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生:全力抓好五方面创新突破

本报讯 6月13日,2018第七届亚洲炼油和石化科技大会在宁波举行。中外石化专家、企业家会聚一堂,共商中国炼油业高质量发展大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强调,面对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炼油行业必须全力抓好清洁燃料加工技术、炼化一体化技术、天然气加工利用技术、炼化和现代煤化工技术耦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等五方面的创新突破。

李寿生指出,我国炼油能力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在炼油能力稳步增长、成品油质量升级加快、炼化基地化建设提速、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日趋完善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一是产能过剩矛盾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超过8亿吨,2017年原油实际加工能力仅有5.68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70%,而世界平均炼油产能利用率是82.5%。随着一批新建产能投产,我国炼油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将更加突出。二是炼厂规模小而散的现状急需改变。目前,国内千万吨级规模炼厂仅有23家,能力合计3亿吨,占比38%。总体来看,我国单厂平均产能约405万吨/年,与世界炼厂平均规模754万吨/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三是炼油装置技术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对企业创新能力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四是炼油行业由“资源型”向“化工型”转型升级的方向明确,但高端和核心炼化一体化技术创新依然存在缺位。

李寿生提出,炼油行业必须全力抓好五项重点任务。其一是加快推进清洁燃料加工技术的创新突破,为打好蓝天保卫战提供坚强支撑。其二是加快推进炼化一体化技术的创新突破,尽可能提高烯烃、芳烃等基础化工原料的产品比例,从而为下游高端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工产品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原料保障,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开启炼化行业从大炼油向大化工转型提供坚实支撑。其三是加快推进天然气加工利用技术的创新突破,为全球天然气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烯烃、芳烃原料多元化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其四是加快推进炼化和现代煤化工技术耦合的创新突破,为实现炼油技术“氢多碳少”和现代煤化工技术“碳多氢少”的耦合共生,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技术跨界嫁接崭新天地提供梦想支撑。其五是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创新突破,实现中国炼化产业的全球布局。

石化联合会党委常务副书记曾坚、副会长傅向升主持大会。来自中石油、中石化、埃克森美孚、埃尼集团、伍德麦肯兹公司等企业的专家和高管代表也分享了精彩见解。(杨泞菱)

李寿生:全力抓好五方面创新突破

(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化工报》,邮发代号1-44,或下载中国化工报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