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遊世界和隱居相比,哪個難度更大,為什麼?


這兩個難度相當:

  • 只要你有勇氣,你一分錢沒有,也可以環遊世界。

  • 只要你有勇氣,你一分錢沒有,也可以隱居。

關鍵是邁出第一步。

而邁出第一步,不取決於你有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到底要什麼。


環遊世界的人:重新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一個環遊世界的中國小夥子說,人有兩條命,一條在現實中,一條在夢中。也許這兩條命總是在打架揪扯,他只要讓他們結婚,融為一體就安靜了。

他曾是一個義務兵,23歲時服役期滿。部隊可以為他安排工作。或者,帶走一筆安置費。他選擇了拿著9萬安置費環遊世界。

第一個城市,是越南。他讀杜拉斯,迷戀越南。

第二站,到了柬埔寨,看到了吳哥窟,那個他在祖國北大門對著邊境線幻想過的吳哥窟,寫在本子上的吳哥窟,《古墓麗影》中安吉麗娜朱莉帥出新高度的吳哥窟。

第三站,泰國。此時,他已經可以和泰國人用英語吵架了。(他說,想學英語的朋友們,不如把報班的費用拿來環球旅行,三個月下來,口語一定棒棒噠!)

第四站斯里蘭卡。斯里蘭卡,開啟了他真正的環球之旅。他說,前面那幾個國家,都是學習與試探。因為此後的路,越走,越遠,中國人越少,而他,懂得的越多。

第五站,他去了伊朗。第六站,他去了土耳其,坐了熱氣球……走得越遠,翅膀越硬,之後他一路開掛,在約旦遊死海,賣死海泥面膜;在埃及學習潛水;在撒哈拉沙漠看星星;從蘇丹到埃塞俄比亞看火山,深入埃塞俄比亞各個原始部落瞭解唇盤族,觀看跳牛儀式;在肯尼亞看獅子斑馬;在坦桑尼亞看日落;在尼羅河裡游泳……

29歲的美國姑娘說:獨自旅行也讓我重新認識自己,陪伴自己。我變得更加自信,我也覺得自己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每次我回頭看的時候都會發現,所有困難終將得到解決。”

“一個人旅行是我做過最棒的決定。我一點也不後悔,我很開心。無論過去有多少心碎時刻,多少門口不為我而開,這一切都值得。我所去之處,所做之事,都讓人無法忘懷。”

她遊歷了35個國家。登上了世界最高峰,領略過一覽眾山小的她也將這段經歷寫成了一本書,告訴大家怎麼極致地欣賞這個世界。

▲意大利南蒂羅爾Lago di Braies,享受青山綠湖的寧靜。

▲美國內華達州黑巖沙漠Burning Man反傳統狂歡節。

▲阿爾朋帕拉齊溫泉度假豪華酒店,“一天旅行下來,帝王般的享受,泳池如天堂一般。我猜這樣的意大利你從未見過。”

▲冰島北部,阿斯匹吉峽谷,胡薩維克以東50分鐘的車程。

▲“26歲的時候,我辭職了,那時的我已經工作了四年。”

▲如果在野營地裡,極光伴你入眠,醒來看見太陽從漂浮著冰川的湖水中升起,那你一定身在冰島。

他們,走出那麼遠,是為了看到更遠的世界,通過世界,認識自己。


隱居的人,透過自己看世界

很多年前,看過一本美國人記錄中國隱居者的書《空谷幽蘭》,這個人身兼作家、翻譯家和漢學家等多個頭銜,叫比爾·波特,看完後心中充滿敬意。

比爾·波特不僅在書中追述了諸多中國古代著名隱士的生平事蹟,用以印證隱士作為一種中國文化傳統的歷史淵源,還對隱士的社會身份及其本質進行了探討。他說:“道德和政治之間的矛盾是隱士傳統的核心。”

聽說當年那些真正的隱士很多人已經西去,留下很多舍利。這些人都是大隱之人。

當代仍然的很多隱居者。

2015年,《新快報》報道,在終南山,隱藏著不少小廟、道觀和茅屋,不少人居於其中苦修參悟,他們之中有放棄百萬年薪的企業經理,有20多歲的女攝影師,有從公安部辭職潛心作畫的畫家。據稱,有50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修行者隱居在此。

隱居,有大隱有小隱,與那些上升到道德和社會的哲學層面,或上升到人在精神上的升維神學層面的“大隱修士”相比,大多數人選擇的小是小隱。

小飛就是小隱之士,他這樣回答隱居的心態。

大睿:最近關於隱居的新聞不少,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怎麼家裡就呆不下去了呢?好熱鬧不嫌事兒大的我特意查了查,大多數都是厭惡城市生活吵鬧紛雜壓力山大,就都避到山上去了。

小飛:一說到隱士,“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神秘,“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飄逸,這幾個關鍵詞就能把人整得五迷三道的。這就和去西藏必騎行318線,去雲南必看香格里拉一樣,人一多就有點變味。畢竟修行從來就不是享福的過程,不然為什麼會有苦行僧這個名詞。大多數人隱居,圖的只是一份輕鬆,遠離城市爾虞我詐人聲喧囂的輕鬆。

大睿:不為生存壓力所累,山間喝泉水種蔬菜打打坐拍拍照練練畫做做飯發發微博……對於還得在職場打拼為家務忙碌的絕大多數的我們來說,絕對是神仙似的日子。但作為大俗人,我好想偷偷問隱士們一句煞風景的話:上了年紀的父母需要你們照顧嗎?孩子上學放學誰接送啊?總裁說走就走員工都安置好了吧?畫家攝影師半年打工半年隱居,天上和人間的生活轉換得還自如吧?唉,我等俗人牽掛太多,難免得替高人操點兒這俗世的心。

