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歼击机名字为什么歼6开始?

存在感不足

歼5战斗机有啊,它是我国研制的单座单发高亚音速喷气战斗机,而且数量还不少呢,从1956年9月到1959年5月,共生产了767架。

我国空军的各型飞机很多都是从5开始命名序列的。比如:第一型直升飞机,直5。第一型轰炸机,轰5。第一型强击机,强5。第一型高空无人侦察机,无侦5。就连航空发动机也是从涡喷5开始命名的。

▲轰5

对于这种命名方式,一直有两种解释。第一就是这些飞机都是从50年代陆续开始立项研发的,所以以5 开头。另一种就是取“从无到有”的寓意,表示中国空军从无到有,茁壮成长,越来越强大!

▲强5

一型新式战机,只有通过国家鉴定验收之后,才会给予正式的“歼”字头编号,在此之前只有项目编号或非官方命名。

我国自行研发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是歼教1,是由老一辈航空专家徐舜寿主持设计的。1958年第一架样机完成总装。歼教1是否等同于歼1,大家还有争议。

▲歼教1

歼2也很特殊,我国曾经从苏联进口过一大批米格15,并准备仿制。后来因为更先进的米格17出现,于是决定仿制米格17,原来的项目就取消了。后来,这批米格15飞机以歼2的名字出口外销了,在我国空军正式的装备序列中是没有的。

▲米格15

歼3、歼4这两个型号也未出现在我国正式的空军装备序列中。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从歼1到歼4都是没有的。


和风漫谈

先纠正一下,我国战斗机编号是有歼-5的,产量还不小,是仿自苏联米格-17!

歼-5的确是我国第一个战斗机编号,那么歼-1~歼-4去哪了呢,军迷估计都琢磨过这件事,事实究竟如何,笔者在这里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考察我国的军用飞机编号,会发现一个现象,不论战斗机、还是其他作战飞机,编号都从“5”开始,譬如歼-5战斗机,轰-5轰炸机,强-5强击机,直-5直升机、水轰-5水上飞机,是不是说上头一开始定的规矩就是这样,所有类型的作战飞机编号,都从5算起?

这规矩还真的有,从最早出现的“歼-5”开始,可以说这一不成文的约定就是由“歼-5”而生,但“歼-5”为什么从5开始排,却另有原因。

我国早期战斗机的命名,并不是“歼-X”,而是用年份来命名为“XX式”,歼-5的早期名称为“56式歼击机”,相应的歼-6曾称“59式歼击机”(这还藏着一个59,挺意外吧)、歼-7曾称“62式歼击机”,但后来空军型号名称统一改为“字-X”,陆军则一直保留原来的命名方式,如59式坦克、63式装甲车、05式自行榴弹炮等。

在改名过程中,“歼-5”这一型号的来历众说纷纭,有说法是借“从无(五)到有”的谐音,也有说是从“56式”的年代数字而来,其实最靠谱的解释还是:

空军战斗机的编号,从1开始,剔除避讳的3、4,排到“56式”正好是第三个。

那么1、2又是什么型号,歼-1其实是我国第一型喷气式战机——歼教-1,可惜后来没有投产。

歼教-1喷气式教练机,先后生产过三架原型机,但性能不太理想、没有投产

1号之后是2号,歼-2是沈飞准备仿制苏联米格-15的一个项目,但后来苏联很快推出了更先进的米格-17(就是米格-15的改进型),沈飞也转而开始仿制米格-17、并定型为“东风101”(这是沈飞的命名,空军一开始批的编号就是“56式歼击机”,后来统一编号时才改为歼-5),歼-2自然就被放弃了。

志愿军米格-15战斗机,我国原打算仿制,后来改为仿制性能更先进的米格-17

我国的战斗机编号规律就是这样,未投产型号占用编号的情况一点也不少,除歼-2(米格-15)外,还有歼-9(三角翼截击机,竞标时败给歼-8),歼-12(世界上最小的超音速战斗机,未投产),所以歼-2这个型号的确存在过,并不是一种凭空臆想。

那么后面的3号、4号呢,也有未定型投产的型号吗?

