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真的都需要搬遷嗎?

qzuser210015994

你好,不是所有的農村地區都需要搬遷的。

這個搬遷一方面是要看你們當地的發展規劃,另一方面農村搬遷也是分很多不同的形式的。

1、因徵地而產生的安置搬遷

政府由於要發展鄉村振興類項目或者修公路、修鐵路等國家性工程而發生的必要徵地時,為了保障農民的日常生活,會給徵地農民進行安置搬遷。

2、棚戶區改造、新農村建設產生的搬遷

有的地方會為了政治市容市貌、鄉村面貌而對農村進行統一建房,安排農民入住。

3、易地扶貧搬遷

有的農村地處偏僻,難以修路或開發,導致當地整體貧困,此時處於生態移民,政府會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易地扶貧搬遷方案。一般是從貧困農村地區搬到交通和經濟條件都比較好的地區,真正實現“一方水土養好一方人”。

通常易地扶貧搬遷的到了搬遷地還能重新獲得分地和宅基地,在補貼上,一般人均三四萬的樣子。


土地論壇

農村都要搬遷嗎?要統一建設嗎?搬遷給多少補貼?

並不是所有農村都要搬遷

年前國家出臺的《關於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要對貧困農村進行異地搬遷,加大扶貧力度。


16年,國家改委發佈《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規劃中明確指出在未來兩年,全國將有22個省份的1400縣城的1000萬的農民參與搬遷。現在,全國各地都在進行舊村改造,實行異地搬遷。同時,有消息稱到2020年,實現全國三分之一的農村搬遷。

搬遷方式

搬遷有集中搬遷和分散搬遷。分散是對部分貧困的人口搬遷,而集中搬遷是整個村莊搬遷,村莊是那種深度貧困的村莊。



搬遷補助多少錢?

搬遷首先是分房子,全國各地的標準不一樣。一般是人均25平米,如果家裡有4口人,就可以分到100平米的房子,非常不錯了。除此之外,還可以低價再購買另外的房子。

第二,給補助。

國家給多少補助? 河北、山西、吉林、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等 10 個東中部省份,按人均 7000 元標準補助;內蒙古、廣西、重慶、貴州、陝西、寧夏等 6 個西部省份和四川、雲南、甘肅 3 省非藏區,按人均 8000 元標準補助;新疆、西藏、青海和四川、雲南、甘肅 3 省藏區,按人均10000 元標準補助。新疆、西藏、青海等地人均10000元;內蒙、廣西、重慶等西部省份人均8000元;吉林、河北、安徽、湖南等東中部省份人均7000元。



第三,基礎設施等的建設

各種基礎設施,服務設施都是國家投資建設,這些農民免費享受。

綜上,未來2年,全國範圍內貧困村莊將進行搬遷,統一建設,這對農民來說是大好事,期待農民都過上好日子!


農業補貼
農村真的都需要搬遷嗎?

肯定不是都需要搬遷,搬遷沒有補助你願意搬遷嗎?農村人口這麼多,拆遷補償可不是小數目。

2017年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8億1347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8.52%,比2016年末提高1.17個百分點。[1] 鄉村常住人口5億7661萬人,佔總人口比重的41.48%。[1] 全國人戶分離人口(即居住地和戶口登記地不在同一個鄉鎮街道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91億人,其中流動人口2.44億人。

其中在農村的常住人口有5億7661萬人,按照《十三五易地搬遷規劃》全國有22省市自治區的1400個縣城1000萬農民參與拆遷。

而總共農村的常住人口有5億7661萬人,1000萬的農民參與易地搬遷,參與拆遷的農村農民才佔多少比例?

為什麼目前不是所有農村農民參與搬遷

1、按照目前的拆遷標準,需要補償多少

河北、山西、吉林、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等 10 個東中部省份,按人均 7000 元標準補助;內蒙古、廣西、重慶、貴州、陝西、寧夏等 6 個西部省份和四川、雲南、甘肅 3 省非藏區,按人均 8000 元標準補助;新疆、西藏、青海和四川、雲南、甘肅 3 省藏區,按人均10000 元標準補助。新疆、西藏、青海等地人均10000元;內蒙、廣西、重慶等西部省份人均8000元;吉林、河北、安徽、湖南等東中部省份人均7000元。

我們取最低人均7000元的拆遷補助標準,2016年到2018年1000萬農村人口實行易地拆遷,就需要700多億元資金。這還不包括,農村路面硬化和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000萬人口只是農村常住人口的九牛一毛,只有3.6%。要更多的資金支持才能更多的人農民參與易地搬遷。

2、現在沒有易地搬遷,以後有嗎?

