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為什麼沒有去找過郭襄?

侯崇飛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來形容峨眉派創始人“郭襄”女俠的一生情感羈絆很是貼切吧!明明是《神鵰俠侶》的人物,卻也出現在《奇天屠龍記》的開端。這個人物從少女到最後看破紅塵,在峨眉山上出家,她的一生註定是孤寂的,名字出於父母鎮守襄陽的信念,取名“襄”字,郭襄秀美豪邁,容貌三分像黃蓉,因處事風格亦正亦邪,姐姐郭芙給她取了“小東邪”的綽號!她平生遊歷江湖,結交朋友。更是與武當派的創始人,一代宗師“張三丰”有著頗深的淵源,只可惜他二人終究是此情可待成追憶!

“張君寶”在《倚天屠龍記》中開篇露面,描寫的過於簡單含蓄。此時他還是個少年,見了郭襄便臉紅,感覺非常的微妙,二人其樂融融,以至於百歲後,回想起那段時光,還無比留戀!表情略帶著幸福的憧憬,好像又回到了那個懵懂的少年,哪裡還像一代宗師呢!武當不禁婚娶,而張三丰孤單一生,莫非真的是屬意“郭襄”非她莫屬!

二十歲的“郭襄”途徑少室山,欲拜訪少林寺的(無色禪師),巧遇何足道等人。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情竇初開的少年“張君寶”見到了美麗率真的小姐姐“郭襄”!便害羞起來,一眼難忘,到那時“郭襄”已屬意於神鵰大俠(楊過),並且四處尋覓!陰差陽錯之下,“張君寶”趕走(何足道)等人,所用的武功被認為是偷藝之徒,所用的羅漢拳非覺遠親傳。而被逐出師門。“郭襄”自己就是苦命人,見次情景,便要把“張君寶”送去襄陽,父母那裡,想給他一個好歸宿!為他前途謀劃,還送了他(金絲鐲)作為信物!而“張君寶”觸景生情,生下感悟,決定不去寄人籬下。而自立門戶!獨自一人上(武當山)修煉,終於融會貫通,體悟了武功道學的真諦!成為了一代宗師,又收了(武當七俠)為徒弟!

而“張三丰”作為一代武學宗師,專研武功的功夫絕對是常人無法比擬的!按照(掃地僧)的理論,佛學精深,武功越高,那麼是不是可以解釋“張君寶”到“三豐真人”的修為也是極高的,對於人世間的是非恩怨早就看透,而心胸豁達!那麼對於感情中,面對“郭襄”為何如此呢,少年時一見傾心的人,分別後,卻始終未見!而“郭襄”更是大起大落之後決心出家,淡然塵世!不問情愫!這兩個人的心,必定不是普通之輩能比的,不拘泥於形式,大悲大喜,心下安寧,更別提斤斤計較的“兒女情長”了!

有情,不一定相見,無愛,必然灑脫,“郭襄”與“張君寶”可能是彼此一生美好的羈絆,放在心底的憧憬,沒有繁文縟節,卻心心相惜!更像是人生的知音。而“郭襄”的俠義精神,也深深觸動了年少的“張君寶”,對她更是有尊重,拜服,這種感情也就超脫世俗了吧,才有了二人後來的成就!每個人一生之中都在苦苦的追尋生命裡至關重要的那個人,因為“愛”有了無盡的心酸和遺憾!要麼一生等痴念,要麼禰成了他人的痴念,何其痛苦!而“郭襄”與“張三丰”的非凡領悟,怎能不懂呢!已經達到了巔峰的境界,自然看開,明理!雖然不曾再見面,但某種意義來說,他們是以心相交,才得以長存!直到最後“張三丰”百歲回憶起來,卻還亦如初見!


