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給香菱取三次名,有何深意?

推薦:

文/趙心放

曹雪芹給香菱取三次名,有何深意?

曹雪芹《紅樓夢》裡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出場的“奇女子”香菱,一生命運坎坷,有不少人對其進行過研究,筆者在此作個粗析,探討曹雪芹為啥要給香菱取三次名。

曹雪芹給香菱取三次名,有何深意?

(《黛玉傳》香菱和87版香菱)

(一)進大觀園前,香菱幼年遭際實堪傷

香菱原名甄英蓮,出身在姑蘇一個望族家庭,母封氏,父甄士隱。年已半百的夫妻倆,膝下無兒,就只有這麼一女。英蓮“生得粉妝玉琢,乖覺可喜”,兩老極其疼愛。

不幸的是,在她五歲那年的元宵佳節,甄士隱叫家人霍啟抱她去看燈。半夜時家人霍啟因小解,將英蓮放在一戶人家的門檻上,待他回來,已不見其蹤影。全家人到處尋找,皆無音訊。英蓮被人販子拐去,另走他鄉了。

當年三月十五,葫蘆廟著火將甄家燒成一片瓦礫場,甄士隱只得將田莊折變,與妻投岳父家去。這一個又一個的不幸遭遇,給幼時英蓮的命運籠上了悲劇色彩。

從書中再知悉英蓮時,她被人販子養在僻靜處,認人販子為親爹。她12歲時已有些姿色,人販子騙她說,爹因無錢還債,要賣她。這時正巧有個本地人馮淵,父母早亡,又無兄弟,有些薄產,一眼看上這丫頭,立意買著作妾,發誓不再娶,議定三日後過門。

曹雪芹給香菱取三次名,有何深意?

殊不知人販子第二日又將英蓮賣與“豐年好大雪”的薛家“呆霸王”薛蟠,意欲“一女二嫁”收雙份銀子後潛逃。

馮淵、薛蟠兩人豈能認這帳?

兩家聯手拿住人販子打個臭死。偏偏兩家都只要人,不肯收回銀子,於是“聯手”又變成了對手,薛家仗著人多勢強,將馮淵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馮淵抬回家僅過三日便死了。

薛蟠生拉硬拖,把英蓮拽回家。後來薛蟠的妹妹薛寶釵將其更名香菱。香菱原本是做薛姨媽的丫頭,薛蟠不認可,常與薛姨媽渾鬧,最後薛家擺酒正式納香菱做薛蟠的妾。

曹雪芹給香菱取三次名,有何深意?

(二)香菱進大觀園後有快樂,但更多的是屈辱,最終香魂返故鄉

小姑子薛寶釵總的來說對香菱不錯,把她帶入大觀園來玩耍,她便有了機會結識眾姑娘,並有幸拜黛玉為師學習寫詩。香菱本來就是一個聰慧之人,雖幾經失敗,終於成功。夢中所得詩句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贏得眾人讚賞,被補為“海棠詩社”的社員。

一個人能學到知識,並能得到平等相待,筆者認為,就是得到快樂了。

但香菱更多的是受到屈辱。一般的事兒不擺,就說那薛蟠的大老婆夏金桂如何折磨她。薛蟠外出做生意遇到家庭的老親夏家,這夏家也是戶皇商,供應宮中的盆栽,又種許多的桂花,人稱桂花夏家。夏家老太太喜歡薛蟠,叫女兒夏金桂出來相見,薛蟠迷上了美豔的夏金桂,薛蟠在夏家住了幾天,回家不久就娶了夏金桂為正室。夏金桂未來之前,香菱雖不幸作妾,但總歸還是算比較快活單純地過日子。

曹雪芹給香菱取三次名,有何深意?

這夏金桂,外貌雖有花柳之姿,但內心卻秉風雷之性,因香菱是薛家早她進門之前納的妾,便存心整治香菱。先命香菱陪她睡,香菱不肯,金桂說她嫌髒,怕夜裡伏侍;不久又裝起病來,說是香菱氣的。金桂自扎紙人,挑唆薛蟠,薛蟠不問青紅皂白,抓起門閂打香菱。香菱倍受到精神與肉體雙重磨折。

夏金桂是個唯我獨尊之人,也常常看薛寶釵不順眼,但薛寶釵腦會應變嘴也會說,關鍵時刻會用言語彈壓,使其無機可乘。夏金桂則“癩子找擦癢處”,便拿香菱說事,改名“秋菱”。

老天會替人鳴不平,金桂弄巧成拙,自己落入自己設計的陰謀中毒斃了。香菱解除禁忌,扶為正室,這是香菱命運的又一次重要轉機,然而它來得太遲了。因為一生的劫難和不幸,特別從薛蟠房中移出,不免對月傷悲,挑燈自嘆,氣怒傷肝,內外拆挫不堪,釀成了幹血癥......

曹雪芹給香菱取三次名,有何深意?

(三)曹雪芹在書中為啥要塑造香菱這個人物,併為她取三次名

筆者認為,曹大作家有兩層意思:

一是為豐富書中的人物形象,寫出另一類女子。可以說《紅樓夢》中有兩類截然不同的主要女子形象:一類如黛玉、妙玉、晴雯等,性格冷僻高傲;另一類如襲人、寶釵等,人情世故練達。曹雪芹在塑造香菱時,不是用的這兩種典型,而是把她塑造成嬌憨天真、純潔溫和、使人憐愛的女性。香菱雖然遭遇厄運,受盡磨難,但卻依然渾融天真,毫無心機,她總是笑嘻嘻地面對人世的一切,固守著她自己溫和專一的性格。如薛蟠在外尋花問柳被人打得半死,香菱心痛得要命,哭得眼晴都紅腫,付出了珍貴的痴情。一句話,曹雪芹在萬紫千紅、眾姝婷立的大觀園中,特意植入一朵暗香的水菱,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

曹雪芹給香菱取三次名,有何深意?

二是曹大作家安排這薄命女名字的更改,有很深的寓意。香菱本名“甄英蓮”,也算是大家閨秀。脂批指明,甄英蓮係指“真應憐”,暗指其後被賣身,被納為薛蟠之妾的事情。這個是眾所周知的。來到薛家後,薛寶釵給她另取名“香菱”,用的是許渾“菱荇花開淡淡香”的詩句,“香菱”諧音“想憐”。走進大觀園後,向黛玉學詩,這段時間的確受到了大家的“憐”。夏金桂將其改名為秋菱後,諧音就變成“求憐”,暗指香菱的處境急劇惡化,求憐而無憐,最後“致使香魂返故鄉”。

曹大作家在藉此述懷喲。

曹雪芹給香菱取三次名,有何深意?

曹雪芹一生大家都是很清楚的,他對13歲前在南京的生活十分懷念並印象深刻,到北京後生活則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在那貧窮潦倒的境遇裡,他倍覺牢騷抑鬱,故不免縱酒狂歌,自尋派遣。其正邪兩賦而來的真性情愈加鮮明。

“ 真應憐”“想憐”“求憐”等串兒諧音,不也就是他真實想法的表露嗎?

文末筆者說段屬筆者本人專利的題外話:曹大作家也有“百密一疏”之處,香菱這麼苦的命,估計還沒正式發過“蒙”吧?就能坐火箭上高級“學詩班”,外搭還能寫出連黛玉老師都誇讚的好詩?不過瑕不掩瑜,香菱這人物總的來說塑造得不錯。

曹雪芹給香菱取三次名,有何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