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底”近1600飲用水源地 新一輪治水版圖具雛形

“摸底”近1600飲用水源地 新一輪治水版圖具雛形

接近1582個飲用水水源地正迎來為期兩週的專項巡查。從5月20日至6月2日,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督查,進一步推動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向縱深發展。這是今年對地表水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進行的最大規模專項督查,也是水汙染防治戰的標誌性重大戰役之一。

《水汙染防治法》明確要求,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二級保護區內無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汙染物的建設項目。按照計劃,我國將用兩年的時間,徹底消除縣級及以上城市百姓飲用水安全隱患,不僅“重塑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更要讓百姓喝上乾淨的水。

不過,目前全國飲用水水源地環保形勢依然嚴峻。根據行動部署,2018年底前,長江經濟帶11省(市)完成縣級及以上城市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整治,其他地區完成地級及以上城市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並“定期開展督查督辦”。根據1個水源地3人檢查3天測算,環境部將審核市級或縣級政府組織制定的專項行動方案。到2019年底,所有縣級以上城市將完成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整治,確保群眾喝上安全放心的水。

繼前兩年的長江水源地督查後,此次是一個加強版和升級版,不僅涉及範圍更廣,力度也更大。按照“一個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則制定的整治方案,跨區域、不互查、抽調比例基本相同原則,重點核查飲用水源保護區“劃、立、治”(保護區劃定、邊界標誌設立、違法問題清理整治)問題。從各地抽調人員,由生態環境部統一派出開展獨立督查將成趨勢。這意味著督查將最大程度排出地方可能造成的干擾和影響,確保督查措施的真正落地。

除對已督查的長江水源地“回頭看”,截至5月22日,隨著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第一輪督查逐步深入,全國超過200個被督查地級市的資料審核工作已全部完成。不到兩天的時間裡,環境部專項督查就已發現超過67個新問題。從環境部通報的上述問題中,多地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出現了工廠、商業停車場、農業種植、航運碼頭等,且大部分屬於久拖未決的歷史遺留問題,涉及面廣,難度很大。

在眾多業界人士看來,水源地環保專項督查更多聚焦於政府主體責任的落實,其整治難點則更多集中在對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上。誠如飲用水水源地清理整治不僅涉及多個職能問題,關乎社會多方利益,還涉及規劃用地調整等,是一項大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搬遷和汙水處理設施都需要政府投資進行,水汙染防治法也突出了政府主體責任。

同時飲用水水源專項督查也將形成年度常態化趨勢。相關負責人指出,未來會採用專項督查等多種形式,多頻次、多角度、多層次推動全國飲用水水源地清理整治工作。而在“水十條”加壓以及中央環保督察的紮實開展下,各地在全力打好水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同時,也勢必將加快水環境綜合治理市場需求的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