現在沒有易地搬遷,按鄉村振興規劃,以後會有的。到2050年前,全面實行農村美,農民富等目標。鄉村的村容村貌,易地搬遷,統一規劃等都屬於鄉村振興規劃中的一部分。由於各地資金支持和新農村建設進度不一樣,有些農村已經實現易地搬遷,有些還沒有,但趨勢是全部實現新農村建設。

這不是需要不需要的易地搬遷的問題,是有沒有資金支持搬遷的問題。沒有資金支持,再有搬遷的需求,也很難推行。但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還在進行之中,正在分批次進行中。


昕瑞生態

因地制宜”是新農村建設的方向,不可能也不會都搬遷,都搬遷的話,搬去哪裡?建設資金從而而來?原有的風格特色民俗文化如何保存?原有的住房如何處理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解決,個人認為不會都搬遷,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阻力很大。不過有些搬遷是可能的,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扶貧搬遷

精準扶貧住房是重點,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可以選擇選擇易地扶貧搬遷,退出原有宅基地,統一安置在集鎮或者工業園區,提供相應的購房補貼,基本上自己不用花多少錢。

二、地質災害搬遷

有些地方洪水、泥石流、地震等出現的比較多,為了人身財產安全,會讓搬出危險區,重新選址安置,這種情況應該無條件支持。



三、城鎮化建設需要搬遷

城鎮化建設逐步推進,原來的城鄉結合部就會列入規劃,需要進行拆遷開發,有的地方給房,有的地方給錢,基本上都會同意,畢竟出現了不少拆二代,很多人還是挺希望碰到拆遷的好事的。

四、發現礦產資源

如果村裡發現了礦產資源,比如石油、煤炭、天然氣等,一旦準備開發礦產資源,那基本上都要搬遷了,不搬的話自己住著都不踏實。前兩年上面來考察隊到我們那勘探,說發現有頁岩氣,在離不遠的地方已經打井試探,勘探的人員說如果開始正式操作了,周邊一大片村莊都得搬遷。



農村有變化才有發展,搬遷一定程度上是積極的,但不能鋪張浪費,得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特別是有些地方有古老建築風格的,更應加強保護,保護傳統文化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不斷的使用它,讓它發揚光大。


微塵微視界


01372196319

農村真的都需要搬遷嗎?

作為一個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人來說,我覺得農村地區統一住房會好一點,這樣更有利於土地的集中有效管理、有利於鄉村衛生的清潔、也能讓農村規劃更加合理。只有在這方面都做好了,鄉村才能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但是對於全部搬遷這種消息肯定是不存在的,大家不要去聽信謠言,新農村建設已經在我國開展了十幾二十年了,也沒見強制誰去搬遷到新農村中去。農村地區住房好處比較多,這是公認的,下面我談下我的看法:

第一農村地區住房統一規劃,有利於土地的集中有效使用。

現在農村地區的現狀就是人們居住地分散,沒有經過規整的宅基地嚴重製約著農村地區的發展。如果能夠統一住房,就能將各村的土地集中利用使用,土地的利用效率也將大大提高,也更有利於平原地區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的發展。

第二農村地區住房統一規劃,能夠有利於鄉村垃圾的集中處理,推動各地的美麗鄉村建設。居住地分散導致村民們的生產生活垃圾比較難處理,長此以往,就造成了農村地區“髒亂差”的現象,統一居住以後可以安排鄉村清潔工對鄉村進行統一清潔,更有利於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

第三農村地區住房統一規劃,有利於進行民主化管理,推動民主化進程。現在在我國行政村數量龐大,居住分散,對於其民主化管理都是一個極為不利的條件。而統一規劃以後,人們居住集中,方便民主活動的開展,也有利於各項工作的開展,大大推動了民主化進程。


