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的李云龙,当年为什么非用上万人去打仅有几百日军的平安县城?

R

亮剑之所以备受欢迎,那是因为拍得真实,有血有肉,也没有过分的夸张我方的厉害,也没有过分贬低日本鬼子,其中亮剑的最大的高潮应该就是打平安县城。



李云龙招集部队,他估计自己的部队应该是扩张了,但是他并不清楚自己的部队,有那么多人。因为邢团长和张大彪的对话里面就可以反映出,邢副团长说他们平时报编制的时候是藏着掖着,现在到关键的时候把家底全部拿出来了。

其实光藏着掖着这几个字就可以读出很多东西,我不想过分解读。李云龙原来估计是一个团的兵力,去攻打平安城,可能有些吃力,但是为了救自己的老婆,他肯定也要打。但当他的回笼才发现已经有1万人左右,相当于一个师。所以他才说了一句,没有助攻,只有主攻。


当时咱们整个根据地,被日本鬼子的铁囚牢笼政策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所以冒险的攻打平安县城是风险很大的。李云龙用上万人马集中火力攻打平安县城,其主要目的是速战速决,减少不可预料的事件发生,以及减少战士的伤亡。

攻打平安县城虽然是为了救自己的老婆秀芹。但最关键的时候,他也说了一句很经典,让人掉泪的话,我不会拿我的战士去做无谓的牺牲,所以最后他下令开炮。这个时候,李云龙的形象马上就升华了。


我相信那支意大利炮和后面的开炮很多人都掉泪了。这里面也反映出一个客观的现实,就是我们攻城的武器很薄弱,也更能突出李云龙用将近万人的部队去围攻一个平安城,以求用人海战术速战速决的渴求


知常容

认真说,这个题目毫无意义,我也很不愿意回答,之所以咬牙回答一次,是希望从此不再有人用这样的无聊问题来骚扰我,以及和我持相近观点的朋友们。

首先,《亮剑》是一部小说,且这部小说的作者只是一个从未经历战火的再传边缘大院党,而不是如《烈火金刚》作者刘流、《野火春风斗古城》作者李英儒、《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等那样,本人就是经历过战火的抗战过来人,也就是说,首先小说就允许虚构,其次作者因为并非亲历、也非历史研究者,即便有意还原史实,事实上也要大打折扣。

简单说,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的情节是小说及其作者虚构的,“为什么”的理由也只存在于小说和小说作者的脑洞里,要问也只能问他“你为什么要写出如此荒唐的情节来”,而不是问我们。

为什么说荒唐?

首先,《亮剑》所虚构的平安县城攻击战,发生在1942年“五一”反扫荡刚结束(甚至不妨说还没有结束)之际,这是华北敌后根据地最困难的时期(有一部老电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对这种困难描写得很写实),由于日寇的囚笼政策,至1942年6月30日,华北根据地核心——冀中根据地丧失了所有县城,日伪军在根据地中设立碉堡、炮楼等据点1700多个,挖掘封锁沟4000多公里,把根据地切割得支离破碎,八路军大部分主官以“开七大”(原误作“开八大”,感谢朋友提醒更正笔误第一处)的理由赴延安,仅少数在位(如山东罗荣桓、冀中吕正操等),因为主力活动不便,不得不压缩(解散大团,编组只有5个连的小团;把主力部队地方化;精兵简政),分散,这个过程直到1944年才开始扭转,当年收复县城11座(一说13座,不同数据应该是统计方式的差别,有的县城收复后放弃然后再收复),已经被认为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于是,《亮剑》所虚构的时段,八路军某部违反总部和中央战略原则,不搞主力地方化,不搞精兵简政,不搞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不搞“敌进我进”、化整为零的游击队和武工队,却集中上万人去硬打日军重点设防的县城,这是八路军还是星球大战军?当然,小说中的平安在晋西北,不在晋中,敌人弱一些,但晋西北的八路军更弱,120师是抗战期间发展最小的一个师(感谢两位朋友的提醒更正笔误第二处)

