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市慈利縣城總體規劃(2016-2030)》獲省政府批覆

紅網時刻慈利6月11日訊(通訊員 滕侶清)近日,《張家界市慈利縣城總體規劃(2016-2030)》獲省政府批覆。

批覆中提到,慈利縣是湘西門戶、張家界市東大門。一要重視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在《總體規劃》確定的201.1平方公里規劃區範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根據縣域內不同地區的條件,做大做強中心城區,重點發展江埡鎮、陽和鄉、通津鋪鎮、龍潭河鎮等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重點鎮,優化村鎮佈局,加強對村鎮建設的指導,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二要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到2030年,慈利縣中心城區發展到20萬人,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20平方公里。要貫徹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進一步增強中心城區空間佈局的合理性,堅持節約集約利用土地。

三要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張家界市東部交通樞紐,促進張家界市東線旅遊發展。落實“窄馬路、密路網"的城市道路佈局理念,加強縣城與張家界市、常德市、宜昌市、石門縣、岳陽市等城市的對外交通聯繫。統籌規劃建設城市供水水源、給排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加強重點防災設施和災害監測預警系統的建設,建立健全包括消防、防洪、人防和防震等在內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

四要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要加強城區環境綜合治理,嚴格控制汙染物排放,提高汙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加強對騎龍崗古墓群、興國寺梅花殿、孫開華故居、九溪衛城及江埡古建築群等文物保護單位和五雷山風景名勝區、龍潭河白鷺保護區、零溪白鷺保護區、張家界大鯢自然保護區等特殊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制定並嚴格實施有關保護措施。

五要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要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安排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佈局和建設,創建宜居環境。加強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整治和改造,疏解老城功能,增加公共綠地和交通用地,優化澧水、漤水、零溪河的環境品質,啟動慈利濱水景觀帶建設,推進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工作,提高城市居住和生活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