破刀客

《倚天屠龍記》裡原文有答案了。

郭襄笑道:“這麼說來,你師父非但不是受罰,反而是在練功了,倒是我的多事。”張君寶忙道:“姑娘一番好心,師父和我都十分感激,永遠不敢忘記。”

郭襄輕輕嘆了口氣,心道:“可是旁人卻早把我忘記得一乾二淨了。”

  只聽得樹林中一聲驢鳴,那頭青驢便在林中吃草。郭襄道:“張兄弟,你也不必送我啦。”呼哨一聲,招呼青驢近前,張君寶頗為依依不捨,卻又沒甚麼話好說。

  郭襄將手中那對鐵鑄羅漢遞了給他,道:“這個給你。”張君寶一怔,不敢伸手去接,道:“這……這個……”郭襄道:“我說給你,你便收下了。”

  張君寶道:“我……我……”郭襄將鐵羅漢塞在他的手上,縱身一躍,上了驢背。

這日午後,來到一座大山之前,但見鬱郁蒼蒼,林木茂密,山勢甚是雄偉。一問過路的鄉人,得知此山名叫武當山。

  他在山腳下倚石休息,忽見一男一女兩個鄉民從身旁山道上經過,兩人並肩而行,神態甚是親密,顯是一對少年夫妻。那婦人嘮嘮叨叨,不住的責備丈夫。那男子卻低下了頭,只不作聲。

  但聽那婦人說道:“你一個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立門戶,卻去依傍姐姐和姐夫,沒來由的自己討這場羞辱。咱們又不是少了手腳,自己幹活兒自己吃飯,青菜蘿蔔,粗茶淡飯,何等逍遙自在?偏是你全身沒根硬骨頭,當真枉為生於世間了。”那男子“嗯、嗯”數聲。那婦人又道:“常言道得好:除死無大事。難道非依靠別人不可?”那男子給妻子這一頓數說,不敢回一句嘴,一張臉脹得豬肝也似的成了紫醬之色。

  那婦人這番話,句句都打進了張君寶心裡:“你一個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立門戶……沒來由的自己討這場羞辱……常言道得好,除死無大事,難道非依靠別人不可?”他望著這對鄉下夫妻的背影,呆呆出神,心中翻來覆去,盡是想著那農婦這幾句當頭棒喝般的言語。只見那漢子挺了挺腰板,不知說了幾句甚麼話,夫妻倆大聲笑了起來,似乎那男子已決意自立,因此夫妻倆同感歡悅。

  張君寶又想,“郭姑娘說道,她姊姊脾氣不好,說話不留情面,要我順著她些兒。我好好一個男子漢,又何必向人低聲下氣,委曲求全?這對鄉下夫婦尚能發奮圖強,我張君寶何必寄人籬下,瞧人眼色?”

  言念及此,心意已決,當下挑了鐵桶,便上武當山去,找了一個巖穴,渴飲山泉,飢餐野果,孜孜不歇的修習覺遠所授的九陽真經。

張君寶對郭襄不捨。

郭襄主動要走了,而且想著的是楊過。

張君寶覺得,去到了襄陽,見到了郭靖郭芙,也是低聲下氣、委曲求全、寄人籬下、瞧人眼色。但骨子裡,他知道:去到了郭襄身邊,恐怕也始終不是主角。

所以,不去了。

趙敏來要滅武當山時,張三丰最後叮囑的一句話:

張三丰從身邊摸出一對鐵鑄的羅漢來,交給俞岱巖道:“這空相說道少林派已經滅絕,也不知是真是假,此人是少林派中高手,連他也投降敵人,前來暗算於我,那麼少林派必遭大難無疑。這對鐵羅漢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俠贈送於我。你日後送還少林傳人。就盼從這對鐵羅漢身上,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說著大袖一揮,走出門去。

這鐵羅漢,是張三丰的尊嚴,也是張三丰的情義。

已經夠了。


紅樓尋夢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華山絕頂,少室山中,他遇到她,何嘗又不是一見誤終身?

然而,這一誤,誤出來的卻是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

那一天,趙敏率眾圍攻武當,被空相暗算的張三丰從身邊摸出一對鐵羅漢,“這對鐵羅漢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俠贈送於我。你日後送還少林傳人。就盼從這對鐵羅漢身上,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張真人說著大袖一揮,走出門去。

鐵羅漢從身邊摸出來,滿滿都是對郭襄的懷念!如若不是心愛之人所贈,他會帶在身邊嗎?而這一帶已經是100多年!

