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事故,你需要掌握这些隧道行车通行规则!

公路隧道是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上的特殊路段,也是交通事故多发的路段之一,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针对隧道的特征和分布规律,行车时应当依照通行规则谨慎驾驶,预防发生交通事故。这里有一份隧道内行车隐患特点及相关安全提示,以供大家参考。

进出隧道洞口易发事故数据统计分析

从空间分布规律来看,随着隧道长度的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逐渐增高;特长隧道发生事故的几率最高。

远离事故,你需要掌握这些隧道行车通行规则!

▲图:隧道长度与隧道交通事故特征关系

受“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影响,隧道洞口(包括入口照明段和出口照明段)附近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最高。

远离事故,你需要掌握这些隧道行车通行规则!

▲图:隧道交通事故区段划分和分布

事故案例

2018年1月10日,G60沪昆高速江西方向421KM+200M处(樊村隧道内)发生一起4车追尾交通事故。经调查,第四车驾驶人王某驾车行至隧道出口时,在前方出现高亮的“白洞”效应时,并未采取减速措施。在与第三车不足10米处发现前车,王某开始刹车、向右猛打方向,但由于惯性的作用追尾前车,导致4车追尾事故发生。

远离事故,你需要掌握这些隧道行车通行规则!

▲图:事故现场

安全提示

进入隧道时,受“黑洞效应”影响,隧道内的光线相对偏暗,驾驶人会出现短暂的“眼盲”,这时候需要开启近光灯。开启近光灯不仅能让驾驶人看清前方路况,也便于让其他车辆察觉。需要注意的是,在隧道里行车严禁使用远光灯,这是极其危险的举动。

远离事故,你需要掌握这些隧道行车通行规则!

▲图:黑洞效应

驶出隧道时,受“白洞效应”影响,隧道外光线较强,驾驶人会出现短暂的“眼盲”。因此驶出隧道时切勿匆忙提速,以免前方有突发情况无法及时躲避,进而发生交通事故。

远离事故,你需要掌握这些隧道行车通行规则!

▲图:白洞效应

隧道追尾事故发生最多,数据统计分析

从形态分布规律来看,机动车追尾是发生最多的交通事故形态,约占60%;单车撞壁次之,约占20%;翻车占17%;火灾和其他(货物洒落等)事故分别占1.2%和1.3%。

远离事故,你需要掌握这些隧道行车通行规则!

▲图:隧道交通事故形态分布

事故案例

2018年2月23日,重庆分界梁隧道内发生一起追尾事故。一辆违法停靠在应急车道上的黑色小汽车开启转向灯并向行车道移动,并未观察后方交通状况,导致后方三车连环追尾,所幸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驾驶人驾车逃离现场。

远离事故,你需要掌握这些隧道行车通行规则!

▲图:事故现场

安全提示

跟车过近容易发生追尾事故,保持安全距离是防止追尾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判断车距时可参考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驾车时不要超速行驶、不尾随大车行驶。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车辆发生故障需要设置警示标志停车外,其它情况下一概不允许停车。

超速是事故最主要因素

数据统计分析

从影响因素分布规律来看,超速是引发隧道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占40%。

远离事故,你需要掌握这些隧道行车通行规则!

事故案例

2015年11月6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隧道发生一起碰撞事故。一辆小汽车因超速行驶,遇到前方突发情况来不及避让,遂与隧道墙壁发生碰撞。

远离事故,你需要掌握这些隧道行车通行规则!

▲图:事故现场

安全提示

十次事故九次快,超速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行车时保持安全车速是确保安全出行最重要的保障,同时还要学会点刹控制车速,以及时提示后方车辆减速。需要注意的是,隧道内的车道以白色单实线施划,不允许变换车道。

遇火灾 如何安全逃生?

先来看一则隧道内车辆起火事故案例。2017年10月24日晚,在长深高速福建三明段余厝隧道B道内有一辆货车着火,现场火势很大并伴有浓烟。随后赶到的民警及时处置,未引发其他车辆损失和人员伤亡。

远离事故,你需要掌握这些隧道行车通行规则!

▲图:事故现场

由于隧道内空间相对封闭,火灾事故产生的浓烟不易扩散,除烧伤之外,极容易造成人员窒息。

遇到火灾事故时,要迅速、有序地撤离火场,保障生命安全。逃生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请看下面的图示。

远离事故,你需要掌握这些隧道行车通行规则!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火灾事故中,一些驾驶人选择调转车头,逆向驶出隧道,这种自救方法非常不可取。逆向驶出隧道很可能造成秩序混乱,引发次生事故。如果车辆处于靠前位置,可以继续向前驶离隧道。如果车辆处于靠后位置,驾驶人应该果断下车,弃车逃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