其次,日军之所以敢在20世纪在中国战场大搞类似日本战国时代“支城”的炮楼,说到底就是欺负抗日军队缺乏攻坚能力,具体说就是缺乏平射炮、步兵炮,缺乏强力炸药和掩护炸药爆破的足够机枪火力。不错,八路主力部队有炮,但迫击炮不适合攻坚(直到1944年部分八路军部队才开始总结并推广出迫击炮平射战术,且平射迫击炮毕竟不如平射炮攻坚能力强),少数平射炮、步兵炮炮弹不足,且在大扫荡环境下携带不便,很多时候八路军缴获了九二步兵炮之类日军重武器,都是赶紧把炮弹打完然后拆散埋起来再说,兴师动众带着大炮攻打据点,只能是44年大反攻阶段才会出现的场景——即便44年大量非主力部队也只能靠长围久困、内应和“死狗阵”之类“茅招”攻破据点,欺负日军深陷太平洋战争,兵力不足且士兵素质大幅下降(就更不用说县城了)。像《亮剑》里那样拖着“意大利炮”为了救老婆去打县城,别说八路军,就是忠义救国军也没这么败家的。

第三,自1938年后八路军重新确立了政委的最后决断权,43年左右鉴于实战中的惨痛教训,改为战时由军事首长拥有临机最后决断权,但非战时的最后决断权仍然属于政委,属于党委和党支部。敌后根据地的八路军部队要分散、要游击、要有一定独立性,但仍然要坚决服从上级党和军政机关的领导,“独立旅”和“教导旅”、“警卫旅”甚至“炮兵团”只是40年之前为应付国民政府限制八路军扩军,而采取的变通番号,实际上“独立旅”并不“独立”,“炮兵团”有的甚至一门炮都没有。像李云龙这样为了老婆拉上万人打县城、瞒着上级弄出上万兵力(就更不用说在“五一大扫荡”后的冀中怎么养这么多脱产士兵这个致命的破绽,以为玩“帝国时代”么)的“独立”,在八路军部队里是绝不容许出现的?不同意?听说过赵侗、单德贵么?

顺便说,《亮剑》开了个“独立”的坏头,此后许多所谓“纪实战争文学作品”,包括小说、电视剧等,都热衷弄一个“独立单位”,以满足作者本人“开金手指”和“扮上帝”的恶俗,正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近几十年来以战争年代为背景、由新生代作者创作的小说并不乏精品,但《亮剑》不在其例——不服?去看看《历史的天空》先……


陶短房

看了置顶答案的平安格勒战役战果统计,瞬间凌乱了。现在的网友太厉害了吧?虚构的事也能编的有鼻子有眼的。

李云龙为什么非用上万人去打仅有几百日军的平安县城?答案,全在小说里面。(小说第七章)

因为山本特工队的偷袭,导致李云龙团部牺牲了五十多人,政委赵刚负重伤,老婆秀芹被掳走,断后掩护的炊事员老王也牺牲了。这事让李云龙很懊恼,如果这次不报仇,当了缩头乌龟,以后就没脸在晋西北混了。而且山本没有逃远,快一点追,还能赶上灭了他。

原著中是这样描述的:

山本呀,如果你逃回太原,老子拿你没办法,可你小子不知死,竟逃进了平安县城。这晋西北是这么容易来的吗?既然来了就别想走了。——《亮剑》第七章


所以,李云龙要打平安县城,是他在赵家峪被袭后就打算好了的。

这个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手上有上万人。他觉得自己有一个团,加上地方武装,打县城应该足够了。

现在独立团有多少人,李云龙自己也不大清楚,全团撤出去时一千多人,现在按最保守的估计,也得扩编出两干多号人。一个独立团加上几个县大队、区小队、民兵,也差不多了。——《亮剑》第七章

因为日军的兵力,没有秘密可言。日军在每一个县城的兵力配置都差不多。

县城里驻有日军一个步兵中队,一个日军宪兵队,加上伪军一个大队,兵力有一千多人。

其中伪军没有战斗力,排除掉几百伪军,李云龙真正要面对的敌人,就是一个日军中队和一个宪兵队。再加上二十多人的山本特工队,几百人而已

李云龙觉得自己一个团应该有两千多人,再加上地方武装民兵,三四千人打几百鬼子应该还是足够的。


后来独立团集中了上万人打县城,那是集结以后才知道的事了。比预期的兵力更多,也就更加坚定了李云龙打县城的决心。无所谓李云龙非要集中上万人才敢打县城这个说法。

所以并不是李云龙非要用上万人打县城,而是他本来就想打县城,有没有上万人,他都要打县城。



至于为什么是上万人打县城,我觉得这个兵力是作者和编剧为了故事合理性,计算出来的一个打县城的理性数字。人数多了不现实,人数少了又打不下来。

因为人数太多了,比如一两万人,这个就太扯了。毕竟分兵时只有一千多人,两年时间主力部队扩充了三倍,到五千人已经是奇迹了。扩充十倍,主力上万人,就有点像YY小说,太不现实。