那一年,張三丰還叫張君寶。那一天,年輕的郭二小姐與少林寺羅漢堂首座無色不打不相識。下山之即,一少年遠遠在後跟著。郭襄笑問:“張兄弟,你也來送客下山嗎?”張君寶臉上一紅,應了一聲:“是!”他的臉為什麼會紅?因為這是他第一次見了後就不會忘記的人。

郭襄循路下山,張君寶在後相距五六步,不敢和她並肩而行。他又為什麼不敢?一個少林寺中掃地烹茶的小廝,面對羅漢堂首座的貴客,默默在身後送一程,興許已經很幸福。

分別之時,他依依不捨,卻又沒什麼話好說。郭襄將手中的鐵羅漢塞在了他的手中,縱身一躍,上了驢背。

他做夢都沒有想到她會送他一對鐵羅漢。興奮地回到少林寺,每天不知道要拿出來看耍多少次,聞一聞,似乎還有她手上的清香。

再見到她時,是十天之後。少室山上,少林寺中,他一戰成名,用從鐵羅漢中學來的拳法羞走崑崙三聖何足道,然而自己也面臨困境。關鍵時候,覺遠大師將他和她裝在水桶裡,成功突圍出少林寺。少室山下,深山之中,覺遠背完九陽真經後圓寂。16歲的張君寶不知道何去何從。她讓他拿著金絲鐲去投奔她的父母――名震天下的郭靖、黃蓉。說完,轉身而去。

這一轉身,轉出了一位峨嵋創派祖師,更轉出了一位武當張真人。

多年後的一天,殷素素問俞蓮舟:“這一位郭襄郭女俠,怎地又不嫁給張真人?”

俞蓮舟道:“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後,此後沒再見過面。恩師說,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於一個人,那便是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死蒙古大汗的神鵰大俠楊過。郭女俠走遍天下,找不到楊大俠,在四十歲那年忽然大徹大悟,便出家為尼,後來開創了峨嵋一派。”

有的人,一遇到,就會記住一輩子。

少室山下分手之後,他真的沒有去找過她嗎?他又怎知她鍾情的是楊過?他生平專殺韃子難道與郭靖夫婦沒有關係嗎?

也許,他一生都想證明一件事,他強過她心中的那位大哥哥!

張君寶其實和郭襄就見過兩次,一次是在《神鵰》結尾,華山之巔;一次是在《倚天》開頭,少室山上。

華山之巔,郭襄為君寶包紮了受傷的腦袋,此時的君寶只是“好生感激”;少室山上,郭襄覺得少林寺欺負了覺遠和君寶,要帶他們離山,他們卻不答應,無色禪師平息衝突,送郭襄下山,此時君寶“遠遠在後跟著,不敢走近”,郭襄說:“張,你也是來送客的嗎?”君寶竟然臉一紅,應了聲“是”,跟在身後,相距五六步,不敢並肩而行......

多像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年,暗自傾許女神的羞赧模樣。

後來,覺遠擔著郭襄和張君寶一路追風逐月,臨終背出九陽真經,隨後君寶埋葬了覺遠師父,隨後與郭襄分離,此後再不曾見。

郭襄女神送給君寶的是一對鐵羅漢,要君寶去襄陽尋她父母,能有一番前途。只是半道之上,君寶聽見了一對夫妻的對話:

那婦人這番話,句句都打進了張君寶心裡:“你一個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立門戶……沒來由的自己討這場羞辱……常言道得好,除死無大事,難道非依靠別人不可?”張君寶想,“郭姑娘說道,她姊姊脾氣不好,說話不留情面,要我順著她些兒。我好好一個男子漢,又何必向人低聲下氣,委曲求全?這對鄉下夫婦尚能發奮圖強,我張君寶何必寄人籬下,瞧人眼色?”

是的,十六七歲的張君寶即便是情竇初開,對郭襄女神有所情愫,然而女神既心念著霸道總裁全民男神楊過,也見過無數世面躋身江湖上流階層,父親郭靖母親江湖第一大幫幫主,外公桃花島島主,其實完全是白富美的人設!

而看自己孑然一身,父母不詳,少林寺中打雜的,甚至連正規弟子也不是,無依無靠,無事無業,一無所成的江湖底層小屌絲,如何能得?

愛,不是佔有!假如,你有著強大自尊心,卻也有著卑微的自卑心,要得到上流階層有所聲望的女神芳心,是否也會:不如先做事業,再談感情?