老胡侃三農

我個人覺得需要,因為新農村建設是大勢所趨。北上廣等大城市發展的再好,如果農村破爛不堪,那對於一個國家的綜合發展來說也是不行的。



再一個農村相對來說貧窮落後,交通不發達。農民的房屋參差不齊,有些有錢一點的修的好看一點,有的還是泥土房子,很影響美觀。

其實影響美觀還是次要的,農村基礎設施不完善或者可以說有的地方完全沒有。基礎設施就是指學校、衛生院等等這些。農村的孩子想要上個學在路上都要耽擱很久,看個病也不方便。我只是舉個例,如果真的要說,說到晚上也說不完。


所以我認為發展新農村是大勢所趨,每個人都應該支持新農村建設。不過有些農民為什麼不願意,就是因為有擔憂,如果能符合以下幾點,我想農民也願意建設新農村。

1、分給我們的住房是不是需要補齊差價。還有分給我們的房屋是否是獨棟的,如果是商品房,對於我來說,絕對不答應。

2、農民如果搬到新農村,那有沒有耕地可以種,農民畢竟以地為本。

假設有的話,那麼怎麼去種地,萬一相距幾十公里,咋去種地?

3、農村都要養雞養鴨的,新農村這些東西養在哪裡。

還有我們的農耕用具,雜物放在哪裡啊。

我想真正能完成新農村建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應該先考慮農民的利益,才能真正做到新農村建設。


宇航農業

答:農村都要搬遷沒聽說,也沒必要這麼做。



我不知道題主所說的農村搬遷具體指哪方面?就現在來看,國家關於農村政策並沒有提到農村整體搬遷這一說法。

農業是國家的命脈,農村是農業的基礎,農民這個呼謂也許會消失,農村是不會消失的,農村城市化卻是農村發展的一種方向,所以說都要搬遷實在說不過去。



但是,各地根據脫貧需求、區域發展規劃確也有一定情況的農村搬遷工作,搬遷往往是和安置就業聯繫在一起的。

下面就幾種情況分別說一說

1、脫貧搬遷:一些貧困地區交通不暢、資源匱乏,若依託當地脫貪難度極大,於是異地搬遷、就業安置就應運而生了。

2、大型項目建設需要的搬遷:如三峽工程建設,會淹沒一些村莊,必需要搬遷。

3、地質災難使原村莊已不適合人類居住而不得不搬遷。

4、城市發展的需要,城鄉結合部的農村田、屋都被徵購,不過這種情況給予經濟補償的多,有計劃有組織的搬遷不多見。

5、還有一種情況比較特殊,就是國家為了改善農民朋友居住環境,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政策優惠,引導農民集中建樓房小區,但這種方式只是依託土地換了個居住的地方,與題主所說的搬遷可能還有所不同。

不知道是否回答清楚了,喜歡的請贊一哈撒!


讓颶風吹

農村需要搬遷統一規劃嗎?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需要

新農村建設項目是目前國家提上已案的一件重大的民生工程,農村統一規劃,統一管理,是國家發展的一個大趨勢,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

農村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國家在改善惠民工程的問題上,可以節約很多成本,比如通自來水的問題,東一家,西一家,安裝麻煩,浪費水管,況且水管太長又容易出現斷裂等問題,統一在一起的話,安裝方便,管理也簡單,可以節約不少成本。
所以說,農村搬遷統一規劃,統一管理是大趨所勢,符合國家對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也是對老百姓有利的民生工程。


守護你的健康呀

從中國農村的可持續發展來看,農民的進城宜分期分批地進行。不應該把小城鎮搞得很大很大。城鎮化的中國農村格局,既使實現現代農業以後,新型農民的數量已只有目前的三分之一人口,也還是需要保持的。但太大了,土地面積有限,最終人口還是會被擠走的,房子過多了,就會造成空房現象。小城鎮建設必須將土地面積考慮進去,計算到土地上最大的人口容量,才可確定好建設上的適度規模,人口的均勻分佈才是科學的,可持續的。當然,從建設規模上講,沒有財力也不可能全面集中起來,值得引起重視的是那已經建設的特色小鎮,要吸取城市發展上的一些教訓,避免有錢而盲目擴張,自我無序膨脹,會遭規律懲罰的。能量永遠守衡,生態永需平衡,人口居住上的疏密也是一種不平衡現象,是反科學,具代價,不經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