小飛:入世出世哪有那麼容易,我理解的一些人隱居無非就是,生活中走得太快難免失卻本心,找一個清靜地方,自己慢慢琢磨一些事,琢磨明白之後,該幹嘛幹嘛。老人生病的醫保你得去報銷了吧,房子裝修是半包還是全包啊,孩子今年幼兒園還沒著落呢……這都是生活瑣事,但這也是修行。

大睿:隱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生活方式的選擇,而隱居高人自古就是極小眾人群,除極少數是完全歸隱不問仕途的,大多數還是與仕途、與俗世功名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隱了又出,出了又隱,難免還是牽掛身外之物。而現代人看厭繁華紛擾,寧願求得清靜,我倒覺得如果一切安排妥當,有一處安心之所確是好事,但是一邊隱居一邊刷微博秀隱居的,總有點怪怪的。

小飛: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床”,啊不對,“小隱隱於野”,真正要隱全乎在心,何必在乎是否在終南山,是否住在草廬中?真的在乎這種形式,用佛家的話來說,未免著了相。

73歲的梁紹基隱居深山30年,養蠶、創作藝術品。

“在現在的社會,我不會妒忌別人,我覺得每個人能夠做到自己想做的東西,就是最大的回報。”

貝加爾湖畔的獨居者泰松隱居,則是為了更多的時間來讀書,他說:“我有書來不及讀”。

簡單的一句話,代表著他對自由生活方式的身體力行。

每天讀書、釣魚、爬山,體驗了一把在冰湖的孤寂生活。清晨他閱讀寫作、爬山看日出,晚上在貝加爾湖上的冰洞裡洗澡。空閒時,撿起路邊的枯樹枝製作捕食工作,在湖邊垂釣,一天的食物便寄託於此了。他與防護林的巡邏員送給他的兩條小狗共同生活在原始的俄羅斯小木屋裡,他不得不把小狗留下,以便有熊靠近的時候,小狗們的吠聲可以及時預警他。

▲泰松在貝加爾湖的冰洞裡洗澡

▲在湖邊散步的泰松

▲泰松把撿到的枯枝打磨成矛尖

▲湖邊垂釣的泰松

雪茄、伏特加、60本書,他所帶來的無非就是這三樣東西。一箱子的書本是他的精神寄託,如果有人問起他為何要把自己封閉起來,那麼,“我有書來不及讀”就成了他理所應當的回答。

“讀書,就是一場聖賢的靈魂與自己的對話。不要輕易說孤獨,不要輕易說無聊,獨處時可做的事情太多了,怕的是,社交軟件那對話框裡的虛無情感早已俘獲了你的靈魂。”

“廣東佛山‘金領’放棄百萬年薪,隱居終南山上修行”,“80後畫家4000元租下終南山小院,隱居山林3年多”,越來越多的人隱居,捨棄外面的燈紅酒綠,跑到人跡罕至的地方生活,一時之間成為了某些人所憧憬的生活方式。

隱居也好,環遊世界也好,都是對人生和世界充滿好奇心和行動力的勇敢選擇。

面對著紙醉金迷,大多數人選擇跟隨世俗去追求慾望,但是總有人,深諳自己所要生活的樣子,勇於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你,開始了嗎?


美人豐盛

環遊世界和隱居相比,哪個難度更大?對我來說環遊世界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隱居就容易多了。

這個問題就回答完了嗎?沒有,因為問題後面還有個為什麼,那麼為什麼呢?

1.環遊世界首先第一點就是要規劃線路,那麼問題來了你是要一次搞定還是分多次搞定呢?哪些地方是一定要去的呢?要不要去下南極和北極呢?要不要去沙哈拉沙漠?是不是每個大洲都要留下足跡呢?

當然隱居也是要想想去哪?找個幽靜的山林或者偏僻的鄉村,這應該不難吧。

2.當規劃好了環遊世界後,就要開始準備啟程了。那要準備一些什麼東西呢?護照是重點,因為

護照是你在國外的身份證明。還有簽證,這個很複雜,因為你不是去一個國家,所以要先研究好線路,要了解哪些國家是免籤,哪些國家是落地籤,哪些國家要去申請簽證。還有些國家入境可能需要《國際旅行健康證明書》和《國際預防接種證書》,所以最好還是準備一下。另外還要準備現金,信用卡等等,因為目前手機支付還沒有普及到全球。照片也要準備幾張,怕要急用。

隱居就簡單多了,帶好身份證和現金就可以了。

3.你在電視或手機裡看別人環遊世界是多麼的開心快樂,其實他們的另一面你是看不到的。外國也不是什麼都好,也有小偷,騙子,敲詐的。如果你的護照丟了,那你就會十分的麻煩。煩躁的情緒會影響你接下去的行程,所以整個環遊世界的旅程不會那麼一帆風順的,病了怎麼辦,飯不合口味,錢丟了,迷路了,手機進水了等種種情況會讓你焦頭爛額。還有語言不通,習俗不同,水土不服都要你一一解決。所以出去前要建設好自己的心理,千萬不要在異國他鄉崩潰。

隱居是你在城市的環境中感到困惑,想要自己在一個獨立空間好好的審視一下自己的未來,並不是要你去孤獨終老。也許哪天你想通了,就可以開開心心的回來了。

就難度來說的話,環遊世界比隱居的難度更大,這是我的認為。

就效果來說,環遊世界是讓你看看外面的世界,而隱居是讓你看看自己內心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