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耿专栏|十万小龙虾,杀入俄罗斯,驰援世界杯

进入6月,世界杯的热辣气息已明显地燎到人的脸庞。在这带着味道的热气中,十万只湖北产小龙虾正乘坐中欧班列发往莫斯科,去征服世界杯看客的味蕾。

在我们的记忆中,与“夏天”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事物有宵夜、啤酒、球赛、麻小,这四样凑在一起的机会,就得等到起码两年才轮一次的世界杯和欧洲杯吧。

感谢头脑灵活、四肢勤奋的商人,这次将小龙虾直接运到了世界杯现场,使足球与小龙虾零距离,而不只能隔着电视屏幕发生关系,这或许将是一段与爆米花和电影院的姻缘相当的史诗级爱情。

刘耿专栏|十万小龙虾,杀入俄罗斯,驰援世界杯

看电影时为什么吃爆米花?这是美国商人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创造。中国商人更有使“马牛其风”跑成一股风的水平。他们已经在“双十一”这个纯粹无中生有地造出来的购物节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相信小龙虾能够顺利“攻占”世界杯,然后又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看球赛怎么能没有小龙虾呢,会成为全世界球迷不证自明、天经地义的看球习惯。

中国许多方面仍处在发展中国家水平,但在经商方面,已是发达国家水准。所以,对于国足未能出现在世界杯赛场,不必耿耿于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有尺有寸,有3寸长的小龙虾,也有5尺长的国足运动员,无论谁去世界杯都是一样的,都代表着中国。

唯一感到忧伤的或许是小龙虾本尊了,它们即将去往罗刹。“罗刹”是在中国元、明朝时对俄罗斯的称呼。这个词的本意是南亚次大陆的土著名称,来自梵语,自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后,凡遇恶人恶事,皆称罗刹。对于球迷而言,是前一种罗刹,对小龙虾而言,是后一种罗刹。不过,小龙虾也不必过于难过,无论国门内外,归宿是一样的,不外乎香辣、蒜蓉和十三香等几种归宿,你们起码是到过远方的小龙虾,仅此一点,已比国脚们不知高到哪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