而人数太少了,比如说一个团的兵力就想收复县城,兵力又不够。因为,根据现有的资料记录,除非是日军收缩兵力,主动放弃县城。仅凭一个团,想硬打下一座有几百日本驻军的县城,是不可能的。

比如1939年的桐乡县城收复战。

日军在桐乡县城的兵力只有一个小队,不到五十人。这47名鬼子,以县城东门和县小学为据点。桐乡当地人也觉得鬼子兵势单力薄,主动联络国军第62师,愿意里应外合,歼灭日军。

收复县城的国军隶属于湘军,虽然武器装备一般,但是士气高昂,军纪很好。听说鬼子兵只有四十多人,从师长到团长都自认为是胸有成竹。便安排了一个团负责攻城,其他部队负责阻击日军援兵。(这个兵力就是李云龙打平安县城的配置,而且日军的人数更少。)

按照常理说,一个团打四十多个鬼子,兵力比至少是40:1。而且国军还派了侦查员化装入城,里应外合夹击日军。所以这场仗,国军并没有轻敌。不出意外,桐乡县城必然收复。

岂料日军的反应非常之快,在遭到袭击损失了八个鬼子后,余下的三十多个鬼子立即向后收缩。利用有利地形,在防御死角用掷弹筒和重机枪,硬是顶住了国军一个营的攻击。国军因为没有火炮,无法直接摧毁日军工事。只能使用步机枪对射,手榴弹也扔不过去,就是扔过去了,也没有作用,难以有效掩护步兵。在激战三日后,日军援军达到,国军只能撤退。



(战时刊物《战地》报道,第62师攻入桐乡城缴获伪组织警察标识和照片等物。)

真实的抗战就是如此残酷。没有重武器,几十个日本兵就能把一个团的国军缠住。而且这个团的国军还不是软柿子,是颇有战斗力的三湘子弟。



如果《亮剑》是一部抗日神剧,编剧可能真的就让李云龙带着一个团就打县城去了。

如果编剧编的再神一点,派几个武林大侠去。这几百日军估计都不够我们的大侠们“手撕”的。



然而《亮剑》并没有这么无耻,作者给了李云龙五千多人的正规军,三千多民兵。此外还很“贴心”的给李云龙的部队装备了一门攻坚专用的意大利炮。

(没有这门炮,能不能打下县城,还不一定呢。最后也是因为这门炮,才轰开了城门楼子。)

然后,李云龙就带着这上万人的兵力,就打县城去了。

李云龙分出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带领地方武装打援,将县城周围五十公里内的道路全部封锁。——《亮剑》第七章

按照常理来说,六千多人主攻,其余的三分之一的兵力,也就是三千多人阻援。这个阻援的兵力是绝对不够的。

但是此时作者又很贴心的给李云龙找了一群援军。周围的友军部队都在帮助李云龙阻援,等于打平安县城间接投入的兵力高达十几万,李云龙岂能不胜?



双方投入的总兵力也达到30多万。平安县一千多守军全部阵亡,山本特工队全部玉碎,各路增援部队也都伤亡过半,北同蒲铁路被破坏成数截,整个晋西北地区日军的有线通讯网被全部破坏。——《亮剑》第八章

综合以上,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一、李云龙打县城的想法很坚定,有没有上万人他都会打。

二、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只要日军想守。打一座县城,上万人是不够的。

三、实际投入攻打平安县城的兵力并不止上万人,而是高达十几万。

从历史角度看,李云龙打县城属于瞎编,历史上没这回事;但是从军事角度分析,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以,李云龙上万人攻打平安县城,没毛病。


Mer86

有时候,男人的血性比男人的理智更富有魅力!

攻打平安县城,在李云龙眼里,没有为什么?

老婆被抢了!

