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和挑选玻璃杯?

如何鉴别和挑选玻璃杯?

如何鉴别和挑选玻璃杯?

这一事件让我们担忧生活中使用玻璃杯的质量安全问题。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辨别和挑选玻璃杯呢?

1.远离涂有颜料的玻璃杯

五颜六色的玻璃杯虽然从视觉角度上讲非常赏心悦目,让人看了欢喜愉快,但看似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在使用上就是好的。因为玻璃本身是不带颜色的,给玻璃杯涂上的颜料往往包含着有害甚至剧毒的元素,如铅、铬、镉、镍、铜、锰等重金属,以及砷、氟、氯、硫等非金属。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这些元素会释放、气化,污染大气、水源,并对人类造成伤害。

如何鉴别和挑选玻璃杯?

五颜六色的玻璃杯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杯

2.警惕廉价的人造水晶玻璃杯

市场上出售的水晶玻璃杯主要有两种:天然水晶玻璃杯和人造水晶玻璃杯。天然水晶玻璃杯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硅,不含铅或者含铅量很低,一般为高级制品,这种水晶玻璃杯价格比较昂贵,在市场上并不多见。而市场上常见的水晶玻璃杯基本是由人造水晶制成,它们价格便宜,但氧化铅含量可能会高达24%。

如何鉴别和挑选玻璃杯?

氧化铅

世界卫生组织有明确的规定:如果一个人的血铅水平大于100微克/升就属于铅中毒。人造的水晶玻璃杯如果只用来喝水,一般不至于引起铅中毒,但如果是用来装酒或酸性饮料,人造水晶中的铅就会有溶解析出的风险,喝了这些酒或酸性饮料就有可能导致铅中毒。所以切记一定不要拿人造水晶玻璃杯装酒或者酸性饮料。

如何鉴别和挑选玻璃杯?

3.玻璃杯材质

除了个别因为特殊需要制作的玻璃杯制品以外,玻璃杯要求做工精细和材质纯净,以保障玻璃杯体的纯净和通透。玻璃材质不纯,玻璃杯上便会有“纹”、“泡”或者“砂”的现象出现。

(1)“纹”现象,指玻璃杯体表面出现条纹。粗纹手摸能感觉到,细纹要对着光才能看出。

(2)“泡”现象,指玻璃杯体内因包裹空气而形成的小空洞,按形成原因可以分为料泡和操作泡两种。料泡居于玻璃体内比较深的地方,从外面看去像小圆圈。操作泡比较外露,有的如鱼眼凸起,轻轻一戳就会穿洞。有的像水果上的小疤也很容易层层剥落。

如何鉴别和挑选玻璃杯?

气泡玻璃杯(因特殊需要制作)

(3)“砂”现象,指嵌在玻璃体内没有熔化的白色粒状的硅砂,也泛指其他颗粒状杂质。当砂嵌在比较厚的底部或在拉丝套色的掩盖下时,是比较难发现的。由于砂与玻璃的组成不同,膨胀系数不同。所以,稍有碰撞就与玻璃体脱开,造成玻璃开裂。有时虽然没有碰撞,但因为温度变化,砂也会与玻璃杯体脱开,引起玻璃自动炸裂。

如何鉴别和挑选玻璃杯?

硅砂

从材质上讲尽量选择高硼硅玻璃杯。这种材质的玻璃耐冷,耐热,耐磨,还耐摔,也不会因为骤大的温差而导致玻璃杯炸裂。双层玻璃杯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其两层中间是真空隔层,能保护杯体水温,并且隔热不烫手。如果出现不保温烫手的情况就说明双层玻璃杯质量不过关。

如何鉴别和挑选玻璃杯?

高硼硅双层玻璃杯

4.玻璃杯厚度

选购玻璃杯厚度要一致。挑选时,将玻璃杯对光观察,如果各处光感一致,浑然一体,则说明厚度一致;如果各处明暗差别太大,则说明厚度不一致。如杯子的肩部过薄,一般是不容易发现的,但对光观察,就会发现过薄的地方过于透亮。

如何鉴别和挑选玻璃杯?

不同用途的玻璃杯对厚度的要求是不同的:玻璃茶具宜薄些,而玻璃酒具和冷饮具就可以稍厚些。一般玻璃杯的底部应该稍厚些,但过厚则传热慢,遇热容易开裂。四壁应该比底部稍薄,但过薄则强度太低,不结实。挑选时,从外侧面看去,玻璃杯底部应该是水平的,而不能是斜坡或锅底状,造成玻璃杯重心受影响。用手指轻弹四壁,应该发出悦耳的声音。

如何鉴别和挑选玻璃杯?

5.玻璃杯外形

玻璃杯外形要注意以下4个问题:

(1)玻璃杯表面不光滑,机制的玻璃杯会出现冷模印痕,吹制的玻璃杯会出现挤料与气眼印痕等情况。

(2)将玻璃杯对光观察,可以看到刀刻一样的、与整个容器对光的折射有区别的裂痕,当然个别专门设计的裂纹玻璃杯除外。有裂痕的玻璃杯在注入热水之后往往更容易发生炸裂,所以一定要注意鉴别。

如何鉴别和挑选玻璃杯?

专门设计的裂纹玻璃杯

(3)玻璃杯上的几何形状不正,该圆不圆,该平不平,该直不直,影响美观度。

(4)玻璃杯上的盖杯套在壶颈上太松或太紧,或太吊而不落到壶肩,影响使用。

在生活中,大家还需要睁大眼睛去鉴别和挑选玻璃杯,避免因玻璃杯质量问题伤害到自己。

如何鉴别和挑选玻璃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