其实,空军战斗机编号里的3、4一直都是空缺的,这倒不是迷信,各国空军都有一些自己的讲究,并不奇怪。

歼-12,是“空中游击战”思想的产物,世界上最小的超音速战斗机,航程偏短

不信看一看空军的战斗机序列,未投产的用括号括起来,(1),(2),5,6,7,8,(9),10,11,(12),15,16,20,这里面17~19是保留编号,歼-20直接跳到20所以才空出来的,但是3、4就根本没有,是吧!

至于网络上的歼-13、歼-14传言,笔者只能说,有原型机吗?

歼-2、歼-9和歼-12可是有正式立项、甚至造出过原型机的,而所谓歼-13、歼-14呢,至多只有一些旁证,从未见权威媒体提及。

以上就是我国战斗机编号的一些解释,欢迎留言讨论!

——


炎黄军武

新中国第一家战斗机就是从歼五开始的,没有什么歼1/2……。


第一架歼五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根据苏联的米格17战斗机仿制的国产型号,命名歼五。四年时间里共生产线制造了767架。

后续的歼6作为中国自主生产制造的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生产了有二十多年吧,直到2010年才从空军部队退役。


歼7作为我国的明星出口机,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服役于空军和海军部队。

再接下来的八爷,大家也都很熟悉了。

后面的国产第一架自主设计制造的攻击机——强五,战斗轰炸机——歼轰7,第四代电传操纵的歼10,前苏联的苏27的国产版本歼11系列。歼11衍生出的歼16多用途战机,歼15舰载战斗机。以及我们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已经装备服役部队,歼31目前正在改进试飞。


强五攻击机
飞豹战斗轰炸机



歼10战斗机


歼11战斗机歼15舰载机
歼16多用途战机


歼20战斗机

歼31战斗机


魑魅涅槃

歼1、歼2、歼3和歼4,在人民空军的历史上,其实并不存在这样的歼击机序号,高亚音速的歼5,是人民空军装备的第一种国产喷气式战斗机。

参考并仿制前苏联的米格17F战斗机,歼5的研制装备成功,标志着国内成为当时世界上能够生产喷气战斗机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显然是人民空军装备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歼5战斗机)

自歼5开始,人民空军装备的战斗机,序号基本上是延续的,机头进气的歼6,是人民空军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土防空作战中,击落击伤敌战斗机和侦察机最多的国产战斗机,而自身却无一架战损,是一型很牛叉的战斗机,也是国内量产最高的战斗机,前后生产了将近5000架,也是国内出口最多的战斗机。

(歼6战斗机)

歼7是单座单发战斗机,尽管机体小,也跑不远,是个短腿先生,但却航速高,机动灵活,是国土防空作战,以及夺取前线制空权的有力空中平台。

歼8前期型号依然是机头进气,但从歼8两型开始,改成机翼两侧进气,人民空军终于摆脱了平头机,由于平头机机头进气,雷达小有的不能安装雷达,从而严重影响了战斗机的作战性能。

歼9曾立项,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一型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击机,用以拦截图-22和B-1B超音速轰炸机,但”双26”指标,即实用升限26000米,速度2.6马赫,以当时技术难以达成,项目最终被取消而下马。

(最著名的那架歼8战斗机)

至于歼10、歼11、歼15、歼16等机型,除了歼15是海军舰载机,其他机型都是空军主力机型,都是多功能高性能战斗机,具有看得远,跑得远,打得准,威力大等特点。

歼20,是最新型高性能战机,作为世界上第二型正式服役的隐身战斗机,打破了F-22一家独秀的态势,对空军作战能力的提高和作战模式的变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在20余年前的 三大知识 上有一个栏目叫 海外谈中国 ,主要内容是引用外媒对我国武器装备的报道(有点参考消息的性质),其中有一次提到我国军队的组成的文章中就提到过这个问题(记的该文是以军种分类,每个军种一篇介绍,介绍该军种的基本状况,装备构成,命名等)像歼1---歼4,轰1---轰4都是存在的。以歼字头为例,在歼5之前我们还装备过的歼击机有拉9/11,米格9,米格15/比斯,歼1---歼4就是对这几种歼去机的名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