有血性的男人,不会坐在地图上分析敌我情况,也不会制定完善的战略战术,也不会去想着战局结果。还能淡定下来做这些的,我们一般只是满怀敬意。

但是真正能让我们热血沸腾的,就是李云龙这种血性的,二话不说,召集队伍就打的热血汉子。这样的男人才接地气,才符合我们平时茶余饭后,酒桌枕边谈论的英雄的定义。而那种理智得有点不近人情的英雄,大概是教科书上我们写作文时用的人物形象吧。

“冲冠一怒为红颜!”按照李云龙的说法,老婆被抢了!屁都不敢放一个,这样的孬种还能扛枪抗日,只怕早已经做了汉奸。

当然,除了英雄救美!

李云龙还有的是那种对待敌人“不能吃亏”的精气头,几百人的小分队,就能为所欲为,踩到头上拉屎来了。这是一种羞辱,亮剑之中,这帮子兄弟,李云龙,丁伟,孔捷,楚云飞,都是几个你可以一枪崩了我,但是你不可以羞辱我的汉子。腰板挺直了,你叫我低一下头,那我就要拼了命跟你干到底。

攻打平安县城,李云龙有几分把握,我估计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能不能打赢,他也没有考虑过,会对整个晋西北的抗日战局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没得考虑,碰到老婆被抢,百姓被杀,鬼子在你头上嚣张拨扈。作为男人,一个字,打!


大嘴大师

平安格勒战役,绝对是亮剑里面的高潮!李云龙动用那么多人打平安县城,是有他的道理的。

首先,李云龙下令打平安县城的时候,并不知道手里已经有了上万人的部队。李云龙知道山本去了平安县城以后,马上就让通讯兵通知各营、连、排归队打县城!李云龙吃了那么大的亏,老婆被抢走了,赵家裕还死了300多乡亲。这个仇,他李云龙肯定要报!李云龙就是这么血性!管他天王老子,先打了再说!让鬼子们瞧瞧,爷们不是好惹的。

其次,李云龙手里是有1万人,但是这里面至少有一半是县大队和区小队的民兵。

李云龙手里只有三个营。最牛的是一营,营长是张大彪。张大彪向参谋长汇报的时候说,手里也就两千多人。其他两个营兵力应该不会多于一营。所以,李云龙独立团也就5000人左右。

另外,伪军向山本汇报平安县城被我军包围时也说了,“只有少数穿灰布军装,大部分都是老百姓衣服。而且,武器五花八门,连土炮都有。”

而且,李云龙剩下的5000独立团主力,也有很多是刚入伍的新兵。战斗力肯定不如老兵,更没法跟日军比。

再者,平安县城的日伪军不只几百人,而且,日军在周边还有增援部队。

李云龙自己分析,我军(1万多人)和日军兵力对比是8:1.也就是日伪军有1200人左右。独立团5000人,对日伪军1200人,(兵力对比4:1),还是攻城战。淞沪会战时,我军与日军伤亡比例是8:1,这么看,李云龙还真不一定能打赢!

而且,日军还有增援部队。山本请来了大批日军救援平安县城:太原的坂田师团与太原周边的横野联队和山田联队(这就一万人);还有皇协军第6混成旅,皇协军第8混成旅(大约1万多人)。

根据原著记载,此战李云龙部和我军阻援部队共计两万多人参战,日军人数也在两万人。兵力对比,1:1。最终,李云龙攻破平安县城,日军增援部队撤退,战斗结束。

平安格勒战役战果:
中方战报:中方阵亡3175人,受伤6789人,毙伤敌12756人。日方战报:日方阵亡325人,受伤889人,伪军阵亡1235人,受伤3458人。毙伤敌14578人

最后,李云龙打平安县城,需要速战速决。

如果,平安县城久攻不下,日军增援部队赶来,平安县城一战必将失败。而当时的独立团,缺少攻城武器,又没有攻坚作战经验。幸好,周边的友军:我八路军孔捷部和丁伟部,中央军,晋绥军,地方武装全力配合阻击日军增援部队。而且,阻援的友军也是想尽办法:埋地雷,炸桥梁。最终,依靠层层设防,步步为营,才拖住了日军增援部队。

李云龙这才有时间打下平安县城。当然,最后城门楼的硬骨头,还是靠意大利解决的。不过,李云龙媳妇也牺牲在城门楼。

总之,平安县城并不好打!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当邢副团长知道各营连情况后,兴奋的告诉李云龙,你可以当师长了。我们知道独立团此时有一万多人,多多少?按当时一个普通师编制,就算一万二千人。最初李云龙是想召集原有人马与平安城的日军单挑,结果发现独立团突然壮大到万人以上,是李云龙始料不及的,箭上弦不得不发。但李云龙也怕人手不足,发话通知县大队区小队参加,李云龙是知道平安城的日伪军有多少的。

