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都是蒙古单眼皮?文物戏精来打脸

今天文物戏精霸道刷屏。

当然少不了威武霸气的大秦兵马俑了!

兵马俑都是蒙古单眼皮?文物戏精来打脸

有网友却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秦兵马俑里,任凭其衣冠发饰刻画得多么精细绝伦,偏偏就是找不到一个双眼皮的。

也就是说,秦兵马俑都是单眼皮!

兵马俑都是蒙古单眼皮?文物戏精来打脸

专家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兵马俑的模特就是单眼皮,秦人的人种是东亚蒙古人种,其生理结构特征就是单眼皮,即“蒙古褶”。“蒙古褶”就是“内眦赘皮”,内眼角中的上侧眼皮盖住了下侧的眼皮,看上去便是单眼皮的样子。

兵马俑都是蒙古单眼皮?文物戏精来打脸

很复杂,然而这个解释恐怕不合适。

换句话说,如果专家的解释成立,也就说明早先我们中国人的眼皮基本上就是单眼皮。因为“写实”了那么人,无一例外么。这样想来,便又升起了更深一层的疑惑:难道汉人起初都是单眼皮、双眼皮是外来的?我们多找些出土文物来多方思量一下这一问题。

兵马俑都是蒙古单眼皮?文物戏精来打脸

这是藏于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的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玉人,出土于洛阳金村,可见双眼皮、大眼睛,五官端庄、身材匀称。洛阳之地,在春秋时期是最为地道的“中原”附近,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先秦时中原人的外貌特征。

再来看另外一件文物。

兵马俑都是蒙古单眼皮?文物戏精来打脸

比上图春秋时期晚一些,这件精致的作品是我国战国时期的银首人俑灯,藏于河北省博物馆。不难看出,人物姿态自然,神情逼真,一对双眼皮的灵动眼睛恍似闪着喜悦的光亮。右衽的汉服特征也可以推测出这个人俑应当是汉人。这是距离秦代时间上最为贴近的了。

那么兵马俑的双眼皮去哪了呢?

原来,秦兵马俑本来是有颜色的,比如这个就保留色彩了。

兵马俑都是蒙古单眼皮?文物戏精来打脸

我们放大一下其面部特写再仔细看一下。

兵马俑都是蒙古单眼皮?文物戏精来打脸

这个眼睛眼眶上依稀残留着修饰过的痕迹,就是画的双眼皮。找一件现代山寨仿制品试试看。

兵马俑都是蒙古单眼皮?文物戏精来打脸

对着呢,如果将彩色漆绘的工艺也考虑进去,也许兵马俑无双眼皮的疑问就有了更合适的解答。

秦国财力富甲天下,当时的兵马俑应该也都是带有颜色的,而这样的彩色加工程序有两层:生漆层,还有颜料层。那时候的漆的品种远非今日之多,生漆主要的来源是漆树树脂,越天然越难得,这种东西成本昂贵但又不禁岁月。

生漆层老化后,和陶器本身的契合度也随之降低,于地下愈渐分离、脱落。外面五颜六色的颜料层和我们现在绘画时经常用到的颜料一样,温绵细糯,很容易和附近的泥土混合、粘连。待兵马俑外层的彩绘手艺都“陪嫁”给了泥土,我们也就再也见不到这些秦时兵俑原本眼皮的样子了。

也就是说,起初我们中原的汉人,应当也是既有单眼皮又有双眼皮的。当然,随着各民族不断融合,我们中间的双眼皮“欧式眼”也呈现出一种越来越多的趋势。

——————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研究丛书》,中国国家博物馆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2]《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图例》,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3]《秦始皇陵与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4]《种族主义的边界》,〔法〕达波洛尼亚著,钟震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