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才緊缺:工資從800變8000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全面二胎政策實施以來,家政服務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北上廣深等很多城市的家政市場已經是賣方市場。“需求撒開腿,供給跟不上。”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副司長郝福慶曾這樣形容家政服務市場。據央廣網報道,我國家政服務市場需求總規模在2015年就已經突破1萬億元,而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以北京為例,據北京市家政服務協會測算,北京600多萬戶家庭中至少有200萬戶需要家政服務,其中老人陪護、病患護理和嬰幼兒看護是北京需求量最大的家政服務業態,而家政服務員缺口達到150萬人。

這個人才緊缺:工資從800變8000

據人民網報道,2016年全國家政服務營業收入達到3498億元。由於我國家政人員中農村富餘勞動力(主要是農村婦女)約佔90%,節假日與農忙時節,這部分勞動力將從城市向農村迴流,因此,“保姆荒”業態十分明顯。

這個人才緊缺:工資從800變8000

在一個勞動力要素基本充裕的市場,為什麼保姆會有如此大的缺口?據人民網消息,從整個社會對家政服務人員展現出的複雜心理中,我們也許能找到答案。一方面對這個職業缺乏足夠的尊重,甚至有些歧視;另一方面又對從業人員素質有著較高要求:有健康證、懂護理知識……對於一名普通務工人員來講,在沒有得到充分的社會培訓與良好的公司管理的情況下,成為一名“金牌保姆”基本上是天方夜譚。其實,早在2000年,我國就將“家政服務員”規定為正式職業,納入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