03

只是,待到事業有成,卻已了無凡心!

張無忌12歲的時候,初遇滅絕師太,書中描寫她“是個美女,四十四五歲,但是兩條眉毛向下斜”。假設她45歲,張無忌十歲的時候,張三丰正好百歲壽誕,所以當時張三丰102歲,跟滅絕差了57歲。

我們知道,但凡一個門派的建立,肯定是收了幾個徒弟之後了。至少也要在收第一個徒弟之後。那麼張三丰什麼時候收的宋遠橋呢?這個書上沒說,但有過描述。

張翠山十年後,從冰火島回來,此時張無忌約10歲,張三丰百歲。張翠山看見宋遠橋。宋遠橋穿著道裝,臉上神情沖淡恬和,一如往昔,相貌和十年之前竟無多大改變,只是鬢邊微見花白,身子卻肥胖了很多,想是中年發福。相貌跟十年前沒差別,那十年前怎麼地也得三十開外。鬢邊花白,說明宋遠橋也得年近40-50了吧。

假如此時折中來算,宋遠橋45歲,那麼張三丰最早也得在50-55歲的時候收了宋遠橋,還得在宋遠橋剛是嬰兒的時候,才開始建派。只收了一個徒弟的時候,門派還沒進到天使輪,肯定要經歷漫長的發展期,等到收了俞岱巖張松溪,這個門派才有可能初具規模。

等到熬過創業期,張三丰已經70開外了。這時候還想什麼情愛啊。

那創業前他在幹什麼?那時候正是想妹子的好時候。書中寫到,十六七歲的張三丰在山洞裡數年,消化九陽真經,其後十餘年讀道藏,想明白了,這算是道成,這時候已經小四十了。但這只是道成,武功還沒成。等到真的武功大成,說不定就五十多了。

那個時候,郭襄在幹什麼?

郭襄在四十歲前,應該走遍天涯海角,說不定也去找過男神楊過,但斷然不會打擾他們的美滿生活,40歲時,創立峨眉派。郭襄比張三丰大兩歲,那時候張三丰38,還在練功呢。還沒自立門戶,更別說成為一代宗師,在江湖上名號響亮了!

04

當功成名就,聲名遠播,已是白髮之年,所謂的情愫也好,情思也罷,怎麼會勘破不了?

現在你對我愛答不理,以後我讓你高攀不起。當然這句話在這裡不太合適。女神郭襄也許從未想過君寶心中曾有那麼一絲情愫,也並未對君寶愛答不理。

女神還是可以拿來勵志的,至少,君寶成為三豐宗師,是有一點鞭撻的......

在現實的世界裡我們永遠不會相識。我依舊期待某天的某個街角默然的擦肩。


用戶154844511

答 | 獬執事

《神鵰俠侶》最後一幕沒有留給楊過與小龍女,而是眼見楊過與小龍女並肩下山的郭襄。《神鵰俠侶》洋洋幾十萬字,讀到這裡心要碎兩重,第一重是為楊過與小龍女而碎,第二重則是為郭襄而碎。書裡是這樣收尾的:

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呀啊而鳴,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正是: “秋風清,秋風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不用說“一見楊過誤終生”之語了,此時的郭襄心裡的確在想“相思相見知何日”這個問題,只是楊過身側有小龍女,到底的 “相見爭如不見”。就在片刻之前,張三丰(那時還叫張君寶)與郭襄第一次相遇。或許是張君寶還不諳男女情事,又或許是彼時的郭襄也不過是一個“求不得”的小女孩,遠沒有那般魅力,張君寶並沒有對眼前這個“大姐姐”有更多的印象。書裡如此道來:

郭襄回頭過來,見張君寶頭上傷口兀自汨汨流血,於是從懷中取出手帕,替他包紮。張君寶好生感激,欲待出言道謝,卻見郭襄眼中淚光瑩瑩,心下大是奇怪,不知她為甚麼傷心,道謝的言辭竟此便說不出口。

