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讽刺小令,语若贯珠,比喻新警,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就其思想内容来说,元代社会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很多元曲作品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元代回鹘作家薛昂夫的一首小令,不但在内容上高举战斗旗帜,直讽当时的隐逸之风,而且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全曲七句,押六个仄声韵;开篇连用四个比喻,同时又是四个联珠对,令人耳目一新。

塞鸿秋

薛昂夫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一首讽刺小令,语若贯珠,比喻新警,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功名万里忙如燕

这首小令大意是:为了功名,像燕子一样千里奔忙。那一脉文雅脱俗的传统,已微弱如同丝线。时间像白驹过隙,又如闪电奔驰。饱经风霜的两鬓忽然间已经像素练一样雪白。都说马上就不再做官了,可在山林里哪里曾经见到过?直到现在,彭泽县令陶渊明那样的归隐者,也还是寂寞无朋的。

自晋陶渊明以来,隐逸开始成为一些名人雅士追求的时尚。但是,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像陶渊明一样辞官归隐的却寥寥无几。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只不过是某些人追求功名利禄不成功后的自我安慰和解脱的借口。而“归隐”往往也是故作风雅的表面文章,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成为入仕的“终南捷径”。隐逸之风历代都有,但尤以元代为盛。一些猥琐卑鄙的之人,一帮追名逐利之徒,却要装扮出一副清高脱俗的样子,做出口是心非的假象。作者的这首愤世嫉俗的小令,正是讽刺这种表面斯文的战斗檄文。

一首讽刺小令,语若贯珠,比喻新警,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斯文一脉微如线

这首曲子以四个比喻开头,生动形象地勾画出官迷、政客们的卑鄙形象。首句“功名万里忙如燕”,用“功名万里”借指求仕追官、争名夺利的行为,这里使用了东汉班超万里封侯的典故。“忙如燕”,比喻醉心功名者追名逐利的碌碌之状。次句承上而直发感慨:为官作宦者为了一己私利,彼此竞逐,有多少人还会想到国家百姓,有多少人还会想到互相礼让呢?简直是体统皆无,斯文荡尽。“斯文”指礼让文雅,品格高尚。“微如线”,指斯文已荡然殆尽。那么,此时元王朝礼崩乐坏,官场腐败,尔虞我诈,虽不言而尽在句中了。

三四两句进一步说明官场竞逐之人,乐此不疲,终其一生而不歇。人生易老,时光如电,就在这忙碌如燕的南北奔走中,已是青春耗尽,两鬓如霜了。哪里还有时间去考虑社稷民生,哪里还会想到黎民百姓。二三四句三个比喻,说明文雅的传统岌岌可危,人生的岁月转瞬即逝,老境的到来触目惊心。这是对“功名万里”一句的诠释,也是对执迷不悟的热衷者的当头棒喝。

一首讽刺小令,语若贯珠,比喻新警,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风霜两鬓白如练

“尽道”二句,作者化用了唐代诗僧灵彻的“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的诗意,直指那些为官之人,越是恋栈者,越是把归隐尽日挂在口边。倘若你真的去归隐,真正地做了隐士,又有谁会知道你。倘若真有归隐之心,又何必嚷得大家都知道,可见这“隐”,十有八九是假话。“尽道”二字,冷峻已极,说尽了世道人心,带有强烈的嘲讽之意。结句为全曲点睛之笔,一语揭出曲之命意所在。陶渊明挂冠归隐,是历史上心口如一真能归隐田园的少数高士之一。他躬耕田亩,乐于山林,但却从未自夸隐士,后人尽管对他赞不绝口,但也未见几个能真正追随其后者。可谓千古一人,所以也难免寂寞了。

一首讽刺小令,语若贯珠,比喻新警,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归隐山林

这首小令全篇豪辣冷隽,语若贯珠,在愤世与讽世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悯世的沉重心绪。从艺术上来看,这首小令共七句,除“尽道便休官”一句外,全部押韵,而且都押仄声韵,这是由曲牌名《塞鸿秋》决定的。而且前四句用全对,这在散曲中称为“联珠对”或“合璧对”。首句比喻,领起全篇。接着三句,三个比喻,十分形象新警。末句“寂寞彭泽县”同首句“功名万里忙如燕”,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将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段表达出来,辛辣地抨击了世风,无情地剥下了官迷们的假面具,具有振聋发聩的警世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