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補貼新規實施:避免盲目擴張,上市車企靜待優勝劣汰

今年2月,財政部公佈了《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簡稱“新規”)。根據該通知,2月12日至6月11日為過渡期,其間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按此前對應補貼標準的0.7倍予以補貼,新能源貨車及專用車按0.4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不變。自6月12日起,將執行新的補貼政策。

新規都有哪些變化?在續航里程指標方面,根據新規,純電動車型續航里程不到150公里的,將不再享受國家補貼。對續航150公里至300公里的車型,補貼有了不同程度的減少,而對續航300公里以上的車型,新規補貼更多。

在動力電池的質量能量密度標準方面,此前,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的質量能量密度要求是不低於90Wh/kg,對高於120Wh/kg的,按標準的1.1倍給予補貼。而新規要求,電池質量能量密度不應低於105Wh/kg,105Wh/kg至120Wh/kg的車型按0.6倍補貼,120Wh/kg至140Wh/kg的車型則按1倍補貼,140Wh/kg至160Wh/kg的車型按1.1倍補貼,160Wh/kg及以上的車型按1.2倍補貼。

在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新規最大的看點是大幅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標準,推動高續航乘用車發展,推動專用車規範升級,實現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

該人士特別指出:“續航里程確實是衡量純電動車實力及品質的重要標準,但國內車型目前續航真正能超過300公里的還不多,而且不能光看理想化數據,真正的續航里程其實還受到多重因素影響。新規出臺也是為了淘汰市場中一批只為拿補貼而設立的車企。”

“新規的實施將有效避免行業的低水平盲目擴張,沒有技術含量的新能源車企業將會被加速淘汰。這有利於新能源車產品升級和技術高端化,可促進我國新能源車行業的良性發展。”江淮汽車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已完成了產品技術升級,開發了多款續航超過300公里的車型。電池方面,江淮大範圍應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鋰電池,以iEV6E運動版車型為例,其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44.96Wh/kg。

(原文題為《新能源車補貼新規正式實施 上市車企靜待優勝劣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