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陷入挪用押金傳聞 曾經的共享單車巨頭到底怎麼了

作為共享單車的巨頭之一,ofo進入市場不可謂不早,最早的ofo致力於解決大學校園的出行問題,並獲得成功。在推向市場之後更是趕上了共享單車的爆發期,並迅速成為共享單車巨頭,但是從年初開始負面消息就一直伴隨著ofo,最近更是被爆出挪用了客戶的押金近百億元,儘管ofo方面已經闢謠堅稱沒有挪用押金,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Ofo陷入挪用押金傳聞 曾經的共享單車巨頭到底怎麼了

ofo微博闢謠

ofo近一段時間可謂是負面新聞纏身,裁員、挪用用戶押金、拖欠供應商貨款的傳聞層出不窮,儘管ofo一再的闢謠,這些傳聞都或多或少的反映一個問題,那就是ofo資金緊張。Ofo資金到底有多緊張今年 1 月份的時候,騰訊就爆料,ofo 資金鍊斷裂,賬面上的錢只能支撐 ofo 運營一個月,而欠供應商的貨款卻有 25 億。

曾經的王者ofo單挑摩拜

Ofo陷入挪用押金傳聞 曾經的共享單車巨頭到底怎麼了

共享單車做為一個新的事物在2016年9月橫空出世,並迅速火遍大街小巷,一時間各大城市的街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單車,ofo在隨後的一個月時間裡獲得了滴滴出行及其他方共計1.3億美元的c輪融資,從此財大氣粗的ofo走出了校園,進入了群雄逐鹿的城市,並與已經進入城市業務的摩拜進行正面廝殺。

在那個共享單車的風口期,伴隨著資本的追捧,市場上出現各式各樣的共享單車,連赤橙黃綠青藍紫等顏色都不夠用了,彩色的單車,甚至一度出現過土豪金版共享單車,可以看出當初瘋狂的景象和激烈的市場競爭,然而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中ofo還是生存了下來,並且成為行業的巨頭。

ofo也不能避免的共享單車模式之困

不過好景不長,曾經火爆的共享單車風口突然就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共享單車企業一個接一個陷入困境,破產跑路、被迫清算和被其他共享單車企業收購成為了一時的話題,這一切問題的根源都出自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

雖然名為共享單車,但是從實際來看,共享單車的主要盈利模式為通過客戶騎行並按時間段收取租金,當然在使用之前的交押金。具體到ofo來看,在用車之前ofo需要進行實名認證和繳納押金,押金為99元,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押金調到199元,最近押金又變為兩種模式,一種是免押金模式,但是要充值95元,還有一種是交199元押金。Ofo小黃車的收費標準為,社會個人用戶系統會按照1元/小時的收費標準進行計費,不滿1小時按1小時1元結算,學生/教職工用戶,則系統會按照0.5元/小時的收費標準進行計費,不滿1小時按1小時0.5元結算。當然也會有月卡等優惠活動,隨著價格戰的結束,月卡也從此前最低價格1元/月變為20元/月。

Ofo陷入挪用押金傳聞 曾經的共享單車巨頭到底怎麼了

由此可以看到ofo的現金流入主要為押金和騎車收費,規模有多大呢雖然目前得不到ofo的財務報表但根據ofo創始人戴威稱日收入接近1000萬元,可以粗略的估計年收入為36億左右,那麼ofo從行業大爆發的2016年下半年到現在ofo的靠租金現金流入也不會超過70億元。據易觀千帆的數據顯示,截止今年4月份,ofo有3115.5萬的活躍用戶,以99元的押金計算為30億左右,以199元押金計算押金為62億左右,目前網絡傳言的挪用百億押金恐怕是達不到的,以目前的活躍用戶來看ofo收取的押金應該不會超過50億,更別說挪用百億級別的押金了。

再看看ofo現金支出,毫無疑問ofo的大部分現金都支出在小黃車的訂購上,目前市場上的小黃車有多少呢,從ofo最近將小黃車抵押給阿里融資數據來看,北上廣深四地抵押了共計4,447,572輛自行車,融資5億元人民幣,一輛車的抵押價格為112元,ofo依靠小黃車抵押融資17.66億元人民幣,以此估算市場上小黃車數量為1577萬輛。小黃車的成本是多少呢,跟據上海鳳凰的年報2017年ofo計劃採購整車178萬輛,當期確認收入59672萬元可以計算出,小黃車的成本約為335元,以此估算ofo在小黃車上的支出總額約為53億元。

Ofo陷入挪用押金傳聞 曾經的共享單車巨頭到底怎麼了

Ofo陷入挪用押金傳聞 曾經的共享單車巨頭到底怎麼了

第一筆抵押4,447,572輛自行車融資5億元

Ofo陷入挪用押金傳聞 曾經的共享單車巨頭到底怎麼了

第二筆抵押物為浮動數量的共享單車融資12.66億元

另一項支出大頭就是人員工資和運維費了,小黃車易損壞,運維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據騰訊《一線》報道,ofo每月有4-5億元的運維費和人員工資支出,年支出為48-60億。也就是說靠用戶騎車獲取的租金收入覆蓋不了鉅額的運維費和人員工資支出,更不要說如此龐大數量單車的折舊費了,僅靠用戶騎車的租金收入ofo是無法盈利的,只是不斷的虧損。儘管目前ofo做起了車身廣告,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再看看ofo的融資情況,從c輪開始到現在已經融資21.46億美元,即使按照目前6.4的匯率計算也已經超過137億元,加上前幾輪的融資融資總規模應該已經超過140億元。儘管融資規模非常大,但是也無法跟上ofo的支出,資金緊張也就很正常了。

從雙雄爭鋒到三國爭霸 ofo前途未知

在經過2016年和2017年的廝殺後,ofo和摩拜成為了共享單車的巨頭,其他單車企業倒閉的倒閉,跑路的跑路,還有被收購的,就在大家都認為共享單車的市場非這兩大巨頭莫屬的時候,哈羅單車從二三線城市異軍突起,並迅速壯大。哈羅單車的加入使得原本的市場格局發生了變化,哈羅單車背靠阿里,融資更是不斷,資金充沛的哈羅單車從二三線城市到一線城市不斷攻城略地,並依靠阿里平臺的信用免押金模式,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共享單車的市場從雙雄爭鋒變成了三國爭霸,這使得ofo的面臨的壓力更大了。

Ofo陷入挪用押金傳聞 曾經的共享單車巨頭到底怎麼了

曾經最大的對手摩拜被王興收購徹底的站在了騰訊陣營,哈羅背靠阿里,ofo該如何選擇?到目前為止ofo還沒有好的盈利模式,面對如此不樂觀的前景,是繼續撐下去直到上市,還是投靠阿里,站在阿里陣營以此獲得發展。不管怎麼樣只有找到條更明確的盈利之路,Ofo才能像戴威希望的那樣“未來保持獨立發展”,否則只能在未知中失去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