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个行业大事件!可惜比亚迪却没能让其上头条

继新能源大巴相继进入了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市场之后,比亚迪又在东南亚搞出了“名堂”。

原本是个行业大事件!可惜比亚迪却没能让其上头条

事情是这样的。在我大汽车圈动辄惊现“独家重磅”&“胡说八道”的各路报道中,聊哥留意到了这样一则值得引人关注的新闻:日前,比亚迪在菲律宾签了个“大单”,其中包含了云轨项目。

具体说来,当地时间5月30日,比亚迪与菲律宾多个合作伙伴就推广由“电动乘用车、电动商用车、电动叉车和轨道交通”组成的3.0交通解决方案达成合作,正式宣告比亚迪自行开发的“新能源出行”整体打包方案,首次成功落地海外。

原本是个行业大事件!可惜比亚迪却没能让其上头条

这确实是个大事情。

众所周知,作为自诩“新能源汽车引领者”的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近年来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国内国外市场均干的风生水起。按照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排行来看,比亚迪从2014年开始,一路取得了“国内四连冠、全球三连冠”的优异成绩。

在此背景下,但凡提到想购买新能源汽车,即便是再瞧不上BYD这三个字母的吃瓜群众,也无一例外地会优先想到比亚迪。没办法,从技术到销量,人家“引领者”的招牌还是杠杠的。所以,对于比亚迪汽车董事长王传福喊了多年的“要将电动化进行到底”一事,外界已经不再有大的质疑。

然而,就在比亚迪新能源车广受市场认可之际,“船夫哥”于2016年年中正式向外界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比亚迪不仅要造车,还要进军轨道交通领域,即造“云轨”。

原本是个行业大事件!可惜比亚迪却没能让其上头条

比亚迪深圳总部运营中的云轨

自此,BYD主要的业务板块从IT、汽车、新能源“三驾马车”的结构,转变为了“3+1”(1即为新成立的轨道交通事业)的格局。

“简直逆天了!”用类似的标题进行报道,与彼时外界及媒体同仁对此事的看法,再符合不过。在大多数人来看,比亚迪坚持了多年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好不容易才刚刚有了些许起色,这个时候贸然进军到此前一直被国企垄断、且自己并不在行的轨道交通领域,船夫哥的这个决定,相当的不明智和冒险。

原本是个行业大事件!可惜比亚迪却没能让其上头条

回过头仔细来看,这和十几年前当外界得知,靠造电池&IT代工起家的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制造厂、打算进军汽车产业时的反应,何其的相似?!

小平爷爷说过,时间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

从2003至2014,王传福和比亚迪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让外界看到,一个“门外汉”是如何成功造出汽车、并最终成为了全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No.1。

如今,从2016至今,短短两年时间,其“云轨”项目从国内到国外频频取得重大进展,又让我们见识了“如何将外界眼中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并仍在不断创造新记录。”

客观地讲,放眼大汽车圈,叫人打心眼里佩服的车企董事长,并不多见。民营车企阵营里的“硬汉”魏建军和“技术宅男”王传福,无疑应当位列其中。显然,这里的评判标准,并非是谁的长相最上镜,以及谁参加出席的活动论坛最多。

原本是个行业大事件!可惜比亚迪却没能让其上头条

王传福与“股神”巴菲特

从企业拿的出手的产品、及其是否能代言中国制造的角度来看,长城和比亚迪确实值得被国人称道。只是,吃瓜群众都知道,恰恰是这两个自主品牌,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在品牌传播及广告营销方面,喊的“声量”并不大、甚至一度“拒绝”花钱打广告。

以比亚迪为例,2010年“股神”巴菲特造访其深圳总部、并亲自为其新车站台。按理说,这堪称是一个天大的重磅消息,比亚迪应该大张旗鼓地欢迎各路媒体前往报道。然而,过于低调的船夫哥并没有这么做,甚至因此与媒体“交恶”,比亚迪也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受媒体待见。

原本是个行业大事件!可惜比亚迪却没能让其上头条

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

“这块确实需要我们反思,我们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将相关信息与各位媒体及时分享。”在前不久与宋MAX相关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比亚迪汽车副总裁李云飞如此对媒体老湿们表示。据他透露,随着造车新时代产品的推进,比亚迪的营销传播也会不断改进和提升。

据聊哥观察,此次比亚迪包括云轨在内的“3.0交通解决方案”首次落地海外市场,按理说确实是个足以引发行业关注的大事件。

原本是个行业大事件!可惜比亚迪却没能让其上头条

然而,从朋友圈到网上相关新闻报道来看,并不“热闹”。甚至都没有一些善于做营销的品牌的一场新车发布会or试驾活动,所搞出的动静大。如此一来,尽管这一事件本身的意义非凡,但其并没有获得足够多的曝光度。

在“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年头,这确实很不讨巧。一如因WEY觉醒的长城汽车,希望有梦想的BYD也日益注重做营销、塑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