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子应是孔子的知己

南子应是孔子的知己

孔子周游列国,日子很难过,他自己说:“惶惶如丧家之犬”。

他在卫国待的时间长,感触也最深。他曾受到过一个女人的照顾,她的名字叫南子。

南子貌美,得到卫灵公宠幸,做了夫人,后来卫灵公几乎什么事都听她的。凡是宠妃,政治上如再想有点作为,历史定位一定是——媚主乱国,没有好下场。杨贵妃就是,多美的人儿,大唐好像就因为她走向衰落的,天遣难逃。可谁又拷问唐玄宗的过错呢?南子就是。南子名声不好,《左传》里记载“美而淫”,不受待见,就好理解了。

南子非常仰慕孔子,暗里给了孔子不少关照。南子有一个最大的愿望——甚至是梦想——渴望见圣人一面。(这也应该是一个女人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话传过去,孔子不见。见这么个名声不好的美妇,于道德家,压力太大。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

挣扎之后,孔子最终还是去了,去,当然是找到充分的理由。《史记》记载,“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南子对孔子恭敬万分,穿最隆重的国家大礼服,戴最华美的首饰,隔一副珠帘,虔诚地款款地向孔子跪拜。太史公没有写她的目光,没有记载她怎样的问候,更没有写她如何让座茶叙,只让我们听到南子腰间佩玉悠扬清脆的声响。

感觉这“一面”特别美妙,怎么美妙,我又说不上来。这是《孔子世家》里最精彩的记叙。

圣人似乎不太厚道。孔子回去,他的学生子路对他见南子一事很愤怒,觉得有悖师道尊严。孔子很窘,非常痛苦,又无法解释他复杂的心绪,于是手指上天说:“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意思是我如果做了错事,上天就会厌弃我啊!上天就会厌弃我!用今天的话看,遭天打雷轰!看得出,圣人没有从内心出发,过分爱惜自己。

南子就不一样了,面对老朽的卫灵公和复杂的卫国政治,保持着淡定和镇静,得知孔子离去,伤感地说:“世人也许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

就这一句话,我感觉南子就应该是孔子的知己,不管孔子愿不愿意。

如果今天有一人,在一寂寥的夜晚,如此这般走进你的内心,算不算你的知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