在金庸的世界裡,一次包紮已經足夠點燃愛情的火花了,但張君定此時對郭襄顯然沒有任何超乎常情的感覺——直到《倚天屠龍記》的第一章,這種感覺才變得不一樣。在《倚天屠龍記》的開始,郭襄先是跟無色過了十招,“張君寶在旁看得出神”;而後郭襄要走,“張君寶臉上一紅”,“張君寶頗為依依不捨,卻又沒甚麼話好說”;最後郭襄要送他“鐵鑄羅漢”,“張君寶一怔,不敢伸手去接”,最終還是接了。

張君寶愛上郭襄,也就是這個時候——如果說之前那個郭襄還只是一個小姑娘,那此時的郭襄已經郭家有女初長成。郭襄出塵脫俗,名門之後,武功在她那個年紀已經頗為非凡,再加上游歷了江湖之後自有一股豪邁之氣,對張君寶這個未諳世事、剛剛開始步入青春期且沒有接觸過異性少林弟子來說,殺傷力近於正無窮。於是這一對“鐵鑄羅漢”就再也沒有離開張君寶。

而當張君寶遇到俞岱巖時,張君寶已經成了張三丰。張三丰是這麼說的:“這對鐵羅漢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俠贈送於我。你日後送還少林傳人。就盼從這對鐵羅漢身上,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

要說張三丰只是為“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顯然不止於此。但此刻的張三丰也已經武林泰斗,閱盡人間滄桑了。郭襄在張三丰心裡,更是一個象徵,一個回不去的印痕,一個雋永的座標。郭襄只屬於張君寶,而一旦張君寶變成了張三丰,郭襄也就成了“郭女俠”了。張君寶會去找郭襄,但張三丰不會去找郭女俠,因為時光啊,回不去了。

就如同那一對鐵羅漢啊,畢竟是後人的故事了。正如同張三丰瞧著郭襄的遺書時的感嘆:“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亞歐研究寮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如詩一般。

這兩個人實在是太相似,彷彿是命運故意在設置這樣一個輪迴,造就兩段至真至切之情,兩段難訴說的相思,兩個武學宗師,兩個傳世的門派。

初識時境遇是相似的,傾心於心中的他/她時,來得晚了。

與郭襄相識之時的張三丰,不是張三丰也不是張真人,而是張君寶,一個清朗俊逸的少年。對一位為他包紮傷口的小姐姐心生好感,對出手相救自己的小姐姐暗暗傾心,一如當初的郭襄,銘記著十六歲那年,漫天絢爛的煙花。

可是郭襄的大哥哥心裡有一個絕世無雙的小龍女,可是張君寶的小姐姐心裡有一個世無僅有的楊過。都是一份“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的緣分。

可他們誰也不會主動去接近對方的。一旦分別了,便是永遠的分別了。

郭襄的心裡放不下楊過,於是遍遊天下,可若真的想去找他,又怎會尋了一生,未有一面相逢。所謂的遍尋天下,不過是讓心平靜下來的藉口。

張君寶的心裡也放不下郭襄,所以他成為了張三丰,在峨眉旁立了武當,卻一生中再沒與郭襄相見。就連何足道,也是見了郭襄許多面。若真有心相接近,又怎會如此。

對郭襄而言,楊過是神,是偶像,加之與小龍女的般配,這段情只能是暗藏心底,她永遠不會去打擾這對神鵰俠侶。對張三丰而言也是同樣,他不需要和這個小姐姐在一起,在自己的心裡,她太過神聖如偶像,反不能褻瀆。但她可以一直留在自己心裡,即使過了千年百年,心中的她仍然是那個那個明慧瀟酒的少女。

只要想起他/她,心裡是滿的,也是暖的。

一切便夠了。


笑侃江湖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華山絕頂,少室山中,他遇到她,何嘗又不是一見誤終身?

然而,這一誤,誤出來的卻是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

那一天,趙敏率眾圍攻武當,被空相暗算的張三丰從身邊摸出一對鐵羅漢,“這對鐵羅漢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俠贈送於我。你日後送還少林傳人。就盼從這對鐵羅漢身上,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張真人說著大袖一揮,走出門去。

鐵羅漢從身邊摸出來,滿滿都是對郭襄的懷念!如若不是心愛之人所贈,他會帶在身邊嗎?而這一帶已經是100多年!

