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痛就服止痛药?到底是止痛了还是伤身了?

头痛、腹痛、伤口痛……

生活中经常会遭遇一些疼痛,

止疼是很多人的第一想法,

不管什么疼痛,

不管疼痛大小,

拿起止痛药吃就对了,

达到效果就行了。

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止痛药也须合理使用。

止痛药使用误区有哪些?

不分疼痛原因,随意吃药

一痛就服止痛药?到底是止痛了还是伤身了?

痛时才吃,随意停用、增减

等到疼痛时才吃药,已经是亡羊补牢,可能诱导身体出现疼痛敏化,不利于疼痛控制。

随意停用吗啡等阿片类止痛药物,可能发生戒断综合征,加重症状。自行加减剂量,或造成疼痛控制不佳,或加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担心不良反应,不敢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针对吗啡等阿片类止痛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都会事先给予预防处理,患者无需过于担心。

除便秘外,其他不良反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都会消失或产生耐受。

如果担心不良反应会带来不良影响,患者用药期间可以密切监测自身反应,并及时与医生或药师沟通,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不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痛就服止痛药?到底是止痛了还是伤身了?

各类镇痛药都有许多不良反应,如阿司匹林可引起胃肠道溃疡和胃肠道出血,并诱发阿司匹林哮喘;

消炎痛具有较好的退热、止痛作用,但对于消化道有刺激性,严重者可引起胃出血和胃穿孔,且有严重的过敏反应;

布洛芬可引起胃部不适、隐性出血、腹泻、呕吐及眩晕等,故有哮喘史、过敏史、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及肝肾功能障碍者,应慎用镇痛药。

服用止痛药期间,仍然饮酒

从药理学上讲,服用解热镇痛药期间饮酒,药物的不良反应会加倍。

目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有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他们本身会加重胃黏膜的损坏,而吃药后再喝酒,他们会与酒精产生双重协同作用,共同损伤胃黏膜,引起胃溃疡、胃出血和胃穿孔。

腹痛滥用镇痛药

一痛就服止痛药?到底是止痛了还是伤身了?

腹腔里有很多重要器官,当腹痛时,患者或许并不知晓到底是哪个器官出了问题。

如阑尾炎可继发阑尾坏死和穿孔等,危及患者生命,其最初的表现就是腹痛。

正确使用止痛药的原则

1.按时给药

根据疼痛程度、规律及首次有效止痛时间,应按时给予止痛药,以保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

2.按阶梯用药

一般首先使用非阿片类药物,如果所用药物、剂量及用法不能达到止痛效果,可加用弱阿片类药物。

3.联合用药

对中、重度疼痛,最好使用两种以上止痛药物,这样可以减少其用量及并发症,增强止痛效果。

4.交替用药

长时期反复使用同一种止痛药物,身体会产生耐药性,不应依靠增加剂量实现止痛效果。

5.药物剂量

根据实际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药物剂量由小到大,直到病人止痛为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