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遊戲零售商衰敗:關閉超200家門店

日前,全球最大實體遊戲零售商GameStop宣佈將關閉2%~3%的實體遊戲零售店,對於在全球擁有約7500家店面的GameStop來說,意味著可能有150~225家實體店會就此關門。

其實,在GameStop宣佈關閉實體遊戲零售店之前,其業務已經長期陷入低迷,在公佈的2016年第四季度財報中,營業收入大幅下跌13.6%,其核心業務硬件產品及遊戲軟件產品的銷售分別下滑了29%和20%。

全球最大遊戲零售商衰敗:關閉超200家門店

事實上,GameStop僅僅是大幅縮減實體門店規模眾多企業中的一家而已,伴隨著亞馬遜等電子商務網站的高速增長,許多傳統的實體零售商遭到了衝擊,GameStop成為最新一家“受傷者”。

在過去一年時間裡,梅西百貨、史泰博(文具零售連鎖)、JCPenney等零售商都宣佈了不同規模的閉店計劃,就在近日,百貨公司希爾斯甚至表示,未來是否能夠長期存活都是個問題。

全球最大遊戲零售商衰敗:關閉超200家門店

全球最大遊戲零售商衰敗:關閉超200家門店

全球最大遊戲零售商衰敗:關閉超200家門店

實體遊戲零售店就這麼凋零了?

在互聯網技術及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今天,在線購買數字遊戲或者雲遊戲服務已經成為大多數玩家的首選,這直接減少了玩家去實體遊戲零售店購買實體遊戲的動力和行為。

同時,數字版遊戲成本低、利潤大,發行模式靈活,也能夠更快地覆蓋到潛在玩家,這讓不少遊戲廠商在發行時,選擇了與Steam、UPlay等平臺合作,而這些深諳玩家心性的遊戲平臺,則時常用各種打折促銷或者策劃其它活動來拉攏玩家。

除此之外,實體零售店硬件與軟件的更新換代速度也是直接影響玩家進入實體店的重要因素。對於主機來說,遊戲廠商更新主機的速度是實體零售商吸引顧客的重要方式,而在2016年,新主機的缺席對GameStop的遊戲硬件業務造成了極大影響;在遊戲產品領域,幾款被寄予厚望的遊戲大作銷售情況不理想,為了吸引客流,GameStop零售店不得不在節假日期間進行大幅折扣活動,這必然影響利潤收益。

全球最大遊戲零售商衰敗:關閉超200家門店

此外,在GameStop運營的二手遊戲業務中,面對二手市場的低價戰,也不佔據優勢地位,此外,有著相似業務的百思買、沃爾瑪、Target等大型商超在黑五時大幅的打折力度,更讓GameStop腹背受敵,略顯無力。

一邊是電商帶來的巨大沖擊,一邊是流通類零售店的價格競爭,同時又面臨著遊戲主機廠商緩慢的更新速度,以及遊戲廠商轉向與各大電商平臺合作,說GameStop四面楚歌也不誇張,此次採取減少成本的閉店策略,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了。

然而,面對數字遊戲的蠶食,閉店這種方式治標不治本,對於實體遊戲零售商來說,到底該何去何從?

如何應對數字版遊戲的威脅?

不管如何發展,就像電子書無法取代紙質書籍一樣,對於遊戲玩家來說,從琳琅滿目的遊戲零售商店抱回各式各樣的遊戲光盤,這樣的心理滿足和享受是數字遊戲無法企及的,所以,在數字遊戲時代,仍然會有傳統遊戲的存在,只不過,此時更需要的是創新與融合。

1.創造新的盈利渠道。

如GameStop轉型做起了遊戲發行商,與一些中小型遊戲開發商合作,幫助他們發行遊戲,其選擇的第一個合作目標是Insomniac Games以及他們的新作《深海之歌》(Song of the Deep)。不僅如此,GameStop還更加註重遊戲周邊帶來的營收,就在GameStop拿部分零售店“開刀”的同時,大約有35個新的周邊店和65個新技術店已經在其2017年的計劃中。畢竟與實體遊戲零售店第四季度營收大幅下跌形成鮮明對比,GameStop的周邊分類銷售額在精靈寶可夢繫列商品強勁的帶動下,第四季度迎來了高達27.8%的年度最大增長,而GameStop和合作品牌,如ThinkGeek和AT&T,Spring Mobile的合作也都收穫了成功。

全球最大遊戲零售商衰敗:關閉超200家門店

2.積極與其它行業融合。

如Target就將實體店變身“遊戲中心”,成為手機遊戲體驗場,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實體店“享受”。也有不少遊戲零售商開始引入虛擬現實體驗,全方位的開發在零售店內的玩家遊戲體驗感。

3.加速佈局電競領域。

這將是不少遊戲零售商共同的選擇。英國最大的遊戲零售商GAME對西班牙電競平臺SocialNAT進行收購,Amazon也收購了遊戲直播平臺Twitch,他們都在進一步加強在電競領域的佈局,這無疑是零售商在尋找其它收入渠道時的重要探索。

因此,面對來自數字版遊戲的強烈衝擊,傳統遊戲零售商最需要的是創新與融合,在方式上創新,在行業與生活中融合,在激烈的競爭中開發出適合自己的營收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