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子應是孔子的知己

南子應是孔子的知己

孔子周遊列國,日子很難過,他自己說:“惶惶如喪家之犬”。

他在衛國待的時間長,感觸也最深。他曾受到過一個女人的照顧,她的名字叫南子。

南子貌美,得到衛靈公寵幸,做了夫人,後來衛靈公幾乎什麼事都聽她的。凡是寵妃,政治上如再想有點作為,歷史定位一定是——媚主亂國,沒有好下場。楊貴妃就是,多美的人兒,大唐好像就因為她走向衰落的,天遣難逃。可誰又拷問唐玄宗的過錯呢?南子就是。南子名聲不好,《左傳》裡記載“美而淫”,不受待見,就好理解了。

南子非常仰慕孔子,暗裡給了孔子不少關照。南子有一個最大的願望——甚至是夢想——渴望見聖人一面。(這也應該是一個女人對美好德行的追求)話傳過去,孔子不見。見這麼個名聲不好的美婦,於道德家,壓力太大。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啊。

掙扎之後,孔子最終還是去了,去,當然是找到充分的理由。《史記》記載,“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南子對孔子恭敬萬分,穿最隆重的國家大禮服,戴最華美的首飾,隔一副珠簾,虔誠地款款地向孔子跪拜。太史公沒有寫她的目光,沒有記載她怎樣的問候,更沒有寫她如何讓座茶敘,只讓我們聽到南子腰間佩玉悠揚清脆的聲響。

感覺這“一面”特別美妙,怎麼美妙,我又說不上來。這是《孔子世家》裡最精彩的記敘。

聖人似乎不太厚道。孔子回去,他的學生子路對他見南子一事很憤怒,覺得有悖師道尊嚴。孔子很窘,非常痛苦,又無法解釋他複雜的心緒,於是手指上天說:“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意思是我如果做了錯事,上天就會厭棄我啊!上天就會厭棄我!用今天的話看,遭天打雷轟!看得出,聖人沒有從內心出發,過分愛惜自己。

南子就不一樣了,面對老朽的衛靈公和複雜的衛國政治,保持著淡定和鎮靜,得知孔子離去,傷感地說:“世人也許瞭解夫子的痛苦,但未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所領悟到的境界。”

就這一句話,我感覺南子就應該是孔子的知己,不管孔子願不願意。

如果今天有一人,在一寂寥的夜晚,如此這般走進你的內心,算不算你的知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