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东新作,电影《燃烧》在村上春树原著《烧仓房》上做了哪些改动?

天眼电影

李沧东导演新作,戛纳电影节费比西奖竞赛单元奖作品《燃烧》,改编自村上春树短篇小说《烧仓房》,堪称一次由文字到影像完美的转变,李沧东作品中的文学性和镜头下的质感,男主角刘亚仁的精彩表演以及女主角全钟瑞那一场夕阳下的独舞,都非常好地还原了小说里的意境和味道。

电影相比于小说,确实是加了不少李沧东导演的私货在其中。

第一点便是男主角的设定有所改变,虽然同样是被生活压迫的底层阶级,但小说里男主是结了婚的,有家庭的,并且没有明确表示和女主角发生了性关系,只是单纯地聊天,聊心里话。而在电影里,男主角钟秀更像是男版的惠美,他的母亲早已离开,父亲也身陷官司,姐姐已经出嫁,他在家里的场景都是一个人的独处,他本身也就是一个“仓房”。

这样的设定改变,是将村上春树小说里的朦胧感给戳破了,导演生怕观众不理解男主角本身就是个仓房,所以将原先有家庭的男主换成了一个单身已久孤零零的宅男,并且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设定,才有了之后和惠美的干柴烈火,以及最后结局的不同。

第二点私货在于女主小时候的“落尽井底无人问津”,这一点电影里补充的情节,也是为了凸显和强调“仓房”的“存在感极低”。在这一方面,导演还设置了一定的悬念,男主的记忆,女主惠美母亲姐姐的记忆,场地工人的记忆,男主母亲的记忆,是不一致的。也正是这种不一致的矛盾和悬念,才让观众对于人性薄凉的心惊。


第三点大改动的地方在于结局,小说里的男主由于自身和女主关系并不紧密,所以并没深挖幕后真相,只留下了一个细思极恐的结尾。而在电影里,由于一开始人物的设定便有所改动,所以同为“仓房”的宅男宗秀是在不断地探索真相的,在看到手表和猫的时刻,导演便已经将小说里那个细思极恐的真相给血淋淋地摆在台面上了。最后男主的爆发,也在情理之中,烧仓房这个举动最后也有了体现,一把大火将豪车带人焚烧得一干二净。

电影的三处改动,在我看来,是为了增添故事的戏剧张力,使得一篇剧情平谈的短篇小说能够足以支撑一部电影的时长,同时,这几处改动并没有破坏故事的内核,李沧东导演只是通过这些增添的内容,不断地强化电影所要表达的“仓房”这个概念,有关阶级差异的讨论,以及悬疑色彩,都只是额外的附带品罢了。

(文/星夜行 悟空问答签约作者)


我是星夜行

改动还是很大的,毕竟之前村上春树的《烧仓房》只有不到一万字,属于短篇小说,而且文字本身留白空间也很多,这也能让李沧东导演在拍《燃烧》的时候加入很多自己想要的剧情。

不同一:钟秀父亲的故事是根据威廉.福克纳的《烧马棚》加进去的,在村上春树小说里没有提到钟秀父亲。

不同二:他们在钟秀家有吸大麻,但是吸完以后海美就睡着了,并没有向影片中那样脱掉衣服跳舞,但正是这一段长镜头舞蹈,造就了海美的高光时刻。

不同三:男女主角影片中看起来年龄相差不大,但其实在《烧仓房》中年龄相差11岁。

不同四:男女主角在影片中亲热了,而且十分儿童不宜,但是在《烧仓房》小说里的钟秀可没有那么好运了,在小说中他们根本没有亲。

不同五:影片中海美养了一只猫,但在小说中海美并没有养猫。这应该是李沧东对村上春树的一个小小的致敬了。因为猫是村上春树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标配。

不同六:因为故事发生在韩国,韩国塑料棚最多,但在小说中日本是仓房比较多。所以把小说中烧仓房改成了烧塑料棚。


大聪看电影

李沧东执导的《燃烧》是根据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短篇小说《烧仓房》改编,同时结合了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烧马棚》。李沧东将8000字的短篇《烧仓房》扩充成148分钟的影像,融入了极大的自己的理解。

最显而易见的不同是,《燃烧》因为将故事背景由日本改为韩国,所以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本土化,韩国没有日本那样的仓房,但是随处可见塑料棚,于是那个爱烧仓房的爱好,就改为了爱烧塑料棚。

村上村树的小说很难改编成影视作品,这是众所周知的,此前的《挪威的森林》《且听风吟》并没有取得很好的市场反响。这次李沧东的改编,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风险的。在原著《烧仓房》中,春上村树其实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更多的是大段大段的对话,所有都是碎片化的。李沧东要做的,首先是让故事具有丰富性、可看性。

所以,他将淡淡的村树的《烧仓房》和激烈的福克纳的《烧马棚》进行了结合,故事内核是前者,而在人物关系,故事碰撞上借鉴后者。

小说中女主角惠美为了生活,和很多男人可能存在暧昧关系,而在电影中,这方面并没有进行描述;电影中她有一段长达近3分钟的裸舞镜头,这在小说里也是没有的;电影中惠美说到小时候掉进井里,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恐惧和绝望,最后是男主钟秀救了她,这在原著中也没有描述;小说中富二代本说自己是做贸易的,电影里干脆没有职业,就是吃喝玩乐,以及烧塑料棚。

最重要的,小说没有结尾:

她消失了。每天早上我仍在5处仓房前跑步。我家周围的仓房依然一个也没被烧掉。也没停说哪里仓房给烧了。又一个12月转来,冬鸟从头顶掠过。我的年龄继续递增。夜色昏黑中,我不时考虑将被烧毁的仓房。

而在电影中,李沧东给了明确的结尾。(暂不剧透啦)


虽然表达有所不同,但是在主题思想上,李沧东并没有改变村上春树,他们都将年轻人对待人、事的虚无展现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