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把當年的日本侵略者叫做“鬼子”?你是怎麼看待“鬼子”的


其實一直有一個疑問,現在的抗日影視劇中,為什麼把日本人叫做日本鬼子?這個“鬼子”的喊法由來是怎樣的?

早在明清以來,我國沿海一帶常受到日本海盜的侵擾,“倭寇”就是當時對日本海盜的稱呼。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軍隊入侵中國,由於洋人的長相在當時人看來非常怪異,慢慢的“洋鬼子”成為外來入侵者的代名詞。

而日本由“倭寇”變為“鬼子”是怎麼來的呢?有兩個說法,第一個是在甲午戰爭前,李鴻章出使日本談判,在談判會上,日本人突然亮出一個對聯:“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並肩居頭上,單戈獨戰”,這是日本人炫耀他們軍隊兵強馬壯可以踏平大清,李鴻章毫不示弱的對出下聯:“倭人委,襲龍衣,魑魅魍魎,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意思是日本倭寇來偷大清龍衣,但變成了小鬼跪在大清龍衣旁,被大清手到擒拿!


自此以後,國人對日本入侵者由“倭寇”而改叫為“鬼子”了。

還有一個說法是“鬼子”這個詞在日語中有三個意思,一是長得不像父母的孩子,二是出生時就已經長了牙的孩子,三是像鬼一樣胡來的人。早期在日本留學的中國青年覺得“鬼子”這個詞非常適合日本侵略者,尤其是日本在中國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像惡鬼一樣毫無人性,於是將入侵中國的日本人稱為“鬼子”。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惡行罄竹難書,用惡鬼形容毫不誇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