那一年,張三丰還叫張君寶。那一天,年輕的郭二小姐與少林寺羅漢堂首座無色不打不相識。下山之即,一少年遠遠在後跟著。郭襄笑問:“張兄弟,你也來送客下山嗎?”張君寶臉上一紅,應了一聲:“是!”他的臉為什麼會紅?因為這是他第一次見了後就不會忘記的人。

郭襄循路下山,張君寶在後相距五六步,不敢和她並肩而行。他又為什麼不敢?一個少林寺中掃地烹茶的小廝,面對羅漢堂首座的貴客,默默在身後送一程,興許已經很幸福。

分別之時,他依依不捨,卻又沒什麼話好說。郭襄將手中的鐵羅漢塞在了他的手中,縱身一躍,上了驢背。

他做夢都沒有想到她會送他一對鐵羅漢。興奮地回到少林寺,每天不知道要拿出來看耍多少次,聞一聞,似乎還有她手上的清香。

再見到她時,是十天之後。少室山上,少林寺中,他一戰成名,用從鐵羅漢中學來的拳法羞走崑崙三聖何足道,然而自己也面臨困境。關鍵時候,覺遠大師將他和她裝在水桶裡,成功突圍出少林寺。少室山下,深山之中,覺遠背完九陽真經後圓寂。16歲的張君寶不知道何去何從。她讓他拿著金絲鐲去投奔她的父母――名震天下的郭靖、黃蓉。說完,轉身而去。

這一轉身,轉出了一位峨嵋創派祖師,更轉出了一位武當張真人。

多年後的一天,殷素素問俞蓮舟:“這一位郭襄郭女俠,怎地又不嫁給張真人?”

俞蓮舟道:“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後,此後沒再見過面。恩師說,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於一個人,那便是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死蒙古大汗的神鵰大俠楊過。郭女俠走遍天下,找不到楊大俠,在四十歲那年忽然大徹大悟,便出家為尼,後來開創了峨嵋一派。”

有的人,一遇到,就會記住一輩子。

少室山下分手之後,他真的沒有去找過她嗎?他又怎知她鍾情的是楊過?他生平專殺韃子難道與郭靖夫婦沒有關係嗎?

也許,他一生都想證明一件事,他強過她心中的那位大哥哥!


用戶59027142380

和“志向、脫俗”無關。這事,終究不過一個“情”字。

郭襄一生未再次見到楊過。你以為她當真找不到?

你看啊,襄陽危機,楊過送來玄鐵重劍;黃衫女子自稱古墓後人;全書故意避開描寫“郭襄是否有去古墓尋找”;見到昔日故友卻只問是否有神鵰大俠的事蹟。

是啊,怎麼找不到,是不願找到啊。找到又能如何?難道還能娶了自己?打擾人家的生活不說,見到之後又要分離,不過日後徒增思念。

於是,就不見面吧。但相思難遣,只有走遍天涯,試著去找找他的事蹟聽聽。

張君寶也是一樣。你以為他是聽了山下夫妻的一番話有所頓悟?

那不過是他的藉口,你信不信哪怕沒有這對夫妻,一隻鳥奮力捕食他也能悟出同樣道理。

去找郭靖必然能拉近關係,等郭襄回來,還可日日相伴幾年。可那有如何?難道能娶了她?明知她愛一人愛的如此情深,難道自己還去打擾?日後就算相見,自己這痴心妄想只能平添痛苦。那,不如不見。終生不見。

