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的收藏從經濟收藏角度是可取,為何卻成了敲響政府滅亡的喪鐘

“水有源,樹有根”,清代機制銅元始鑄於光緒二十六年,止於宣統三年,版式約上千種,當時錢面為“光緒通寶”字樣,到光緒三十二年清政府宣佈立憲,下令停鑄“光緒通寶”,改鑄“大清銅幣”。至宣統三年,鑄行了二十文、十文、五文三種銅幣,鑄量較少,不久辛亥革命爆發,“大清銅幣”便成了敲響清政府滅亡的喪鐘。

錢幣的收藏從經濟收藏角度是可取,為何卻成了敲響政府滅亡的喪鐘

有幸得大清銅幣一組,二十文重量:11.1g,直徑33.2mm,十文重量:7.3g,直徑:28.3mm。二十文的大清銅幣呈現紅銅色,十文呈現墨綠色,錢幣正背面版型相同,大小十文偏小。珠圈內鐫有大清銅幣,珠圈外上環鐫有滿文“大清銅幣”字樣,下環分別鐫有“當制錢二十文”、“當制錢十文”,左右兩側鐫有已酉;背面是蟠龍圖案,上方鐫有宣統年造,外環的英文標明瞭那是我國與外國的接觸。

錢幣的收藏從經濟收藏角度是可取,為何卻成了敲響政府滅亡的喪鐘

錢幣的收藏從經濟收藏角度是可取,為何卻成了敲響政府滅亡的喪鐘

大清銅幣使用具有主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收集多種多樣的銅幣成了藏者們的目標。收藏銅元最好不要一開始去刻意收藏稀少錯版、合背、合面等等,可從普通版本開始收藏,無論從經濟角度還是收藏角度,都是可取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