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高考志愿填报卡声称数据有官方背景,多地考试院:不可能有合作

网售高考志愿填报卡声称数据有官方背景,多地考试院:不可能有合作

正值高考进行时,对不少考生和家长来说,除了考场上的奋笔疾书,志愿的填报无异于“第二场高考”。于是,不少商家把准了高三学生家长的脉,推出了各色“志愿填报卡”,每个售价在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并声称有“大数据”支撑,可以指导学生填报志愿,并与各地教育考试院、招生办有合作。

“志愿填报卡”的数据从哪来?

在淘宝搜索“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词,就会出现多家提供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淘宝店家,号称可以通过“大数据”帮助学生填报志愿,甚至可以提前进行大学和工作的专业和职业规划。几名店家均表示,可以通过你预估的分数,测出你被录取的概率。

网售高考志愿填报卡声称数据有官方背景,多地考试院:不可能有合作

“优志愿”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会测试录取概率,把每个学校的录取概率告诉你。他会参照学校每年的录取位置,那么你今年填报的位置也大概会是这个位置,如果你报的位置差得很多,他会提示你这个志愿是有风险的。”

而另一家“天星教育”的工作人员则说:“志愿填报卡主要是测几率。你可以查你想报考那个大学、专业的录取几率,根据你高考的分数测算的,我们有各种算法,只需要一个高考成绩就可以。”

网售高考志愿填报卡声称数据有官方背景,多地考试院:不可能有合作

与此同时,多个产品均号称自己的数据有“官方背景”,与各地教育考试院和招生办有合作。

“志愿填报卡”的质量有保证吗?

“高考志愿指导卡”类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学生家长反映,部分产品的“大数据”库也经常出现信息不全和信息有误等情况,比如某政法类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仅可查询到2015年,而没有近两年的数据;一些专业的名称与实际不符等等。

对此,某产品销售人员介绍,高考后会有更新:“现在有些数据还不太全,我们会在6月20号左右把数据全部都登记上去。”

高三学生家长刘女士则认为,与其把志愿填报卡当做“报志愿神器”,不如把它看做一个协助自己的工具,“这个东西作为一个工具来尝试一下还可以,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它去报志愿。”

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表示,这类产品的兴起有其必然的市场原因,但产品承诺的所谓“内部数据”或者“准确预测”都应当引起家长的警惕。

网售高考志愿填报卡声称数据有官方背景,多地考试院:不可能有合作

“如果说它是按照准确的高考录取规则来对数据进行处理,那对考生来说,它可以免去查询数据的繁琐的工作。但是有的机构说我这个数据来自于学校内部数据,家长无法获知的,这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高考的录取信息,实际上是高校必须公开的信息。所有的家长在这个信息面前应该是平等的。”

熊丙奇分析,“第二方面的问题,就是有的志愿填报系统说我会帮你预测今年这个学校的录取分数,这个肯定也是不对的。高考填报志愿实际上是信息不充分的一个选择,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其他学生志愿填报的走向,就是高校自己也无法预测。”

一对一辅导填报志愿,还能测性格

这类产品不仅提供“志愿填报”的基础信息查询服务,同时还衍生出了性格测试、职业规划的项目,甚至还有名师一对一帮助等等。这些服务也都明码标价,有的名师帮报志愿的要价甚至达到了上万元。

网售高考志愿填报卡声称数据有官方背景,多地考试院:不可能有合作

天一大联考店家介绍:“专家一对一是另外的,报过之后我们给你发一个意向表,你把这个填一下,等高考成绩出来以后,专家给你出这个报考方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面对面的,一种是电话沟通的,电话这种是1999,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就根据你填的表,采集的相关信息,给你出方案。”

专家:选择服务要保持理性

熊丙奇提示高考考生和学生家长,选择此类服务要保持理性,同时,高考志愿归根结底还是学生自己的志愿,而不是家长的志愿,更不是专家的志愿。

网售高考志愿填报卡声称数据有官方背景,多地考试院:不可能有合作

“专家的选择,他其实是专家他自己的判断,那孩子选择大学和专业,必须要由自己兴趣来选择,以及(考虑)他对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规划。这是我们家长必须注意的,也就是说家长可以去寻求一些指导、咨询,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自己的主见。我们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第一不要变成专家的志愿、第二不能变成家庭的志愿,因为高考志愿一定是学生的志愿。”熊丙奇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