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在魔都,

他們搬來了一個徽州古村。

......

- 上海 養雲安縵 -

NO.1 | 壹

安縵(Aman),不用多說,

基本6000元起一晚的價格,

它已經不像是一家酒店,

而是一種文化。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安縵在中國有麗江的安縵大研,

坐落在獅子山上,遙望玉龍雪山。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頤和安縵度假村則在頤和園旁,

昔日皇室下塌處還原了一場京師帝王夢。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而位於杭州的法雲安縵,

復原了一個佛門檻外最接近紅塵的法雲古村。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而今年安縵最新的作品,

養雲安縵,

作為中國第四家安縵酒店,

也號稱全球最大的安縵在上海落成。

耗資33億,歷時10年,

還刷新了中國最貴酒店記錄,

開業1月8日,價格…9200元起。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養雲安縵位於上海閔行區馬橋鎮旗忠村,

這裡被譽為上海的“龍脊之地”,

而“養雲”則源於一塊題著“養雲”二字的匾額,

幾百年前乾隆帝曾命人懸在養性齋中,

意為修身養心、崇尚天然、敬畏造化。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而這一切都源於一次文物保護,由於江西撫州一地修建水庫,原有土地上的古樹和古宅便遭到威脅。

為使它們免遭被水淹沒的命運,江西出生的企業家及慈善家馬達東先生,帶領由植物學家、古建築的工程師組成的專家團隊開展了一場古樹老宅的遷徙之旅。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在過去十年中,他們從江西30個村落中拆解、運輸珍貴古代建築,將這些古樹和古建築從千里之外的江西撫州搬運至上海,並在上海進行了重建。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經過悉心培育,老樹長出新芽,歷經時空的轉換,如今依然枝繁葉茂,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32棟明清徽派古宅院,數千棵國家二級稀有古樹被移植至此,4000年文化、1000年古樹、300年古宅在此完美結合,養雲安縵用另一種方式再現了中國古代的歷史脈絡。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NO.2 | 貳

說起養雲安縵不得不提的還有他的設計師,安縵御用設計師Kerry Hill,他擅長將當地的自然、文化特色融入極簡的設計,生成留有原地氣韻的建築。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Kerry Hill說,“度假村的誕生始於一個長達10年的宏偉保護計劃,讓安縵的客人們能夠領略當代和古代中國引人入勝的生活和文化。”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在舒適的前提下,Kerry設計時試圖最大限度地保留古院原有的韻味,將當代舒適天衣無縫地融入擁有400年悠久歷史的建築肌理中。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古院曾經所在的村莊幽靜深遠,Kerry利用村中狹長的通道將這裡設計成里弄和門廊,供人們步行往來。腳步慢下來,得以欣賞沿途的風景。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而Dan Pearson作為酒店園林景觀的總設計師,因地制宜,為植物在園內的自由生長留出了不少空間。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出自中國本土的綠色植物和古樹輝映,也是安縵園林項目中的獨特之處。養雲安縵是目前中國歷史上最宏大的移建和復原項目之一。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13座古宅為度假村的四臥居室,每幢面積從800到1000平方米不等,配備私人露天泳池和按摩浴缸。庭院綠意盎然、凸顯古宅原生氛圍,每個都擁有自己幾乎獨享的草坪樹林構成的園藝景觀。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青磚灰瓦馬頭牆,門庭軒朗,通過一條充滿儀式感的走廊才能進入室內,一切還是古舊的模樣,宛如走進了過去的歲月裡。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在舊時的大梁與立柱被完全保留下來,美輪美奐的石窗雕花神韻再現。起居空間內設計極簡配色也更為明亮,為的是將現代的居住體驗,融入進老宅裡。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臥室內貫徹了安縵一貫的低調簡練和舒適品質,窗內設計師創意的放入了一份盆栽,融入中國特色“缸”的元素,既讓室外的園林景觀融入室內,又處處凸顯著當地文化內涵。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衛浴空間延續著室內整體設計風格,面積寬敞,還貼心的為梳妝準備了一個小椅子。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衛浴用品均為定製,木質傢俱之外加入銅元素凸顯質感。而窗外一組綠植景觀為房間增添了無限生趣。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除古宅之外,養雲安縵另有新建的24間套房,它們與古宅交相輝映,呈現出一種默契的動態平衡。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套房室內面積有65平方米,每間套房都帶有兩個露天的私密庭院,這一巧妙設計是向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氣眼 “天井”這一經典住宅結構致敬。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NO.3 | 叄

養雲安縵共設五間餐廳及酒吧,分佈於酒店的林間各處,每家餐廳都融合了精緻現代感、質樸設計以及當地美食哲學。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分別有意大利餐廳Arva,湖畔日餐廳Nama,中餐廳辣竹,以及一個藏於林間的酒吧。集詩情畫意與美食美景一體。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水療及康體中心佔地 2,840 平米,是安縵最大的一個。養雲養雲說的就是「養蓄雲氣」,巨大的康體算是點題。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環繞於庭院花園之中,安縵水療館包含10間美容室和用於水療及按摩的套間,還有結合了俄羅斯桑拿(Russian Banya)和一個土耳其浴室(Hammam)的浴室。

安縵水療館還有室內和室外泳池,一個最高水準的健身房和一間寬闊明亮的瑜伽及普拉提房,於此可以俯瞰一片反射周邊精緻的寧靜池塘。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這裡還有點綴著黃銅和橡木的雪茄廊,藏有來自古巴和多米尼加共和國的精選雪茄。

每個細節的深思熟慮,令這裡成為一個宜居的所在。而在經遇百年的古院中,則安放著寧靜閒適的今日生活。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楠書房,秉承“美成在久”的理念,以金絲楠木為主要載體,傳承古韻,通過器物、空間的營造,提供怡情養性之所,叩啟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之門。

上海養雲安縵的楠書房,是在26棟明清古宅中精選出的曾經作為私塾的古宅,以傳承古宅的建制與精神內涵。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養雲安縵與五光十色、車水馬龍的大都會上海僅一步之遙,這裡卻是一片絕無僅有的林間村落。千年古樹被悉心呵護,抽發新枝;百年古宅得以精心重建,重拾被時光掩蓋的歲月。

他們用了十年,把一座徽州古村搬進了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