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常客,美国却视他为眼中钉

中美贸易战火花四溅,特朗普剑指中兴。

据情报披露,白宫目前为贸易战制定战略的军师,名为纳瓦罗,是一名极端鹰派。

他是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常客,美国却视他为眼中钉

这名军师写有三本畅销书:

《致命中国》

《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

《卧虎:中国军国主义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狠毒的书名,早已将内心思想坦露无遗,而他被特朗普奉为上宾,所出计谋招招指向《中国制造2025》,更是令人惊悚!

貌似这次是下了狠心了,不把中国的高科技产业打残绝不罢休。

这正是考验中国意志与魄力的时候,如果产业精英们能够众志一心,咬牙将核心技术搞上去,那我们的下一辈就有希望了。

否则的话,中等收入陷阱就将横亘在前,与那巴西、阿根廷、墨西哥为伍。

这条路注定是艰难而孤独的,尤其是基础薄弱的芯片、高端装备、特种材料等环节。

幸而,再难的事还是有人在做。

比如激光设备产业,我国已进入世界一流水平,任凭他特朗普如何封锁也不怕。

在《大国重器第二季》的第二集,便重点介绍了一款用来制造卫星的超级装备,中国自主制造的【三维五轴激光机床】。

他是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常客,美国却视他为眼中钉

该技术的知识产权属于君临去年7月份分析过大族激光(002008),代表着目前全球数控机床的最高技术水平。

这当然是中国产业升级的重大突破,但我们想说的是——

中国激光产业的突破,并不仅仅是个体的成功,更是群体性的产业崛起!

1

2016年1月8日,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一场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由华工科技(000988)研发的“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是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常客,美国却视他为眼中钉

该奖项在我国科技产业界的含金量,相当于诺贝尔级别。

很明显,就激光技术的研发能力而言,华工是有资本跟大族比肩而立的,他们在全球激光产业的排名都可以进入前五。

但在大族的分析文章中,我们也曾经指出,大族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后发先至,成长速度远超过华工。

比如去年的营收和利润表现——

2017年,大族实现营收116亿元,同比增长66.12%,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120.75%;

同期华工实现营收44.8亿元,同比增长35.21%,净利润3.24亿元,同比增长41.06%。

其实,华工的业绩放在我大A股里也不差了,无奈对手的光芒太耀眼,以至于将同行们都衬托下去了。

既生瑜,何生亮啊!

他是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常客,美国却视他为眼中钉

那么,华工与大族之争,真的仅仅是企业机制的差异那么简单吗?

不仅仅如此。

更重要的是下游产业浪潮的差异。

大族激光,坐落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这里是全球最密集的电子制造业基地。

过去的二十多年,电视、VCD、DVD、MP3、山寨机、智能手机……一浪接一浪的电子业升级浪潮,孕育了数不清的风口机会。

大族便是这风口的英雄,眼下他的激光设备遍布电子精密制造、锂电制造、液晶显示面板制造、LED制造等。

尤其是2017年iPhone X带动了全面屏的应用,对激光加工需求暴增,来自苹果的订单让他彻底爆发。

而大族之外,深圳的激光知名企业还有光韵达、联赢激光、光大激光等等,阵营整齐、规模浩大。

而这些资源与风口,都是远在内陆的华工所难以触及的。

2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华工的成长都是靠政策与人才资源堆积起来的。

他依靠的土壤是武汉光谷,这里拥有中部地区最密集的高校人才资源,拥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大批国家级的研究院所。

而他的亲爹,华中科技大学产业集团更是实力雄厚,旗下上市公司就有3家,除了华工科技,还有华中数控、天喻信息。

很明显,作为政策的宠儿,华工在人才与研发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比如说,华工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常客,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20多项。

这些科技成果包括:中国首套数控激光切割机,首套高功率激光在线拼焊装备、首台高性能光纤激光器、首台工业级紫外激光器、皮秒激光器、飞秒激光器……

包括你在前文看到的,上了《大国重器》的超级装备——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最早也是华工科技首先研发成功的。

但一直以来,他就是缺少一个风口,一个蓬勃成长的下游产业链。

市场不起来,再好的技术也无用武之地啊!

