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技術加持,被裝上“眼睛”的汽車會帶來怎樣的想象空間?

說到人臉識別,多數人會想到iPhone X的Face ID,會想到支付的“刷臉”登錄以及日常的“刷臉”打卡。但殊不知,人臉識別技術已應用到汽車場景,汽車被安上了“眼睛”,目前駕駛艙內搭載的面部識別技術已在對用戶ID認證、駕駛員疲勞監測,甚至是在自動駕駛等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現在有哪些車企或公司為汽車安上了可以識別人臉的“眼睛”?同為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又有著哪些差別?我們一一來看。

通用Super Cruise——解放駕駛員雙手

在即將帶來的CES Asia上,凱迪拉克將發佈Super Cruise智能駕駛系統,在這套系統中存在人臉識別技術的加持,其用於自動駕駛的模式下,駕駛員注意力的監測。

具體來講,Super Cruise中的人臉識別技術是應用於駕駛員注意力保持系統。在方向盤和儀表盤之間有可以進行面部識別的攝像頭,準確來說是監測駕駛員的眼球,攝像頭可以通過紅外追蹤駕駛員眼球的位置,以確保駕駛員的視線、注意力是否在前方路面上。

這就意味著,駕駛員可以長時間手離方向盤,但是不允許低頭玩手機或者閉眼睡覺。如果發生上述這些情況,系統會發出警報讓駕駛員重新將目光轉移到道路上。

人脸识别技术加持,被装上“眼睛”的汽车会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

系統發出的警報共分為3級,表現也比較多樣化,包括震動、聲音和燈光提示。一級預警在5秒鐘之內得不到反饋時,系統會自動進入二級預警。在方向盤上的燈帶由綠色變成紅色的同時,會伴有警報聲或者座椅震動(用戶可以自行設置預警方式)。

人脸识别技术加持,被装上“眼睛”的汽车会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

如果在發生上述情況後的10秒鐘內,駕駛員仍然沒有將手放到方向盤上,則進入三級預警,安吉星後臺話務員將會接入,Super Cruise功能被停止使用,儀表盤上的圖標消失,再次使用需要停車重新點火啟動車輛。當然,如果三級預警下駕駛員仍然沒有將手放到方向盤上,系統會判定車輛已經處於失控狀態,會自行剎車停止在當前車道上。

人脸识别技术加持,被装上“眼睛”的汽车会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對於眼球運動的監測不僅可以在日常情況下實現,在夜間,在駕駛員頭戴墨鏡的情形下都可以實現,因為這項對於面部識別的技術採用了攝像頭與紅外線的結合。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使用攝像頭監測駕駛員面部的方式,表明了通用在考慮自動駕駛時,看重的是駕駛者是否關注路面,而不是手放在方向盤上這個舉動。畢竟手放到方向盤上,並不代表著注意力在路面上,駕駛員也可以做很多危險的事情,比如看手機,轉過頭與後排說話,同時還可以使用方向盤卡橙子、方向盤掛水瓶的方法,來避免系統的“嘮叨”。

斯巴魯DriverFocus——疲勞駕駛“殺手”

在今年的紐約車展上,斯巴魯發佈了第五代森林人,該車最大的亮點在於搭載了DriverFocus系統,而系統的側重點是用於駕駛員身份的確認以及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注意力的監測。

具體來講,當駕駛員進入車內並通電之後,DriverFocus系統會識別出進入車內的駕駛員是誰,並對駕駛員進行問候。識別之後,系統會根據駕駛員之前的設定自動調節座椅、播放駕駛員喜歡的音樂等。值得一提的是,系統最多可以識別五位司機,並且記住不同駕駛者的這些使用偏好。

人脸识别技术加持,被装上“眼睛”的汽车会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

這套系統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降低事故發生的幾率,其通過紅外傳感器和麵部識別軟件來識別司機疲勞或分心的跡象,而這些用於監測駕駛員注意力的傳感器被安置在中控上方凸出了一塊小屏幕後面。

