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我雖然是個罪人,但是戊戌變法失敗這個鍋,我不背”!

1894年,朝鮮遭到日本的侵略後向中國發出求救,當時的清政府看到自己的小弟有難,決定派兵遠征,開始與日軍作戰,這一次戰爭也被稱為“甲午戰爭”。戰陣歷時九個月,最後以清廷戰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簽訂《馬關條約》為結束。本就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再加上被自己昔日的小弟打敗,以康有為、梁啟超和譚嗣同等人為首的維新派開始主張在不觸動封建階級的利益下,進行改革,史稱“戊戌變法”。

但是這次變法只維持了3個多月,又稱“百日維新。”人們普遍認為,變法失敗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受到慈禧阻撓,二是此次變法因為受到帝國主義的侵略而開展的過於倉促,準備不足。但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出在了維新派自己的身上。

慈禧:“我雖然是個罪人,但是戊戌變法失敗這個鍋,我不背”!

以康有為和梁啟超為首的維新派,缺乏政治經驗且行為冒進,單純把失敗原因歸在慈禧等人身上顯然是不公平的。

慈禧:“我雖然是個罪人,但是戊戌變法失敗這個鍋,我不背”!

變法內容除了未得到統治階級的支持,還脫離了廣大的人民群眾。具體體現如下,改良的第一點是,廢除了封建制度中存在上千年曆史的科舉制,科舉制即使有很大弊端,但也是眾多書生能夠實現仕途的主要途徑。科舉一廢,遭到大量讀書人的反對。第二點改良是,廢除寺廟,這一制度又受到僧人的反對,也使得大量群眾失去了精神寄託。第三點是精簡政府機構,減除冗員,一夜之間導致大量朝廷工作人員失業後,卻沒有進行妥善的安置。舊制度雖然打破了,但是卻沒有新制度的支撐,一下子斷了全國上百萬人的後路。變法失敗後, 以譚嗣同為首的等六人遭遇殺害,光緒帝也被慈禧囚禁。

慈禧:“我雖然是個罪人,但是戊戌變法失敗這個鍋,我不背”!

變法雖然失敗,但是作為一場救亡運動,仍然具有積極意義,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人的思想改革,促進了西方優秀學說在中國的傳播。

變法領袖之一“譚嗣同”在變法失敗後,大義赴死,留下一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也為後世無數仁人志士帶來了極大的精神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