武汉,以及他所在的省份湖北,第一支柱产业是汽车制造业,因此和那帮深圳的激光企业不同,华工将他的技术聚焦在了汽车的应用上。

我们知道,现代汽车工业已经是一个高度自动化,完全依赖于工业机器人来生产制造的行业了。

而在德日美的汽车大厂里,其中50%-70%的零部件都是采用激光加工完成的,可以说,激光焊接已经成为汽车业的标配了。

但问题就在这,传统汽车制造这个行业,由于发达国家太成熟了,等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时候,基本上就变成了外科手术式的植入。

比如在武汉,东风标致雪铁龙、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一水的外资品牌,工厂生产线里也是一水的外资零部件和生产设备。

根本就没有留给本土产业界多少机会。

但那都是早期的往事了。

他是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常客,美国却视他为眼中钉

3

时代在变,风口也在变。

如果说,过去十多年,最大的风口机会是手机产业链的机会。

那么未来呢,手机的天花板已经很明显,最大的机会风口要轮到自主品牌汽车了。

首先是SUV领域,孕育了一大批颇具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比如吉利、长城、长安、上汽、广汽等等。

资本看好,创业者奋勇向前,一股从整车厂、关键零部件、上游设备、软件系统都不缺席的产业浪潮,正汹涌袭来。

站在这个风口面前,华工已经等了整整二十年。

比如前文中我们讲到的,华工自主研发的“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技术此前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导致我国自主车企的制造一直需要进口设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如今,华工的激光设备能够让焊接速度达到 4.8 米/分钟,速度提升30%以上,平均一分钟可焊接完成一部车。

结果就是,国外同类产品被迫降价40%!

除此之外,华工还自主研发了汽车安全气囊面板激光智能弱化装备、汽车安全气囊内胆激光焊接装备、汽车保险杠激光焊接装备等等一系列的高端设备。

他们被陆续引入到了上汽通用、东风神龙、广汽本田、江铃福特、江淮、一汽红旗、东风柳汽、众泰汽车等众多汽车生产线里。

4

更重要的机会在于汽车传感器领域。

因为引入了传感器,手机才变得智能,那么同样的,在无人驾驶汽车时代下,最重要的改变之一就是传感器的引入。

你可以设想一下,一辆运行中的汽车,它会产生车速、水温、油温、进气压力、轮胎压力、发动机运转等等的各种信息数据。

正是通过传感器,它们才能转化成电信号,传输给汽车电脑系统,并通过后者的计算分析,来驱动汽车的自动驾驶。

他是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常客,美国却视他为眼中钉

上个世纪,每辆车搭载的传感器数量约为20个,2005年为80个, 2015年已经增长到200个。

这个市场的规模,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250亿美元。

华工很早就在传感器行业做尝试了,1988年,他便在湖北孝感设立了一个传感器生产研发基地。

只不过,那时候的华工传感器产品,主要是用在家电行业的。

比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电压力锅、豆浆机等等,产品主要是温度传感器。

不知不觉间,这块业务就做到了世界第一,年产量10亿只,全球每10台空调中就有7台安装有华工的温度传感器。

产量虽然惊人,毕竟是低端的小产品,利润空间并不大,增速也放缓下来了。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天地更广阔的汽车市场,这一年是2007年,彼时汽车传感器的国产化率不到10%。

高温汽车传感器领域的核心技术也统统为日、韩、美等列强垄断。

数年攻关,啃下硬骨头,华工再次研发出高温传感器核心技术,并在与国外同行的实验PK中,极限高温260℃试验下,寿命高出30%。

这块业务是从2015年开始放量的,保持了每年120%的增长,在本土燃油汽车电子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达40%。

他是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常客,美国却视他为眼中钉

同步的,2015年开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井喷了,华工的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很快占领了本土50%的份额。

从比亚迪、日产、马自达,甚至特斯拉,华工的技术无处不在。

他是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常客,美国却视他为眼中钉

(华工科技的汽车供应链产品)

5

2017年7月,华工科技非公开发行股票获批,这份超过18亿元的增发预案是这样的:

他是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常客,美国却视他为眼中钉

其中7亿元投向智能装备、激光机器人领域。

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实现——

年产大功率激光焊接机器人智能化成套设备 75(套)、大型增材制造成套装备15台套,本土市场占有率将达到 30%以上。

年产智能激光切割机 300套,本土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

另一方面,投向汽车传感器的资金也高达5亿元,这将成为华工未来几年最有看点的业绩增长来源。

这么多年来,坐拥政策与人才优势,却眼看着被深圳的对手们飞快的抛在身后。

那种落寞与不甘,华工应该深有体会。

如今汽车产业风起云涌,中美贸易战下高层力推“国产替代”,是时候让“国之重器”登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