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他是梁山中“大老虎”級貪汙犯,《水滸》中的財經(三)

在之前的文字有過說明,好漢們在梁山上,私人財產不會很多。後來徵方臘,有軍功的人,就得賞賜。這種賞賜到底有多少錢?書中沒說。估計有一定的數額,也不會太多。活著回來之後,朝廷有賞賜,“偏將一十五員,各賜金銀三百兩,採段五表裡。正將一十員,各賜金銀五百兩,採段八表裡。先鋒使宋江、盧俊義,各賜金銀一千兩,錦段十表裡,御花袍一套,名馬一疋”。這種賞賜人人有份。除了宋江、盧俊義,其他人都一樣。

宋江回鄉的時候,朝廷對他又有額外的賞賜。總體說來,就屬宋江最有錢。但是,他的錢也能數得清、算得清,他不是富豪。除了宋江以外,普通梁山好漢,應該算武松最有錢。他出家後,被朝廷封為“清忠祖師”賜錢十萬貫。這可不是一個小數。記得晁蓋他們搶的“生辰綱”值多少錢嗎?十萬貫!為啥武松得錢最多?朝廷把他當成榜樣,進行宣傳。朝廷巴不得梁山好漢,個個都像武松一樣去出家。大傢伙都當和尚了,朝廷才不擔心了。朝廷還能省下幾杯毒酒。

為何說他是梁山中“大老虎”級貪汙犯,《水滸》中的財經(三)

行者 武松

這樣算下來,李應絕對不應該有數不清的錢!他和其他好漢沒啥差別,憑什麼他最後做了富翁?有些點評水滸的人,說了。李應很有經營頭腦,回老家經商,最後做了大富豪。這種點評方法,就是我以前說過的那種思維——皇帝的新衣。不看書中文字,自己憑空想象過程。書中有哪一個字,講李應經商?

為何說他是梁山中“大老虎”級貪汙犯,《水滸》中的財經(三)

撲天雕 李應

“繳納官誥,復還故鄉獨龍岡村中過活。復與杜興一處作富豪。”看看書中文字,出現兩個“復”字。什麼意思?字面上看是“又”的意思。也是“仍然”的意思。他繳了官印,仍然回老家了,仍然與杜興一起做富豪。所以,從字面上看,他回了老家,馬上就做了富豪。

這個過程中,有經商的跡象嗎?有經商的時間嗎?馬雲是了不起的經商天才,可是他的財產也不是一晚上,就從天上掉下來的吧?任何經濟體的發展壯大,都必須是經過了一定時間的發展積累,才能出現最終的結果。這是一個簡單的常識性問題。

李應哪怕再是經商的天才,但是,他根本就沒有經商的時間。他是一夜暴富!

李應的鉅額財產從哪來的?貪汙!否則他不可能轉眼之間,就成為大富豪。

為何說他是梁山中“大老虎”級貪汙犯,《水滸》中的財經(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