你以為的理由啊,都是藉口。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這是一切的答案。

只是時光荏苒,剎那芳華。

見了面又能怎麼樣?有一個姑娘她對你很好,你知道再也不會遇到這樣一個姑娘,也再不會有別的姑娘住進你的心裡了。同時你心裡知道那個精靈一般的女孩對你很好,可她心裡永不會有你。她臨走之前塞了一對鐵鑄的羅漢給你,此後一百年間你無論去哪裡都帶著它們,彷彿那個姑娘還在你身邊。一百年吶,滄海桑田,朝代改換,物是人非。這一百年裡有多少驚才豔豔的人傑銷聲匿跡,有多少價值連城的珍寶就此絕跡,有多少絕世的武功失傳。你在這一百年裡可能殺死了很多人,你也險些被很多人殺死,你逃過一個又一個危局,你每次死裡逃生都很狼狽,甚至兵器都來不及撿起。可她給你的鐵鑄羅漢你從來沒有丟過。終於一百年過去了,她在峨眉開宗立派,你也在武當開宗立派。她已經駕鶴西去,你還活著,閱遍三千道藏,踏破天涯海角,身邊卻仍帶著她給你的那對鐵羅漢。你的宗門被人踏上山來,有滅宗之險。可你第一時間想起的不是宗門滅絕與否,而是那對鐵羅漢,那對一百年前她給你的,你隨手就能摸出來的羅漢像。你摩挲著鐵羅漢,心裡想著那些年和她在一起的年少時候,最後還是放下了。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知她安好,便已足夠。找她不找她,見她不見她有有何區別?

金庸先生作品極好,但書中能令我感動到熱淚盈眶的場景不多。不知道金庸老爺子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寫出這一段的,當我看到百歲張三丰從身邊摸出的,百年前郭襄給他的羅漢的時候,心裡卻沒由來的一酸,不覺垂淚。這哪裡是創立武當,創出太極拳太極劍的絕代宗師?這分明是當年遇見郭襄卻懵懵懂懂的張君寶。等了百年才等來一句“大袖一揮,走出門去。”,再也不欠誰的。邋遢老道,心最澄明。至情至性,唏噓可嘆。


飄落的白羽毛

太極宗師張三丰一生未曾娶妻,難道他不喜歡女人嗎?還是他早已脫離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當然不是,他不但喜歡女人,而且喜歡的還不是一般的女人,因為他所喜歡的這個女人,是郭靖黃蓉的天之嬌女,是神鵰大俠楊過的紅顏知己,是江湖中一個可以橫著走都無人敢惹的女人。
張三丰在愛上郭襄時,當時自己只是一個無名小卒,郭襄是張三丰心中的天,而張三丰對於郭襄來說,則無足輕重,因為傾慕與她的男人太多了,壓根就不差他一個。

只是郭襄心中只有楊過,而楊過只有小龍女,這就讓兩個人因此而痛苦了一生,一是郭襄終生未嫁,二是張三丰終生未娶。雖然他們二人的婚姻不順,但他們二人的人生卻又是非常成功的,因為郭襄創立了峨眉派,張三丰創立了武當派,這兩大門派在江湖上都是聲威赫赫的。


文史坊

張三丰年輕時明明對郭襄頗有好感,卻為何不曾去找郭襄呢?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從張三丰本人的性格說起。

張三丰,武學奇才,既是一代武林宗師,開創武當派,也是發明太極拳,純陽無極功的大師。

而他的這些武術,至今廣為流傳,成了強身健體,增強體質的能力。

張三丰先是師從少林,後創武當。為人和睦親善,仙風道骨。他的顯著成就,幾乎源於少年時碰到的一個女孩,是他銘記於心佔有一席之地的女神。

這個女神不是別人,正是郭襄。郭襄,郭靜黃蓉小女,因深戀楊過而不可得,整日到處遊山踏水尋找,因有次尋到少林寺,不曾想卻與年少的張三丰第一次見面,從而使得本不相交的兩條直線意外相遇。

我們都知道,初戀是美好的,也是最讓人記憶深刻的。年前的張三丰,從小出身少林,從未見過女人的他這次卻凡心觸動,畢竟郭襄本也是個天姿國色,活潑可愛的少女。

張三丰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直覺感到戀愛了。在小說中,曾有這樣描述,張君寶(張三丰在少林寺時的法名)與郭襄一起上山時,張君寶在她身後,相距五六步,卻不敢與她並肩而行。當郭襄催促他趕緊走前兩步時,張君寶恭身答應,向郭襄凝一眼,走上前去。

短短數語,讓我們不得不驚歎金庸的用詞恰當好處,這裡的一個“不敢”,一個“凝”,簡直恰到好處的描繪出張君寶當時對郭襄的愛慕,卻心生卑怯的心理。

如果說年少的張君寶因身份地位的懸殊而不敢去找郭襄的話,那麼,在事業有成收徒揚名天下的時候,為何此時的張三丰卻還是不去找郭襄呢?

