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傳統無人貨架!猩便利攜手螞蟻金服作出重大改變!

爾虞我詐是三國

說不清對與錯

紛紛擾擾 千百年以後

一切又從頭

——《曹操》林俊杰

猩便利獲融資,無人貨架春天來了

本是一灘死水,一個“融資”石頭砸入,激起前浪層!

今日根據媒體報道:

猩便利剛剛獲得螞蟻金服投資,投資數額高達上億。其他老股東比如光速中國、紅杉資本、華興資本、元璟資本等悉數跟投。

雖然這次具體融資金額暫未透漏,卻引來無數人猜疑,紛紛認為螞蟻金服要控股猩便利?

對此,猩便利作出回應:

螞蟻金服只是投資並沒有進行控股。這次的戰略投資資金,將用於新型智能設備“猩+”的生產和推廣,以及後續進一步的平臺、技術開發投入。除了資金之外,在貨櫃和服務升級上,螞蟻金服也給猩便利提供了包括生物識別技術、信用消費體系等技術支持。未來,雙方攜手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和體驗,為行業和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別了,傳統無人貨架!猩便利攜手螞蟻金服作出重大改變!

從回應中不難看出,螞蟻金服的加入,並非想著資本操控,而是想從根本上給猩便利提供技術、服務。

它宛如黑暗中一個小洞,給猩便利、這個無人貨架領域帶來新興的希望與光明。

猩便利的灰暗時期

伴隨著新零售趨勢興起,在2017年,無人貨架也成為了資本眼中的新風口,巨頭們紛紛開始“搶灘”該領域。

2017年9月,餓了麼推出了無人值守貨架-e點便利,入駐公司提供小型貨架、冰箱、食品飲料。定期補貨、維修、售後等等。

同月,盒馬也進入辦公室無人貨架領域,形式和e點便利不同,更加傾向於自動販售的便利餐。

11月,京東宣佈研發的智能貨櫃-京東到家Go正式投入市場。與其同時,順豐也推出了企業員工零食福利一站式平臺-豐e足食。

……

逐漸地在這個賽道上,巨頭們“廝殺”越來越激烈,也紛紛通過豪砸金錢來佔領一片席地。

別了,傳統無人貨架!猩便利攜手螞蟻金服作出重大改變!

經過大半年試運營,總共砸了30億資金,可惜的是沒有一家將無人貨櫃的模式玩通,並且能夠形成一個很好的自我造血正向循環。

很多早期玩家面對此窘境,選擇無奈倒閉,選擇忍痛割愛賣身……可以說從2017年11月至今,似乎是無人貨架的黑暗期,宛如京城陰霾,揮之不散。

行業巨頭玩家比如果小美、七隻考拉等,相繼被爆出撤站、大量裁員、資金鍊斷裂……猩便利亦是如此。

2018年1月份,有媒體曝光猩便利已經關閉首家便利店,從所有三四線城市撤離無人貨櫃;後繼出現資金鍊斷裂;2月份,出現了大量裁員消息。

別了,傳統無人貨架!猩便利攜手螞蟻金服作出重大改變!

或許很多人感到疑惑,不是在2017年下旬融到上億元的資金嗎?為何就這麼快燒完了?

有位業內人士算過一筆賬:

無人貨櫃單次補貨的物流成本與人力成本在20元至30元,貨物成本在300元至600元之間,單櫃日收入在50元至80元,這還是忽略損耗和丟失成本的數據。整個公司的運營還要加上BD成本、三四線城市新渠道成本、上海8家齊開的便利店以及無人便利店的研發成本,猩便利每月的運維成本應該相當高。

因此,對於猩便利來說,2018年上小半年,真的是至暗時刻,度日如年啊!

幸好,螞蟻金服及時出現,拉猩便利一把!

螞蟻金服如何拯救猩便利

無人貨架已經進入下半場,不再是盲目追求點位數量,忽略點位質量和運營效率而是需要精細運營逐步實現盈利的一場攸關

未來生存的市場競爭。

那螞蟻金服和猩便利攜手,做了哪些精細化方面的改變呢?

別了,傳統無人貨架!猩便利攜手螞蟻金服作出重大改變!

根據圖片報告可以看出,猩便利雖然點數很多,但是損耗程度比每日優鮮便利購、果小美、七隻考拉……還要高。

對此,螞蟻金服提出“猩+”方案來改變猩便利對於開放式貨櫃的升級迭代。

猩便利將成為智能貨櫃之後,消費者可以在智能櫃上通過掃碼驗證,智能視覺識別,掃碼完成購物支付流程。

平日裡沒有消費者時,貨櫃中的商品處於封閉保管狀態,對於商家來說,有效控制貨物損害;對於消費者來講,食品安全才能食得放心。

這樣智能化,極大程度上提升用戶的購物流暢度,更便捷,真正實現“即拿即走”,減少購物麻煩。

別了,傳統無人貨架!猩便利攜手螞蟻金服作出重大改變!

不僅如此,還可以通過技術,使用模塊化的硬軟件體系來滿足不同場景的運營需求。

後臺系統會根據大數據反饋做出不同折扣需求,隨時智能修改商品價格,針對消費者的喜好,推送促銷信息;根據商品銷售情況,進行智能通知工作人員補貨。

通過不斷完善,猩便利不只是滿足用戶最基本需求,賺取商品的流通或服務溢價。還可以重新定義新場景,以精細化運營作為支撐,構建環境和氛圍。

螞蟻金服拯救猩便利,為何

根據報道可得知:

無人貨架市場將迎來大幅增長,至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135.6億元。整體發展形勢向好,2018年市場規模將翻兩番,至2020年,市場發展放緩,行業將趨於穩定。

別了,傳統無人貨架!猩便利攜手螞蟻金服作出重大改變!

數據所帶來的可觀增長,讓螞蟻金服義不容辭投身其中。在這個無人貨架賽道上,早已動身佈局。

2017 年末,美的孵化了“小賣櫃”,阿里雲link、螞蟻金服為其提供智能技術支持。

4月2日,阿里聯合螞蟻金服收購餓了麼,一併把餓了麼旗下無人便利業務板塊“餓了麼Now”也收購了。

此後,餓了麼在上海藉助蜂鳥體系來支撐部分無人貨架的運營,到3月份,全部切換為蜂鳥為主補貨運營。

根據報道,瞭解到餓了麼NOW目前的打法是利用騎手外賣訂單不密集的時段對貨架進行補貨,總體算下來單次補貨費用可低至行業的45%。

這次螞蟻金服把猩便利納入進來,或許想借助餓了麼蜂鳥騎手配送優勢,降低早餐預定配送成本,從而達到盈利。

別了,傳統無人貨架!猩便利攜手螞蟻金服作出重大改變!

簡而言之,無論是餓了麼Now還是猩便利,都是螞蟻金服和阿里想要打造智能無人貨架生態圈中的一枚棋子。

雖然表面上看似被利用,其實也算是一件好事。畢竟傳統無人貨櫃這個商業模式難以維持,市場規模無法成為壁壘後,升級成為智能貨櫃將是無人貨櫃轉型的“終極形態”。

猩便利能夠領先其他競爭對手,轉型成功,說不定日後它就是智能無人貨櫃的第一批黑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