君主愿意做亡国奴,愿意做投降者。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只要他心里有百姓,他就没得选择,只能投降。

刘禅所受教育

刘备病危时提到了对刘禅的教育问题。先是说了自己的态度,“你父亲我福德薄,你不必效仿我。你寻常时可以读读《汉书》《礼记》,闲暇时可以看看诸子学说,以及《六韬》《商君书》,可以增加你的智慧。”然后提到了诸葛亮的教育观念,“听说丞相在百忙之中,亲手为你抄写了《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几种书,让人给你带过来,可惜半路上丢失了。你可以再求丞相给你一份。”

《申子》看重外表与实际的区别,《韩非子》看重以法治国,以术御下,《管子》则宣扬权衡利弊,进取退让以维系权力的平衡,《六韬》讲究兵法军事。

所以说这位帝王曾博览群书,即便无能又能有多无能呢?只不过是时事逼人罢了,而刘禅所怀抱的是民,无可厚非。其实刘禅曾多次劝说孔明勿频繁伐中原应重于民,可先帝遗嘱,孔明之尊,又是他最敬重的。蜀汉之亡,在于失民心,而重汉室旧地。


生而孤城

1.刘禅没斗志,虽然有兵马,但是他自己不想战,刘禅本就是在战争中幸存的,他自然是特别讨厌战争,而且他根本就没有打过仗,劳心劳力,刘禅自然不愿意;

2.刘禅对蜀国,对皇帝需求没那么大,刘禅跟刘备差距比较大,他属于没心没肺,刘备是一心想要匡扶汉室的,刘禅只想安图享乐的,对于什么一统天下,恢复汉室,他估计都没想过,投降曹魏,对他而言就是换了个地方享福罢了;



3.刘禅宅心仁厚吧,他不想生灵涂炭,空耗国力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哪个不是耗尽国力,劳民伤财,蜀中百姓已经是怨声载道,根本不想再打仗了;


4.局势所迫,逃往南疆,那里的人还会接收他这个亡国之君吗?怕是不会吧,投降东吴,向孙权投降,寻求庇护,这可能吗?可能,但是东吴能挡得住曹魏吗?怕是也不可能吧,所以及早投降是十分明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