這其實,一方面緣於張三丰的性格特點,我們在書中看到的張三丰,是一個性格內斂謙遜的人,他不可能像楊過那樣,不受約束,不服教理行規。他也不可能跳出“世俗”與“階級”的圈子。所以,張三丰只能默默承受這一切,即使這段單相思很壓抑,但他仍覺得滿足。

成人後的張君寶,對於愛情,對於少女的心意,張三丰多少也已經知道,此時的他自然明白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就像自已對待郭襄的感情。他不是個糾纏不清的人,更不會追著郭襄不放,而是選擇默默離開,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我想張三丰當時肯定是這樣的心思,你愛的人不是我,那麼若不能相濡以沫 ,那麼不如相忘於江湖吧。

第三點我個人認為,這也或許是源於兩人都是不善表達的人吧,兩人面臨同樣的困境,做出的選擇卻也是驚人的一致,一個開創武當,一個自創峨眉。

或許,這正是,一見楊過終生誤,一別郭襄斷凡塵。

謝謝。


娛樂史記

說白了張三丰年輕時候還是一個屌絲角色,張三丰開創武當派估計在六七十歲了(參見宋大俞二年紀),百歲壽宴上宋大(人到中年,開始發福)往多了數也就是四五十歲,也就是說張三丰比宋大大了五十多歲,就算他十歲入門張三丰也六十多了,你不能說一個徒弟沒有光桿司令一個立個牌子就算開宗創派了吧?😂

所以說張三丰開創武當派的時候至少六七十了。而之前青壯年不過是一個江湖浪子。雖然不知道張真人武功大成是什麼時候,但是估計時間也不會太早,張真人武功基本是自學自悟的,可沒有襄兒那種淵源家學(武當武功跟九陽、少林明顯不同),所以他不可能像郭靖小張那樣學現成的年紀輕輕就成一代宗師了。相反的,郭襄人聰明,什麼九陰古墓桃花島包括金輪一派的武功都會,倚天初期武功低只是因為她懶得練而已,靜下心來鑽研武功很快就能突飛猛進。

也就是說,很可能在郭襄40歲大徹大悟時候,張真人還是一江湖浪蕩,武功不錯但是未必頂級的屌絲中青年而已。而郭襄呢?且不說人品相貌武功文采全是接近頂級,光看身份:郭大俠的天之嬌女,神鵰大俠的紅顏知己,江湖黑白道好漢們十六歲給她過生日,哪怕她沒有武功都能在江湖上橫著走,誰敢不給面子?估計是江湖上的第一女神,拜倒在石榴裙下的不知道有多少,別的不說,就說高富帥何足道條件比張君寶不知道好了多少人家不一樣看不上?張真人也是個要臉有骨氣的人,不會去跟段譽一樣不要臉的糾纏人家。而前面說了因為郭襄身份,整個江湖沒人敢不給面子,張君寶估計連個英雄救美的機會都不會有……

說白了,郭襄在君寶心裡是女神,在但女神眼裡,說不定就是一個小屁孩屌絲青年而已。因為襄兒身邊交際的人太優秀了,論武功人品才情甚至痴情哪一樣都不算出眾,就算在身邊,就算沒有楊過,郭襄也未必看得上君寶,又何必去自尋煩惱?估計郭襄在知道張三丰成名後,最多也就是“啊,沒想到當年覺遠身邊那個傻小子,現在也出息了,不枉我當年送他一對鐵羅漢”的感覺。

張真人對襄兒念念不忘,對徒弟們總唸叨著受過郭女俠恩賜,其實也多少是變相的跟峨眉派拉關係。郭襄在的時候是完全不需要鳥武當派的,要知道跟郭女俠有交情的江湖上不知道有多少(襄兒交遊廣闊),郭襄死後張三丰威名日盛估計峨嵋派才想起這層關係,給武當拉拉關係。

素素問翠山為啥“郭女俠不嫁給張真人呢?”,其實張五說什麼女俠心裡有神鵰大俠,都是他為師傅或者是老張自己的託詞罷了,答案很簡單:年輕時候郭女俠是當時的國民女神,張真人那時候還是屌絲青年,別說有神鵰大俠,就是沒有,論條件,郭女俠單位追隨者排上幾十人也未必輪得到張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