那么,平安城到底有多少日伪军呐?我们知道山本特战队有不到百人;平安城内日军应该有五百人左右,因为驻守日军最高长官是中佐级别的大队长,营级编制,作为战略重点的据点,日军可能人数更多;伪军,可能人数要远远多于日军,最少也得千人以上。所以说,平安城的日伪守军应该有二千人左右,加之优良的轻重武器,依城据守,仅凭老独立团很难攻下。

但李云龙把平安城团团围住,四面攻城,对于无攻城经历和经验八路军,没有突破点,但处处都是突破点,这是日伪守军最不好防守的。况且李云龙持有神器,意大利炮,一炮命中城门楼,山本、秀琴和日军指挥部全端,日伪守军指挥系统被瞬间摧毁,独立团得以攻占平安城。

要知道,李云龙拿下平安城不是凭独立团一己之力,是多方协同作战的结果。首先是楚云飞的炮击炸毁了特战队的车辆,把山本和部下滞留在平安城,才有了李云龙的"一怒为红颜"。县大队区小队的誓死阻敌;丁伟、孔捷主动打援;楚云飞的参战;晋西北武装力量全部参加打援阻击。促成李云龙在无后顾之忧情况下一举歼灭平安城日伪守军。

我军所有参战的武装力量有多少?五万?十万?虽说装备不如日伪军,但都是在稀里糊涂不知不觉中被李云龙调动起来,一个目标,牵制敌人,争取时间。没有命令,凭着感觉迎敌。这样的抗日武装力量真是太伟大了。


一个支点看看

因为李云龙看到了整个晋西北最关键的战争节点,这是撬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点。因为李云龙剿灭了山本特种作战小分队,导致了日军放弃了所有的特种作战。进行全面龟缩,日军各大连队变成了张大喵的牛肉罐头运输大队😂而此时在德国,红骷髅因为爱徒山本阵亡的消息而伤心欲绝,惨被美国队长阴险偷袭身亡。导致元首的诺曼底铁桶防线出现了破绽,被萌军一波推掉高地水晶,打出GG。同时他的好基友赵刚在病重卧床期间用马克思思想指导了史塔克造出了原子弹,彻底终结了整个战争。😂说是李云龙终结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为过。😂😂😂😂😂


辉knight

李云龙的独立团分兵之前只有1000多人,分兵之后下面的营长、连长大肆招兵买马,李云龙认为至少有2000多人,凭借这2000多人是可以攻打平安县城的。实际上,独立团的所有兵马集结时,李云龙手下的营长和连长都成了土财主,独立团的总兵力达到了五千余人,加上地方武装有上万人。独立团虽说是一个没有番号、团的编制,实际上已是师级规模,上天给了李云龙这个机会指挥上万人作战。

平安县城的守敌为日军一个步兵中队、一个宪兵队,加上伪军一个大队,兵力有一千多人。伪军的战斗力比较差,只能用来维持治安,真刀真枪地干就差远了。但是这几百日军和山本特工队的战斗力却不低,加上平安县的城墙是明朝崇帧年间修筑的,保存完好的城墙高四五丈,上面有宽宽的马道,城砖由糯米汁拌灰浆砌就,坚固异常。

李云龙指挥上万人去攻打仅有几百日军的平安县城是完全有必要的。独立团的主力只有5000余人,其余都是县大队和区小队,战斗力根本不能和主力部队相比。此外,李云龙还要分掉一部分主力去协助地方部队阻击日军的援军,我军讲究集中优势兵力。日军虽然兵力少,但属于守的一方,加之城墙坚固,有利因素还是很多。独立团属于攻的一方,且缺少攻城方面的经验,不利因素有很多。因此,李云龙用这么多人去攻打平安县城是完全有必要的。


