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特色小鎮建設中的文脈傳承

注重特色小鎮建設中的文脈傳承

特色小鎮是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載體。在當前特色小鎮建設中,傳統風貌正逐漸被千篇一律的城市風貌所替代,尤其是一些鄉土景觀可能會退出歷史舞臺,文脈傳承面臨著四個方面突出的問題。

注重特色小鎮建設中的文脈傳承

第一,對文脈的理解狹隘。儘管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文脈傳承是特色小鎮的魅力所在,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將保護、傳承、更新等同於一般的商業旅遊開發或城市美化運動,停留在空間和形式上,忽視了原有的人文環境,喪失了歷史的真實和文脈的內核。

注重特色小鎮建設中的文脈傳承

第二,追求現代化和西式美。

一些特色小鎮建設盲目吸收、引用國外文化元素,特色小鎮的原有文化特色在資本和利益面前被漠視,不僅歷史風貌逐漸消失,而且人文精神也隨之而去。

注重特色小鎮建設中的文脈傳承

第三,照搬大城市更新的方式。為追求速度與效率,大多數特色小鎮的更新規劃都是直接套用大城市規劃設計的理念與思路,原本可以讓人們駐足、停留的街巷空間被筆直、開闊的道路取代,割裂了小鎮功能、景觀和活動空間的聯繫,使小鎮失去其自身特質。

注重特色小鎮建設中的文脈傳承

第四,古董式原封不動的保護。儘管意識到歷史文化資源對於特色小鎮的重要價值,但對其進行的保護是古董式的、封閉性的。而對老民居原封不動的保護,其實是對其安全保障和居住品質提升的一種制約。這不僅束縛了特色小鎮空間拓展,還增加了政府的負擔,居民也得不到資源盤活所帶來的紅利。為此,提出四個方面建議。

注重特色小鎮建設中的文脈傳承

一、歷史文脈的“和而不同”是特色小鎮發展的重要原則。只有針對小鎮的文脈進行梳理規劃,最大限度地提煉出歷史文脈要素進行規劃、建設、保護、利用,才能真正使特定地域的歷史文脈得以傳承並獲得新生。尋找並強化文化差異是規避空間距離相近、景觀相似、文化相像等同質化問題的有效途徑。在特色小鎮更新規劃設計時,應融合文脈多元要素,對特色小鎮外在風貌和內在底蘊進行協調控制與建設引導,將碎片式的歷史變成連續性、漸進式和綜合性的歷史,提高空間的可識別度與吸引力。

注重特色小鎮建設中的文脈傳承

二、兼顧現代與傳統和諧共生。任何文化都不是靜態傳承的,而是不斷創新的動態發展過程。特色小鎮的職能、空間、風貌、肌理都應該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將不同年代形成的片區與新規劃片區進行整合,辯證地融入時代的功能、形式和技術,形成“過往為源、當下流行、未來傳承”的空間脈絡,保持特色小鎮質樸、親切的美感和格局肌理。同時要保有適當數量的本地居民,滿足他們對現代居住環境、商業服務和公共設施的需求,進而由他們活態展現民俗等歷史文化的精髓。

注重特色小鎮建設中的文脈傳承

三、注重整合傳統文化路線與景觀遊覽路線。道路是連接特色小鎮歷史要素、人文景觀的重要網絡。特色小鎮的道路交通規劃應尊重現有街巷、保護街區肌理、延續文化記憶。要結合自然環境,融入現代交通理念和方式,構建開合有序、節奏明晰、景觀豐富和序列完整的空間體系,形成豐富多樣的景觀遊覽路線,吸引更多遊客,觸摸文化脈絡。

注重特色小鎮建設中的文脈傳承

四、實施漸進式的小規模更新。歷史文脈的傳承不是僅依靠舊式建築與風貌,而是在保留原有歷史語言的同時注入新的時代元素,使人們在特色小鎮形態中,既能讀出歷史,又能咀嚼出歷史空間的演化。這需要漸進式、觸媒式的改造過程,以避免大規模、短平快、破壞性的改造建設。小規模更新有利於小鎮內人口維繫既有的社會關係和民俗風情,更契合特色小鎮的發展實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