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打造智慧公安 向科技要警力

向科技要警力,警務效能大幅提升

近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淇濱區交管巡防大隊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通過集成指揮中心繫統大數據監控平臺,發現一輛營運出租車有偽造變造機動車號牌嫌疑,該車正沿淇濱大道向西行駛。

淇濱區交管巡防大隊城區中隊及巡警中隊組成查緝小組,迅速對該嫌疑車輛開展布控查緝,110指揮中心將其途經路口路段及下一步可能行駛方向及時傳達給查緝小組。最終,查緝小組在九州路將嫌疑車輛及駕駛員控制。

經盤查得知,該駕駛員叫李某,他對自己使用假機動車號牌的交通違法行為供認不諱。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關規定,警方對其作出行政拘留10日、罰款3000元、駕駛證記12分的處罰。

這是我市警方通過大數據服務實戰的一個縮影。向科技要警力,大數據讓我市警方防範更加精準、打擊更加從容。

“天眼”全天候守護鶴城安全

近日,市公安局山城區分局視頻監控中心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現一名男子在大街上偷手機,遂將情況通報至值班民警,山城區分局治安管理大隊車站辦案區民警立即趕往現場。

由於當天有廟會,現場人員比較複雜,視頻監控中心工作人員與民警溝通,明確了嫌疑人的體貌特徵及具體位置。

為了不打草驚蛇,民警守候在附近路口。10多分鐘後,嫌疑男子進入民警視野,隨後被民警抓獲。經盤問,該男子對盜竊手機的行為供認不諱。

據悉,利用監控視頻破案已成常態化,工作中,全市公安機關緊貼實戰需求,提高駕馭社會穩定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截至目前,我市視頻監控探頭有3萬多個,視頻監控覆蓋率達到90%。這些無處不在的“天眼”全天候守護著鶴城安全。

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6月6日,山城區的申先生急需辦理一張港澳通行證,他用手機登錄市公安局網站,點擊“公安機關互聯網便民服務平臺”,預約了辦證民警。

當天11時30分,匆匆趕到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廳的他如期見到了辦證民警,很快將手續辦好。申先生感慨:“現在來公安局辦事太方便了!”

像這樣充分利用信息化,創新警務流程,辦理公安業務的例子還有很多。

為方便群眾辦事,市公安局推出了包含網上辦事服務大廳、“河南警民通”APP等內容的公安機關互聯網便民服務平臺,讓群眾無論是在網上還是在線下,都能體會到公安機關更全面、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務。

據瞭解,公安機關互聯網便民服務平臺有治安、戶政、出入境、交管等板塊,群眾只要登錄到市公安局門戶網站,就可選擇相關業務進行預約、查詢等操作。

“河南警民通”APP主要功能包括全省車輛違法查詢與訂閱、駕駛證記分及狀態查詢、出入境/身份證證件辦理進度查詢等。

今年,省公安廳推出的第四批10項惠民舉措中,有一項是推廣應用互聯網繳納駕考分科目費用,會同財政部門開通互聯網繳費渠道,學員可利用“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和“交管12123”APP分科目自行繳納考試費用,減少駕校對學員的制約,繳費方式更加靈活方便……

“互聯網+警務”實現了向科技要警力的目的,讓群眾辦事更加省時省力,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總值班:靳麗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