历史军魂

文革时期发生过一件抓特务事件。某革命委员会通过地下情报掌握了一名苏联间谍将在某村桥洞下与一名中国内线接头的消息,据说是有关中国边防部队部署的番号和军备机密。接头人只有三个人,其中一个是翻译。时间是当天夜里十二点。到了夜里,三人鬼鬼祟祟来到桥洞下,此时一片浓云遮蔽了月亮,漆黑的夜里伸手不见五指,桥洞下有一间房子,三人正准备进屋时,忽然周围有数十个强光探照灯射来耀眼的光束,寂静的田野里猛然传来无数人的呐喊以及锣鼓震天,转眼间数千人从埋伏的草丛里和庄稼地里钻出来,黑压压的人群瞬间把三人围堵得水泄不通,那三个人哪里见过这阵势,当场吓尿。

如果你若明白上面的事情,你自然就明白为什么李云龙会用万人攻打平安城了。


飞翼点通

答:首先要明白,《亮剑》不是一部纪实文学,而是一部小说。

小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塑造人物形象。

怎么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一系列事件的发展来推动情节,在情节刻画中配以大量正面、侧面、以及社会、心理描写,将人物形象立体化、全面化、形象化,最终突出主旨、弘扬主题,丰富作品的思想性。

我们读鲁迅的《阿Q正传》,全文都写了些什么事件也许都记不清了,但阿Q这个人的形象却如活生生地站在我们的眼前,而文中所贯穿和流露的国民惰性与“精神胜利法”也猛烈地敲击着我们的心房。

所以,《阿Q正传》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小说。

《亮剑》也是如此。

我们读了《亮剑》,未必对书中所写的事件记得多少,但李云龙、楚云飞、张大彪、魏和尚这些人物形象却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而书中所写的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时时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所以,你要问,李云龙为什么一定要打平安县城,是没有必要找历史依据、历史原因。

我注意到,很多答友都在翻经引据,找华北抗日战争的发展史,从百团大战分析起,找八路军和新四军作战形态的变化,怎么破解敌人的囚笼战术,怎么深入敌后,怎么化整为零,怎么抽调部队,怎么入基层发动群众;而日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怎么分兵驻守,怎么拉长战线,怎么分散兵力,以期论证出打这样一场战斗有没有可能性;并查阅史料,希望从中找出相类似的战例,诸如此类。

我的看法是:小说即使有原型(很多人说李云龙的人物原型是王近山将军),但终归是虚构成分居多,否则也不必要采取小说这一题材了,直接用纪实文学或报告文学,岂不更有说服力?!

小说《亮剑》要弘扬亮剑精神,就必须以浓墨重彩来塑造和刻画李云龙这个人物形象,把他画活,再通过他的行动把这种精神进行诠释和归纳总结。

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营造事件、制造冲突,酝酿紧张激烈的气氛,把这冲突加剧、加剧,再加剧。

于是,《亮剑》作者不遗余力地虚构出了李云龙打平安县城这一情节,背景的安排和渲染也极有张力:山本一木大佐率领的日本特工队在李云龙、秀芹的大婚之夜搞袭击,重创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部,杀害了赵家峪一百多口乡亲,活捉了秀芹。李云龙本人在魏和尚等人的死护下脱逃,事后清点人数,独立团仅有二十八人成功突围。

李云龙在书中的人设,是一个不怕死不怕地的血性汉子,吃此哑巴亏,岂肯善罢干休?!(真善罢干休,读者也不爱看了),他发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攻打平安县城,李云龙并没有过多考虑过输赢,也没考虑过会对整个晋西北的抗日战局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他的心态是:赢也要打,输也要打。

书中写了,李云龙怒吼道,老婆被抢了!屁都不敢放一个,这样的孬种还能扛枪抗日,只怕早已经做了汉奸。

所以,在这一场复仇之战,用不着做太多的动员,集结起来的部队一下子就达到了上万人!

这个人数大出李云龙意料,开打的信心更大了。

故事叙述至此,读者的胃口已被吊足。

但后面的描写更加煽情:李云龙集结起部队向平安县城发起攻击,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筱冢义男赶紧严令周边县城甚至太原的日军入援。这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晋西北中央军、晋绥军、八路军纷纷投入战斗,局部战斗演变成全面战斗。

李云龙此举,可谓捅破了天。

则攻打平安县城之战,也成了全书的高潮。

战斗结束,晋西北战场中日双方攻守发生了逆转。

为此,战区长官阎老司令发来嘉奖电,远在重庆的委员长也来了个通令嘉奖。

所以,网友也将这场战斗戏称为“平安格勒之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