需要注意的是,Driverfocus系統除了要實現人臉識別外,它還要監控人的眼睛和麵部表情。當駕駛員在駕駛的過程中出現有幾秒眼神不集中在路面的情況時,系統就會發出“嗶嗶”聲音提醒來提醒駕駛員。

人脸识别技术加持,被装上“眼睛”的汽车会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

加入駕駛員的視線還未收回,那該系統就會結合車上的EyeSight駕駛輔助系統發揮作用,將車輛停止下來。如果系統識別駕駛員長時間處於駕駛位沒有反應,系統會觸發報警,聯繫救援的功能。

關於這套系統,斯巴魯表示,這套系統的首要目的就是設法防止碰撞的發聲,其可以讓駕駛員與車輛可以產生更緊密的聯繫,讓汽車變得更加聰明,幫助駕駛員預防意外事故的發聲。

AliOS車內人臉識別——注重安全

除了汽車廠商,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互聯網公司也在從事該方面的工作。據悉阿里巴巴旗下的AliOS即將推出車內人臉識別功能,而且這項功能可以進行完整的面部識別。

具體來看,人臉識別功能首先可以在輔助安全方面發揮作用,其可以識別駕駛員是否處於疲勞駕駛狀態,是否太過於分心。

人脸识别技术加持,被装上“眼睛”的汽车会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

除了駕駛駕駛安全,人臉識別功能還可用於保護車輛的財產安全以及支付安全。當系統識別到未登記的可疑人員上車後,可在雲端觸發警報,並同步可疑人員人臉信息到雲端,而支付安全則指的是利用人臉識別進行快捷支付驗證。

人脸识别技术加持,被装上“眼睛”的汽车会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

此外,車機上的人臉識別技術還可以與用戶的賬號進行整合,在通過車內的攝像頭對駕駛員進行面部識別,創建專屬ID之後,車輛可以儲存駕駛員的行為偏好、歷史軌跡等。

當車輛識別到駕駛員進入車內之後,其可以按照雲端存儲的該用戶的信息,對應調整座椅、後視鏡至其最舒適的狀態,為其播放她喜愛的歌曲,同時根據時間、LBS定位等信息判斷導航目的地。

人脸识别技术加持,被装上“眼睛”的汽车会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

在識別方面,AliOS人臉識別功能支持紅外攝像頭識別,滿足在不同光線、不同環境條件下的人臉識別,並且支持大角度識別,駕駛員在側臉情況下也可以登錄自己的賬號。

不過目前AliOS的這項車內人臉識別功能還在研究之中,因為這項功能在技術方面並不容易實現,其對於算法,實時性方面都有著較高的要求。

車雲小結

通過上面的介紹不難發現,三者都是用了攝像頭攝像頭與紅外線的識別結合監測駕駛員的面部或者眼球,但是三者最終技術的落地卻有著不小的差別。

首先是在所達到的目的方面,通用Super Cruise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則是為了完善自動駕駛技術,而後兩者的側重點在於用戶ID的認證以及駕駛員駕駛過程中的疲勞監測。

除了技術使用的目的不同,在監測到駕駛員視線偏移後的提醒方式也不相同。相比於後兩者通過聲音來提醒駕駛員,通用Super Cruise提醒的呈現方式更多一些,其有震動、聲音和燈光多種形式提示,並有不同等級的提示。

更為重要的是,三者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帶來的體驗有著不小的差別。通用Super Cruise中人臉識別技術的使用帶來的是一種不同的駕駛體驗,其可以讓駕駛員解放雙手。相比之下,在汽車越來越智能的今天,人臉識別技術用於身份的確認以及檢測駕駛員是否是出於疲勞駕駛狀態,就顯得有些落伍了。

總的來說,當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到汽車場之後,確實帶來了不少的便利,提升了駕駛員的用車體驗。但相比較而言,通用Super Cruise中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更加新穎,用於完善自動駕駛的方式也更符合當下汽車的發展趨勢,可以給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