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强第一步:手撕范冰冰

《手机2》点燃了崔永元压抑多年的怒火,他与冯小刚在十五年前积攒的“旧恨”如今发展成了“新仇”,而作为电影主演之一的范冰冰则不幸中枪。

近日,崔永元通过微博曝光了几张演艺合同照片:“合同约定片酬为税后1000万元”,合同中还出现了范冰冰的名字。

中国富强第一步:手撕范冰冰

29日,崔永元进一步曝光:“另行约定片酬5000万元。两合同共拿走片酬6000万元,这哥们儿只在片场演出4天。”

中国富强第一步:手撕范冰冰

6月2日,崔永元在微博用他家猫的视角写道:“我家铲屎官说,这就是大小合同。小的是演出200万,大的是策划监制748万加90万,再拿一麻袋现金...”

被他这么一搅和,“4天6000万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漏税”等等一系列行业内幕和潜规纷纷浮出水面。

中国富强第一步:手撕范冰冰

尽管崔永元后来在媒体上澄清了4天拿6000万的并非范冰冰,而是另有其人,却也在侧面给吃瓜群众们上了叹为观止的一课:什么时候明星的收入可以高到这样离谱的地步?

飞速膨胀的文娱产业

事实上,早在前几年,明星天价片酬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之前就屡屡曝光,一线明星片酬达亿元。有数据统计,2016年对比往年,一二线演员的片酬增长了近250%。

例如2015年的热门剧《花千骨》制作成本约1.05亿,主演赵丽颖的片酬在总制作成本中占比近30%,约为3000万元;2016年播出的《青云志》由赵丽颖和TFboys主演,片酬成本也在35%左右。

为此,2017年9月,五部委曾联合下发通知,明确提出“严禁播出机构以明星为唯一议价标准”的要求。随后,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和电视制片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

意见指出:一部戏中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应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的30%。

然而据圈内人反映,即使70%,也还是偏高。

2017年之后,拥有流量明星支持的古装玄幻剧的投入门槛动辄在3亿以上,完全颠覆了前几年过亿就算大制作的定律。

按照这个数字,即便明星在“意见”指导下的比例进行分成,收入也没有任何缩水。

中国富强第一步:手撕范冰冰

到底是什么主导流量明星的收入如此膨胀?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再结合5月份的一则“旧闻”。

新晋偶像范丞丞和微博合作,尝试了“明星V+会员”制,也就是说粉丝要点开看到他的高清大图,得先付费60元成为半年会员。媒体报道称,一夜之间有8万粉丝买单,共计收入480万元。

两件事情的共同点简直再明显不过:

无论流量小生还是话题花旦,或是新晋偶像,他们的身后往往都站着数以百万计的粉丝群体。

“口红效应”下的风口

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经济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口红效应”。

这是因为美国人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奢侈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奢侈品。

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再就是,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消费降低,这样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小闲钱”,正好去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

中国富强第一步:手撕范冰冰

明星影视产业,无疑是在“口红效应”下最大的受益者。

以《乱世佳人》为代表的经典影片,正是在美国大萧条背景下拍摄出来,并获得巨大的票房和口碑成功。

而在中国,近几年文娱产业的火箭式发展也被人指出是“口红效应”的表现。

目前,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经济放缓、加上90、00 后强大的消费能力,为国内文娱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动力;一部影片、一档综艺,只要有几个流量明星加持,票房和收视率就会呈几何式暴增。

也正因为于此,未来高素质的全能型艺人在中国将供不应求。

有业内人士预测,2020 年艺人经纪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千亿级别,未来五年年均增长率将在30%左右。

带动这种增长的,毫无疑问是粉丝的力量,他们为这种“情感寄托”买单。

中国富强第一步:手撕范冰冰

在《粉丝力量大》一书中,粉丝经济被定义为:“以情绪资本为核心,以粉丝社区为营销手段,不断增值情绪资本。粉丝经济以消费者为主角,由消费者主导营销手段,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企业借力使力,达到为品牌与偶像增值情绪资本的目的。”

10年前,追星是听听歌、剪剪杂志、买买碟。

10年后,原本由公司负责为艺人做的一些宣传推广,现在都由粉丝主动来做。

刷数据、拍图、修图、推广等,成为不少粉丝最热衷为偶像做的事情。粉丝不仅花钱,还造星。

TFBOYS队长王俊凯18岁生日,除了在全球多地包下广告位之外,王俊凯粉丝后援会K-BOSS站在南纬60°天空买下了18颗星星,组成了“WJK”三个字母。

这些不由地让人慨叹:这年头,明星赚粉丝的钱已经不算什么了,还得让你无怨无悔帮着打工。

文娱黄金时代下的投资方向

当今的中国,已经迎来消费结构由传统向新兴转型的窗口。

以“衣食住”为代表的传统消费需求开始走弱,而以交通通信、文娱服务、医疗保健为代表的现代消费则强势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从美国等发达国家消费结构升级轨迹来看,我国现代消费占 GDP 比重尚且处在美国上世纪 60 年代的水平,而上世纪 60 年代恰恰是美国现代消费高速发展的起点,从 1960 的32.6%稳固提升至目前的 52.5%。

所以,我国现代消费占 GDP 的比重在今后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中国富强第一步:手撕范冰冰

近两天崔永元曝光的“大小合同”事件发酵,造成A股重创,影视板块几乎跌停。但可以预计利空只是短期,通过此事会更好地让文娱行业规范化;中长期随着消费升级,依然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有才论金建议在当今经济下行,但文化传媒产业强势崛起的背景下,可以适当关注几个板块:

①电影板块:华策影视(顶尖创作+优质资源,全方位展开海外布局)、慈文传媒(影游互动龙头,IP运营能力凸显)、光线传媒(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打造娱乐生态体系);

②动漫游戏板块:奥飞娱乐(动漫产业链布局完整,内容+VR提升公司竞争力);

③教育板块:立思辰(教育生态宏伟布局,未来深入布局可期)、拓维信息(卡位 “K12+幼教”在线教育,业绩增长有信心);

④体育板块:道博股份(牵手欧洲足坛巨头打入欧洲足球核心圈,在世界杯的背景下,布局全球大体育产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